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湘薯15号是以九州五号作母本,湘薯6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薯瘟和黑斑病,较耐旱、耐贮藏,薯肉桔红色,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熟食味优,适宜作食用和食品加工用。  相似文献   
32.
<正> 他一心为公,经验丰富。合理放牧,注意牛体卫生和防病。4头母牛,4年来每年繁殖率犊牛成活率都达100%。且善于调教,他养的牛都给取了名字,能令牛出群、回圈或受警告。放牧时人在山下,能随时把正在山上吃草牛群中的一头叫下山。  相似文献   
33.
<正> 宜春县楠木公社楠木大队农民邹志新是高中毕业生,妻子汤初华是县共大分校兽医班毕业生。夫妻俩平时注意学习科学技术,特别是畜牧知识。从有关资料看到介绍鸡粪养猪的技术后,从今年三月开始试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25、50、100、250μg/ml)的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进行染毒;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应用荧光探针活性氧检测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情况。[结果]纳米氧化锌可引起HL-7702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显示,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的生长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荧光探针活性氧检测发现,染毒后HL-7702细胞内ROS的生成量增加。[结论]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锌源,建议控制其添加量或使用量。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纳米银对PCR体系中DNA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把不同粒径(38、61、83和130nm)、不同浓度(5、10、25、50、100和250 μg/mL)的纳米银加入PCR体系中,观察纳米银粒子对DNA合成量的影响;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38和61 nm纳米银对PCR体系中的DNA合成的影响明显强于83和130nm纳米银组,抑制作用呈现较为明显的粒径-效应关系.在不同浓度纳米银对PCR体系中DNA合成量的影响中发现,纳米银浓度≥10 μg/mL时,纳米银可明显抑制PCR体系中的DNA合成,且其抑制作用呈现较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综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可见光谱,认为纳米银抑制DNA合成的主要原因是对聚合酶、引物和模板的吸附作用.并认为纳米银粒子释放的少量的Ag+是纳米银影响DNA合成的又一关键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36.
浅论湖南甘薯育种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湖南自然生态条件和现阶段人们对甘薯的消费习惯,提出了甘薯育种的5个目标和达标品种的技术指标要求,并简述了实现育种目标的适宜育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我市三区(港北区、港南区、覃塘管理区)自1997年完成了自治区级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紧接着又实施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遇到活牛市场疲软,价格不断下跌,育肥牛的经济效益不高,阻碍了秸秆养牛事业的发展.笔者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秸秆育肥牛能否推广与发展,主要决定于经济效益的高低.现就如何提高秸秆育肥牛的经济效益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8.
多菌种发酵餐饮废弃物生产蛋白饲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因素及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对多菌种发酵餐饮废弃物生产蛋白饲料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产朊假丝酵母C01、啤酒酵母S0201、植物乳杆菌L0211为6∶3∶1,(NH4)2SO4添加量2.5%,原料配比(餐饮废弃物∶麸皮)6∶4,接种量3%,温度30℃.在此条件下,发酵后真蛋白含量为18.02%,真蛋白增加率为75.84%.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结果显示,发酵初期采用保温,发酵后期采用搅拌散热等措施控制发酵过程中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其发酵后真蛋白含量及增加率均明显高于无任何控温的自然发酵.无控温措施条件下,发酵24 h后真蛋白含量及增加率分别为12.45%,21.25%;控温条件下,发酵24 h后真蛋白含量及增加率分别为17.56%,71.35%.发酵成品的主要成分为糖类、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2.24%、26.21%、20.23%.  相似文献   
39.
经初步调查,贵州省铜仁地区小花吴茱萸的主要病虫害有煤污病、锈病、褐天牛、桔柑凤蝶、小地老虎、红蜡蚧、吹绵蚧等。介绍了它们的为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0.
碱性脂肪酶酶解鲐碎肉脂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PF868产生的碱性脂肪酶为酶源,酶解脱酯鲐碎肉,其最适条件为:32-34℃,pH9.3,酶活浓度40u/ml,碎肉的质量与酶液体积比为1g:5ml,脱脂时间50min。鲐碎肉的干基残脂率低于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