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3型(PCV3)在广西地区健康猪群中的遗传变异情况,对广西某市屠宰场健康猪的181份淋巴结进行PCV3的病原检测,结果 PCV3阳性率为24.31%。这说明在健康屠宰猪群中PCV3的感染率较高,带毒情况较为严重。对其中的阳性样品进行全序列扩增,最终得到6条PCV3全基因组序列。将试验所得PCV3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国内外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相比较,结果发现PCV3全基因组相似性为98.6%~99.9%,变异程度低,较为保守;对PCV3ORF2基因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发现PCV3毒株可分为两大型。通过对PCVs(PCV1、PCV2和PCV3)Cap蛋白相似性进行比对分析,推测PCV2与PCV3不具有交叉保护性。  相似文献   
72.
南方三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VR2332和CH-1aE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广西、广东、海南三省15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E基因进行RT-PCR扩增,将扩增出的668bp片段插入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15个毒株的E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的相似性为84.1%~100%,推导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性为81.1%~100%;与VR2332、CH-1a、LV株核苷酸之间的相似性分别为85.4%~98.5%、87.1%~96.2%、62.5%~63.8%,与VR2332、CH-1a、LV株氨基酸之间的相似性分别为83.1%~95.5%、86.1%~95.0%、51.7%~57.2%,表明15个毒株的E基因区域变异较大,均属美洲型。将15个流行毒株与国内外已发表的37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建立的遗传进化树表明这15个毒株分别属于3个亚群。推导编码氨基酸的比较结果表明,分别属于不同亚群的不同地区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在E基因编码蛋白的潜在糖基化位点数目、抗原表位区域和与毒力相关的氨基酸等均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73.
马流感(EI)是由马流感病毒(EIV)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烧、咳嗽、流鼻液、母马流产等,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常达100%.患病动物呈现运动失调,精神沉郁而不愿活动,丧失劳动力,并常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导致死亡,对养马业和赛马业造成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4.
对广西5个发生疑似猪伪狂犬病疫情的规模猪场进行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观察,并采集病猪的脑、扁桃体、脾、淋巴结等作为病料进行PCR诊断、家兔接种试验、病毒的分离培养及gE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确诊这5个猪场发生的是由伪狂犬病野毒引起的伪狂犬病疫情。对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测序、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从桂林荔浦县、来宾象州县、贵港市分离到的编号分别为GX-LP、GX-LB、GX-GG的3个毒株,与国内分离株Ea、GDSH处于同一细小分支,遗传关系较近。从南宁武鸣县、玉林博白县分离到的编号分别为GX-WM、GX-BB的2个毒株,与国内近年分离到的毒株如BJ-RD、HB-HS、HB-LF、YY、ZM、MZ1、QBA株处在同一细小分支上的,遗传关系较近。5株伪狂犬病病毒分离株的gE基因均与国外分离株如Yangsan、NiA3、Nia-1、P-PrV、Rice、kaplan、Becker保持较远的遗传关系,明显处于不同的遗传分支上。  相似文献   
75.
从广西不同地方的发病仔猪脑内分离到两株病毒,分别命名为B株和W株。用这两株病毒分别接种家兔,产生的症状和病变与伪狂犬病病毒强毒MinA株相似。将两株病毒在乳兔肾细胞和CER细胞上连续传代,均稳定地出现与MinA株相同的细胞病变(CPE)。在CER细胞上进行微量血清和试验,MinA株的抗血清能完全中和B株和W株对细胞的致病变作用,表明两个毒株与PrV强毒具有相似的抗原性。电镜下观察B株和W株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76.
为调查广西猪戊型肝炎(HE)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套式RT-PCR方法对采自广西14市43个猪场的508份3月龄左右猪只粪样及市售182份猪肝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基因特异序列,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508份猪粪样中194份可以检测到HEV RNA,阳性率为38.2%;182份猪肝样本中,33份可检测到HEV RNA,阳性率为18.1%;43个猪场中检出HEV RNA的有35个,猪场阳性率为81.4%。所获取的39株广西猪HEV ORF2基因特异序列同源性为89.9%~100%,提示在所调查的广西猪场中已较普遍存在HEV感染,所获取的39株广西HEV阳性样品均属于基因Ⅳ型。本研究结果佐证了感染猪及市售带毒猪肝脏是HEV重要的储存库和传染源,应该重视其公共卫生学意义,预防粪-口途径或者食源性HEV感染。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广西猪乙型脑炎(JE)地方流行毒株特点,为有效防控广西猪JE奠定基础。【方法】对从广西各地猪场采集疑似JE病例猪的脑组织、流产胎儿、死胎、木乃伊胎、公猪精液、猪舍蚊子等靶组织样品进行猪乙型脑炎病毒(JEV)检测,并选择部分阳性样品进行JEV分离鉴定及病毒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采集的465份JE疑似病料样品中,有72份为JEV阳性;通过接种BHK-21细胞、乳鼠及SPF鸡胚,分离获得两株JEV地方分离毒株,分别命名为GP株和LC株;遗传进化分析显示,GP株和LC株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8%;两株分离株与疫苗毒株SA14-14-2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9%,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6%,且均属GIII型JEV。【结论】广西受检猪群存在较严重的JEV感染,应引起重视并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78.
5个腰果高产无性系农艺经济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6年,连续3a观察记录FL30、GA63、CP63-36、HL2-13、HL2-21无性系腰果的农艺经济性状。结果表明:FL30品系的坚果产量高,坚果出仁率高,果仁质量等级高,果梨与坚果均较大,重量比小,在果仁和果梨的加工及综合利用上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状和商品价值,其农艺经济性状较优,可作为主要优良品系在我国腰果植区推广种植;其他品系均具有高产性状,在生产上可针对不同品系的早花早熟、迟花晚熟、果仁质量等级和果梨用途等性状,在我国腰果植区进行适宜的品系配置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9.
针对某规模化猪场暴发PED(猪流行性腹泻)后的紧急防控措施进行跟踪和调研。猪场发病仔猪共1 236头,发病率达100%,死亡率为13.9%,发病后及时确诊病原,并迅速采取一系列免疫、消毒和治疗措施,对疾病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比观察病理组织切片,首次发现PEDV可引起仔猪的胃肠道各部分病变,但对小肠的侵害最为严重,主要侵害肠黏膜引起肠绒毛短缩脱落。通过对仔猪和母猪的病原跟踪调查发现,康复的猪群在发病后10周,仍长期带毒并向外排毒。  相似文献   
80.
广西博白县某散养户猪场近期暴发疫情,主要表现在育肥猪发烧、咳嗽喘气、水样腹泻,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剖检发现猪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脏表面出现灰白色坏死灶;大肠臌气,肠壁变薄。经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该病例为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