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猕猴桃适宜采摘期确定及其贮藏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其适宜采收期。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未浸果和浸果(氯吡脲10 mg/L)处理,监测了谢花后9~128 d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与6个不同采收期下贮藏期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快速生长期(谢花后9~23 d)、缓慢生长期(谢花后23~100 d)和平缓生长期(谢花后100~128 d)。‘贵长’猕猴桃果实在生长期内,硬度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干物质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逐渐增加,总酚和黄酮含量变化呈波动增加。10 mg/L氯吡脲浸果明显提高了‘贵长’猕猴桃果实的生长速率和生长量,降低了生长期果实的硬度;且能增加生长期和贮藏期果实干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滴定酸、总酚和黄酮含量,提高谢花后58~128 d和贮藏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但加速贮藏期糖高峰出现和可滴定酸损失,降低了贮藏性能。早采或晚采以及10 mg/L氯吡脲浸果均可加速‘贵长’猕猴桃果实的软化、硬度降低、质量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极显著地(P0.01)增加果实腐烂率。‘贵长’猕猴桃较适宜的采收期为谢花后125~132 d,即干物质达16.5%~17.5%、可溶性固形物达6.5%~7.5%间采收。该研究可为猕猴桃优质生产及适宜采收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对8个不同采收期(盛花后132、136、140、144、148、152、156和160 d,采收Ⅰ~Ⅷ期)猕猴桃果实在室温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推迟,猕猴桃采收后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和总黄酮含量逐渐升高,而果实中总酚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采收Ⅳ、Ⅴ、Ⅵ、Ⅶ和Ⅷ期采收期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7.00%以上,干物质含量在17.22%以上;采收Ⅳ期、Ⅴ期果实采收时具有较高的V_C含量,失重率低于其他采收期,出现腐烂的时间较晚。贮藏期间,采收Ⅳ期、Ⅴ期猕猴桃的干物质含量高于其他采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采后16 d后整体上高于其他采收期,V_C含量在采后28 d后仍高于其他采收期,总酚含量在采后12 d后均高于其他采收期,失重率和腐烂率则低于其他采收期。由此可见,"贵长"猕猴桃适宜采收期为采收Ⅳ~Ⅴ期(即盛花后144~148 d),此时可溶性固形物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7.0%~7.5%和17.22%~18.45%。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贵长"猕猴桃适宜的采收期,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采收期间(采收期1(H1,果实生长发育期120 d)、采收期2(H2,果实生长发育期130 d)、采收期3(H3,果实生长发育期140 d)、采收期4(H4,果实生长发育期150 d))在两种后熟途径(其中一种后熟途径为采收后直接进行货架期试验,另一种后熟途径为采收后冷藏90 d再进行货架期试验)下果实的品质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期H2和采收期H3在两种后熟途径过程中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保持果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脂氧合酶(LOX)活性.因此,建议"贵长"猕猴桃采收期为生长发育期130~140 d,有利于保证果实的后熟品质,适宜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4.
以20个猕猴桃优良品种为试材,观测不同品种物候期、结果习性、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在贵阳地区的适应性,以期筛选出适宜黔中地区气候和综合性状优良的猕猴桃品种供生产中推广应用.结果 表明:20个品种在试验区内均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能正常结实,年际间差异性较小;“金怡”的盛花期最早,软枣猕猴桃“红宝石星”“魁绿”果实成熟时间最早,其余品种果实成熟时间在9月中下旬以后;供试品种表现出良好的结果习性,但对溃疡病抗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紫玉”“楚红”“翠玉”“金魁”表现良好的丰产性能,4份软枣猕猴桃溃疡病抗性均为高抗,“金魁”“徐香”“翠玉”“魁蜜”“金阳”及“玉玲珑”的溃疡病抗性较强.供试品种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表现存在差异,“金魁”“徐香”“魁绿”“金怡”“翠玉”和“楚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6.5%以上,风味酸甜且香气中浓,“玉玲珑”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果肉细腻.综合评价猕猴桃品种溃疡病抗性、果实品质并考虑结果特性、成熟期及果肉颜色类型等指标,中华猕猴桃“金怡”(早熟,黄肉)、“楚红”(早熟,红肉)和“翠玉”(中熟,绿肉),美味猕猴桃“徐香”(中熟,绿肉)和“金魁”(中晚熟,绿肉)适宜在黔中地区推广;软枣猕猴桃“魁绿”(极早熟、绿肉)、“红宝石星”(极早熟、红肉)、“紫玉”(极早熟、红肉)和毛花猕猴桃“玉玲珑”(晚熟,绿肉)适宜作为特色品种.  相似文献   
15.
斜纹夜蛾人工半合成饲料营养成份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人工半合成饲料饲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经过不断改良(蒲蛰龙等,1982;庞义等,1986),目前所采用的配方(庞义等,1986)饲养幼虫,其存活率、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率等指标与天然饲料蓖麻叶饲养的幼虫相近,其饲养效果和成本,明显优于同类人工半合成饲料(蒲天胜、黄连江,1980;卢文华等,1986;Moore,I.and Navon,A.,1964;Okada,M.,1977)。试验表明,其适用于饲养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使用(庞义等,1986)。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跃居世界猕猴桃生产大国之列,但距离猕猴桃生产强国尚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标准化猕猴桃种植基地建设滞后是一个重要因素。作者针对我国猕猴桃种植基地存在的土壤管理措施落后、树形紊乱、病虫害严重、采收过程粗放、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高原核桃品质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贵州核桃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对黔西北高原产区的核桃品质及质量安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黔四北高原核桃壳薄、脂肪及蛋白含量高,达到了优质核桃的标准,但出仁率及单果重个体差异较大,需进行优株鉴选.黔西北核桃种仁内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指标均符合NY/T1042-2006标准要求,具有无毒、无害和食用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修文县猕猴桃溃疡病的调查研究,掌握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特点、发病因素和田间消长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猕猴桃园土壤以及树体矿质营养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对2个不同产量水平的贵长猕猴桃园不同发育时期的树体和土壤的养分进行研究,着重分析导致果园低产的土壤以及树体因素,以期为猕猴桃园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果实快速生长期土壤中N、P、K元素的缺乏是导致低产园低产的主要原因,且低产树叶片中N和Ca的缺乏较明显。综合来看,增施有机肥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果实发育期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以补充果实发育后期土壤矿质营养水平是提升低产园产量的有效措施。为低产猕猴桃园增产以及高产园持续稳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猕猴桃商品花粉的生产情况,科学全面评估机械授粉技术的可推广价值,本文对猕猴桃商品花粉的花粉活力和溃疡病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商品花粉的平均萌发率为61.51%,平均纯度为96.30%,且均不携带溃疡病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