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林业   469篇
农学   282篇
基础科学   267篇
  261篇
综合类   2218篇
农作物   335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1226篇
园艺   524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为了解自然醇化过程中烟叶化学组分的变化及其对复烤烟品质的影响,为初烤烟叶和复烤烟相结合的协同仓储醇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凯氏定氮法、酸水解法、甲酯化-气相色谱、石油醚浸提法等。【内容】研究分析了自然醇化1-5个月后烟叶中的基本化学组分、有机酸、香味组分的含量及组成。【结果】自然醇化有利于初烤烟中淀粉、蛋白质、有机酸和香味物质等成分的转化,初烤烟中的淀粉、蛋白质、有机酸、香味物质均随醇化进行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自然醇化2、3个月后初烤烟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及其重要组分(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茄酮、苯甲醇)较高。自然醇化也有利于提高打叶复烤后烟叶的有机酸、总香味物质、中性香气组分的水平,且在醇化3-4个后复烤烟的中性致香物质及其重要组分水平较高:【结论】自然醇化有利于打叶复烤烟的吃味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2.
根据广西气候条件和番木瓜组培苗的特性,探索种植番未瓜组培苗在选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包装及贮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3.
《微机应用综合实验》是一门与《单片微机应用技术》相配套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课,本文给出了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科目递进式课程教学法,对综合实验的内容的综合、设计程度做科目分级,形成递进式教学,并在考核方式上加以改革,激励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角,培养学生的工程技能、人际沟通并重的能力。  相似文献   
74.
临夏高寒阴湿地区洋姜主要用以菜用及牛羊饲料为主,其产量高、效益好、易管理等特点使得洋姜种植面积增加,种植范围逐年扩大,菜用出售亩收益可达到3 600~4 800元,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增长点。通过地块、良种选择及得当的田间管理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75.
采用穴盘育苗法,研究草木灰育苗基质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在不同pH值的草木灰基质中生长不同,当pH值为9时,小白菜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当pH值为7时,小白菜的生长较好。在草木灰基质中补充氮肥可以促进小白菜的生长,氮肥用量为360~480 mg/kg时,小白菜的生长更好。在制作小白菜草木灰育苗基质时应考虑以纯硝态氮或酰胺态氮为氮源。  相似文献   
76.
对比了不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原料在水热液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研究原料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对5-HM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水热液化制备的5-HMF的最大产率为33.90%,高于玉米淀粉的29.93%,杨木纤维素(P-C)最大产率为31.00%,高于玉米秸秆纤维素(CS-C)的30.76%,竹粉和杨木的最大产率分别为13.00%和13.80%,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分别为11.60%和12.53%)。在反应时间为15 min时,不同原料的反应速率如下:木薯淀粉0.301 g/(L·min)大于玉米淀粉0.128 g/(L·min),P-C为0.513 g/(L·min)大于CS-C的0.386 g/(L·min),竹粉0.133 g/(L·min)大于杨木0.124 g/(L·min),大于玉米芯0.117 g/(L·min),大于玉米秸秆0.097 g/(L·min)。δ(13C)值较小的原料(木薯淀粉、P-C、杨木、竹粉)反应过程中的δ(13C)值在反...  相似文献   
77.
指出了良渚水利工程遗址中发现的"草裹泥"技术,为后世加筋土等材料的形成、应用提供了历史史实和实例。通过分析"草裹泥"技术形成的背景及技术手段,探讨了其实用性以及对于后世加筋土材料的启发与影响。  相似文献   
78.
79.
80.
武胜县位于四川省广安市西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966km^2,是典型的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武胜县是四川省蚕茧主产县之一,年产干茧2000t,后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武胜县蚕桑产业逐渐萎缩。近年来,武胜县抓住四川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通过龙头企业流转土地自建桑园、返租倒包,带动基地建设,实现了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和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