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89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75篇
  43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74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环境研究是从战略层次对工程建设,对增强综合国力,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性和宏观性的影响,以及工程应重点关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研究和评价,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通过跨流域调水解决京津华北平原地区缺水状况,实现我国南北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战略举措。工程建设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22.
针对耦合Burgers系统,采用扩展F-展开法和Ricctia方程辅助,通过Maple辅助计算得到了双曲函数扭状孤波解、三角函数周期解和有理函数解.  相似文献   
923.
我国巨桉引种及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木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发展工业人工林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的工人林生产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土壤酸化严重、地力衰退加剧、水土保持效益低下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人工林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巨桉因其具有“速生、优质、丰产”的特性而被我国南方许多地方作为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特别是纸浆林)的重要树种。本文就我国近十多年对巨桉的研究作了简要评述,内容主要包括种源引种试验、遗传改良、引种生态适宜区区划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并提出了今后巨桉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24.
通过露地盆栽试验,研究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幼苗对土壤中不同浓度的133Cs或88Sr单一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133Cs或88Sr处理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不管是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油菜,其幼苗对133Cs或88Sr的吸收量都增加,其中二者根部的33Cs或88Sr含量均大于地上部分的含量,同时二者根部对88Sr的吸收大于对133Cs的吸收。但是转基因植株根系吸收133Cs或88Sr的含量大于非转基因油菜根系吸收量,转基因油菜地上部分的133Cs或88Sr含量却小于非转基因油菜地上部分的含量,表明转基因油菜根系更易于吸收和固着133Cs或88Sr,并向地上部分进行运输。随核素浓度增加,非转基因和转基因油菜苗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根系活力均表现为不断减弱,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POD和SOD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相同浓度的133Cs或88Sr处理后,转基因油菜的丙二醛含量总低于非转基因油菜,转基因油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均高于非转基因油菜,同时转基因油菜的根系活力也略高于非转基因油菜。研究表明:转pprI基因油菜比非转基因油菜具有更强的应对133Cs或88Sr胁迫的抗性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prI基因的调控机理及该基因对137Cs成90Sr协迫响应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25.
为了探索发现濮阳市初夏降水出现明显异常的主要原因,提前做好气候预测,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农业生产及地方经济发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使用濮阳市的降水历史资料,结合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监测资料,对濮阳市初夏出现重旱年份的资料表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濮阳市初夏出现重旱的年份,北半球欧亚区域大气环流均出现异常,极涡偏弱、偏北、偏西,东亚大槽较常年深厚且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偏南,太阳黑子平均相对数的异常变化与濮阳市初夏出现重旱有对应关系,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引起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濮阳市初夏出现重旱有一定的相关性,大尺度的环流形势特征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前期的气候背景对后期气候预测具有指示意义;初夏重旱发生较频繁,对大秋作物的正常播种和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十分不利,采取相应的防御对策,可以把干旱灾害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926.
浮顶中央排水管是大型浮顶储罐必备的排水装置,对其总的要求是能随浮盘自由升降,直管连接处密封可靠,且转动灵活,装置本身能耐储液和雨水腐蚀。由于其各类产品结构各异,应用条件不尽相同,排水管在运行中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旋转接头式排水管动密封点的泄漏则是发生在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分析表明,泄漏的原因有:①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安装,以及运行期间储罐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旋转接头受到挤压;②接头密封与储液  相似文献   
927.
生物质炭的性状与原料中木质纤维含量密切相关,为探明不同原料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选取玉米秸秆和紫茎泽兰分别作为纤维类和木质类原材料制备生物质炭,向酸性紫色土分别添加5%玉米秸秆生物质炭(MB)和5%紫茎泽兰生物质炭(EB),测定90 d室内培养期间土壤胡敏酸(HA)、富里酸(FA)、胡敏素(HM)含量以及HA光学性质和元素组成变化。结果表明:MB和EB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32 m2·g-1和0.72 m2·g-1,总孔体积分别为42.71 mm3·g-1和12.59 mm3·g-1,碳与氢元素摩尔比(C/H)分别为1.91和1.46,氧、硫之和与碳元素摩尔比[(O+S)/C]分别为0.09和0.16,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吸附能力更强、有机质成分的缩合度更大且氧化度更小。与对照(不添加生物质炭,CK)相比,培养结束后,施入生物质炭的土壤HA、FA和HM含量分别显著增加(P<0.05)65.59%~102.82%、85.87%~118.54%和137.25%~161.23%,MB处理对这3种腐殖质含量的增加效应较EB处理更明显。培养结束时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HA/土壤有机碳(SOC)降低13.53%~27.06%,FA/SOC降低6.81%~18.03%,其中EB处理的降低效应达显著水平;HM/SOC则增加4.58%~11.40%,其中MB处理的增加效应达显著水平。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HA色调系数(ΔlgK)增加2.40%~5.60%,HA的缩合度(C/H)降低3.51%~11.81%,(O+S)/C增加1.51%~8.74%。总体来看,施入生物质炭均能相对增加腐殖质各组分含量,降低C/H,提高HA的氧化度[(O+S)/C],且纤维类原料(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效果更明显。纤维类原料(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稳定性较高的土壤胡敏素碳比例(HM/SOC),但降低了土壤HA的稳定性[HA的C/H降低,(O+S)/C增加];木质类原料(紫茎泽兰)生物质炭显著降低土壤胡敏酸碳比例(HA/SOC)和富里酸碳比例(FA/SOC),对HM/SOC增加效益不显著,反之提高了土壤易分解有机碳比例。  相似文献   
928.
连续3年定位施用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沼液连续长期农用的可行性,研究了连续3年定位施用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尿发酵的沼液作为肥源,在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黑石村黄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水稻,分别设置1个清水处理对照(1#),1个常规施肥处理对照(2#)和10个不同施用量沼液处理(分别为3#、4#、5#、6#、7#、8#、9#、10#、11#、12#),研究不同量沼液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沼液施用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在后2年沼液施用量水平高于第1年施用水平的情况下,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后2年水稻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沼液处理下,每年最高水稻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9.9%,87.2%,69.8%;第1年稻米蛋白质含量较后2年高,且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后2年稻米中Mg、Fe、Mn、Cu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Z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第1年稻米中Cu、Zn含量有明显变化趋势,Mg、Fe、Mn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表明适量的沼液施用比常规化肥处理更有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当沼液施用量控制在3 200~5 300 kg/hm2时,水稻产量和品质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29.
水稻土镉污染与水稻镉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2个品种水稻都是根累积的Cd含量要高于茎叶和稻壳、糙米,即根〉茎叶〉稻壳〉糙米;在水稻的茎叶细胞中,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细胞可溶性成分,细胞器Cd的分布量较少,即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及膜部分;随Cd浓度增加,茎叶中的Cd积累量极显著增加,各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均显著增加;根据国标GB 2762—2005对大米中Cd的限量标准(≤0.2 mg.kg^-1),水稻土土壤总Cd临界值分别为2.0 mg.kg^-(1博优225)、3.1 mg.kg^-(1矮糯)。因此,在污染土壤上宜选种食用部位重金属积累低的水稻品种,以减少人类吸收重金属的风险。  相似文献   
930.
针对生态工程学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和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时数有限,重理论讲述、轻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手段、课堂互动、科研成果进课堂、案例分析在教学各环节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