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73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60篇
  51篇
综合类   441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81篇
畜牧兽医   215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果园生草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可以改善果园土壤环境,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及对水肥的吸收利用,丰富了果园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多样性,利于昆虫天敌捕食和栖息,同时也利于天敌存活和增殖,进而控制害虫发生。推广果园生草,对促进果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2.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高产高效栽培(GCGX)和农户传统栽培(CK)2个处理,于2012年和2013年连续2 a进行田间试验,测定春玉米生育后期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吐丝期和乳熟期株高、穗位高产高效栽培略高于农户传统栽培。与农户传统栽培相比,高产高效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较大,在生育期上表现为吐丝之后更为明显,在叶位上表现为棒三叶以下叶片最为突出;不同叶位的叶倾角高产高效栽培显著小于农户传统栽培,而叶向值均显著大于农户传统栽培,在棒三叶表现最为明显;高产高效栽培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农户传统栽培,冠层光合能力极显著高于农户传统栽培。高产高效栽培下春玉米产量为14.009 t·hm-2(2012)和13.255 t·hm-2(2013),均极显著高于农户传统栽培。  相似文献   
43.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400、600 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3.08±0.09) g的大菱鲆,8周后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为200 mg/kg时,大菱鲆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大菱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对照组最高,200 mg/kg试验组最低;大菱鲆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0 mg/kg试验组最高。200 mg/kg试验组和4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肝脏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回归分析,确定大菱鲆饲料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最适添加量为189.70 mg/kg。  相似文献   
44.
糖萜素对中华鳖的生长性能及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明松  鲍方印  崔峰  王松  桑宏庆  康健 《水利渔业》2006,26(6):104-105,113
选取相同生长阶段、体重均匀的中华鳖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平行,每个平行6只。糖萜素的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0、0.4、0.8、1.2、1.6、2.0 g。结果表明:试验2组中华鳖日增重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对照组日增重最小,饲料系数最高。试验5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5组中华鳖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糖萜素能促进中华鳖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可以显著(P<0.05)降低中华鳖血清中尿素氮、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含量,提高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45.
随着水族业的发展,观赏鱼巳成人们又一个宠物养殖的热点。观赏鱼类的养殖环境一般较狭小,最为普遍的是室内水族箱中的养殖,鱼类的活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水环境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观赏鱼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观赏鱼的“白点病”的防治成为养殖爱好者的一大难题。因为鱼类患白点病后失去了其观赏价值,如不及时治疗,还会继发感染水霉病及细菌性疾病,最终导致鱼体死亡。白点病是由纤毛虫类的小瓜虫寄生鱼体皮肤及鳃上引起的。虫体寄生后,体表或鳃上有白点出现。严重时,鱼体象披了一层乳白色薄膜,在鳃上寄生的虫体吸收…  相似文献   
46.
研究田间条件下PGPR菌剂灌根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深入探究PGPR菌剂的田间促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4株PGPR菌株制成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并采用Illumina-MiSeq平台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V3-V4区进行Paired-end测序,结合细菌及功能菌群数量、辣椒产量指标,比较分析菌剂灌根配施全量化肥(PGPR-CF1)、菌剂灌根配施80%化肥(PGPR-CF2)和全量化肥(CK)处理后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PGPR菌剂灌根后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及包含固氮、解磷及解钾等功能菌群的数量显著提高,且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细菌优势度则表现为PGPR-CF1和CK组高于PGPR-CF2。所有土样共得到有效序列573 896条,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OTUs数分别为2 153个(CK)、2 337个(PGPR-CF1)、2 358个(PGPR-CF2);各处理辣椒根际土壤中的优势门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总占比分别为83.7%(PGPR-CF1)、79.55%(PGPR-CF2)和79.77%(CK)。PGPR菌剂灌根后增加了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芽孢杆菌目、鞘脂单胞菌目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芽单胞菌目、酸杆菌目的相对丰度。Pearson指数表明,辣椒产量和单果重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度正相关。研究显示,PGPR菌剂处理,可以提高根际土壤细菌和功能菌群的数量,同时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促进了辣椒增产。  相似文献   
47.
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烂身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5月,在海南临高和澄迈等深水网箱养殖区,养殖的卵形鲳鲹出现"烂身病",两周内鱼类大量死亡,对该产业带来较大冲击。针对海南省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烂身病"进行调查分析,自患病鱼类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QT520,经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为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综合鉴定,菌株QT520为弧菌属哈维弧菌,其单位质量半致死密度为2.5×105 cfu/(mL·g),属强毒菌株。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哈维弧菌QT520对利福平、庆大霉素和多西环素等9种药物敏感,而对四环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等6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48.
沙塘鳢是一种淡水养殖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沙塘鳢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沙塘鳢作为一种新的养殖品种,对许多药物的敏感性还不是十分了解。本实验选择12种水产常用药物对沙塘鳢鱼苗进行了42批次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出药物安全浓度及毒性影响,为沙塘鳢养殖过程中防治疾病、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用鱼试验用鱼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禄口  相似文献   
49.
分析了不同剂量氮离子(N+)和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金色链霉菌的存活率和突变率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佳处理参数:N+能量10kev·cm-1,注入剂量1.82×1015N+ions·cm-2、2.86×1015N+ions·cm-2,电场剂量(时间、场强)20s×0.5kv·cm-2、60s×2kv·cm-2。用上述优选的HVEF和N+剂量对金色链霉菌进行复合处理,发现在部分复合处理条件下,菌株正变率比使用等剂量N+单因子处理的正变率要高。通过对出发菌株SL2、N+注入选育的高产菌株M226以及N+和HVEF复合处理获得的高产菌株D1114的3种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进行检测,发现D1114菌株3种酶的活性均最高,其次是M226,说明这3种酶在诱变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HVEF和低能N+复合处理的效果较N+单一诱变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50.
鸭源新城疫(Duck Newcastle disease)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为了对鸭源新城疫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本文选取鸭源NDV103测定其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脑内致病指数(ICPI),静脉致病指数(IVPI),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对30只7日龄SPF鸡和30日龄SPF鸡进行攻毒实验,结果显示EID50为10-8.42/0.2 ml,MDT为58.5 h,ICPI为1.92,IVPI为1.77,该毒株对SPF鸡均有100%致死率,实验表明该毒株为强毒,且鸭源NDV对SPF鸡有致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