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190篇
基础科学   155篇
  121篇
综合类   1084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464篇
园艺   216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分配及水肥流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南方红壤坡地3种典型利用方式(休闲荒地、常规农作和茶园)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水肥流失情况。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密切相关,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顺序为休闲荒地>茶园>常规农作。②常规农作产流不稳定,产流量明显高于休闲荒地和茶园,休闲荒地和茶园的产流无差异。③随径流损失的养分以氮素损失为主,养分损失量高低顺序为:常规农作>茶园>休闲荒地。从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及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南方红壤坡地利用以茶园利用为宜。  相似文献   
82.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就缓释尿素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有效态氮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1)普通尿素(U);2)U+脲酶抑制剂LNS(SRU1);3)SRU1+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SRU2);4)SRU1+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SRU3)。结果表明,在整个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L.)生育期内,SRU1、SRU2和SRU3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低于U处理,且SRU2、SRU3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小麦成熟期,SRU1、SUR2和SRU3处理土壤有效态N含量显著高于U处理(p<0.05);SRU1、SRU2、SRU3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略高于U处理,但是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3.
八个芥菜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波白叶天菜’等8个品种的栽培芥菜为材料,研究了利用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带进行分类的可能性。结果表明:8个芥菜品种均具有R f0.64和0.94的酶带,但它们的酶谱差别比较明显,可据此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84.
莲雾炭疽病是国内外莲雾种植区的常年流行病及引起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但不同地区的病原菌种可能不同.该研究主要描述云南省南部发生的莲雾炭疽病症状,分离纯化病原菌并鉴定其种类.经观察,此莲雾炭疽病的典型病斑为椭圆或不规则形,中央区灰白色,周围褐色,最外围有一黄色晕圈;后期病斑扩展形成不规则大斑或枯斑;病害侵染果实引起腐烂变质.通过分离培养和纯化获得7个真菌菌株,柯赫氏致病性试验表明从西双版纳和普洱两地样品中获得的LWTJ2和LB4为致病菌株.两菌株形态特征相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的菌落为圆形,白色或淡黄白色,边缘光滑齐整,表面呈绒毛状,气生菌丝发达;后期菌落颜色稍加深,中央区灰黑色并产生大量蛋橙色分生孢子团;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菌丝透明,分隔,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两端盾圆,大小为9.8~18.0(平均13.9±2.1)μm×4.5~6.0(平均5.5±1.0)μm;未观察到病菌的有性型.采用ITS1/ITS4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两菌株的rDNA-ITS序列均为545 bp(GenBank登录号为OL963924和OL413460)....  相似文献   
85.
枇杷根际土壤用木霉P3.9菌株孢子悬浮液灌根,Illumina平台高通量测序,分析引入木霉P3.9菌株对枇杷根际细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根际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Propionibacteriales丙酸杆菌目、Nocardioidaceae类诺卡氏菌科、Aeromicrobium气微菌属。引入木霉P3.9菌株虽然导致枇杷根际细菌多样性略有下降,但是优势菌群种类及数量未发生变化。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1门;Nitrospira硝化螺菌纲、Phycisphaerae纲2纲;Desulfurellales硫还原菌目、Nitrospirales硝化螺旋菌目、Tepidisphaerales目3目;Desulfurellaceae硫还原菌科、Tepidisphaeraceae科、Rhodothermaceae科3科;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spira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monas亚硝化单胞菌属、Chryseobacterium金黄杆菌属4属;Micromonospora auratinigra、Pseudonocardia khuvsgulenisi、Bacteroides vulgatus、Arabidopsis thaliana 4种急剧增加。Thermoleophilia油菌纲1纲;Corynebacteriales目、Frankiales目、Solirubrobacterales土壤红球菌目、Kineosporiales目、Ktedonobacterales目5目;Nocardiaceae诺卡氏菌科、Geodermatophilaceae科、Mycobacteriaceae分枝杆菌科、Hyphomicrobiaceae生丝微菌科、Solirubrobacteraceae土壤红色杆菌科、Cryptosporangiaceae 科6科;Amycolatopsis拟无枝酸菌属、Smaragdicoccus属、Solirubrobacter土壤红杆菌属、Blastococcus芽球菌属、Azohydromonas嗜血杆菌属、Rhodococcus红球菌属、Bauldia属、Nocardia诺卡氏菌属、Micromonospora小单孢菌属、Parviterribacter帕维特杆菌属、Fodinicola?矿生菌属11属;Rhodococcus wratislaviensis、Nocardia neocaledoniensis、Fordinicola feengrottensis 3种急剧下降。说明木霉P3.9菌株促使枇杷根际有益细菌增加,致病细菌减少,对连作枇杷根际土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86.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主要以饲养安格斯肉牛为主。近年来,泾源县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业强国目标要求,对标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和固原市“五新五特五优”产业布局,按照“生态泾源、绿色发展”定位,立足县域实际,厚植“生态、绿色”底色,坚持“优质+高端”双轮驱动,坚持以打造优质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和高端肉牛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狠抓龙头带动、“出户入园”、“扩栏补母”、示范乡(村)建设“四大工程”。主推肉牛品种改良、优质饲草料生产与加工利用、科学养殖和动物疾病防治“四项技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之路,肉牛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农增收的主渠道,泾源县牧业经营净收入为2 845.8元。  相似文献   
87.
为获得制备益生菌制剂的优良菌株,满足不同阶段饲用益生菌的需求,采用简便有效的饲用益生菌益生特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对20株不同来源的益生菌菌种的产酸能力、抑菌效果、溶血性、抗生素敏感性、胆盐耐受性、耐高温能力,以及模拟胃液中的存活能力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7种益生菌的体外益生特性与饲用益生菌的益生作用相一致,其中,枯草芽孢杆菌CICC10089产酸和抑菌效果均较好,ZWRB和干酪-P具有强抑菌能力,SL和ZW具有较弱产酸能力,ZP和NG2具有较强产酸能力。综上,本试验研究了饲用益生菌的评价方法,建立了饲用益生菌评价指标,可为后续饲用益生菌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为做好出口石榴鲜果产地检疫和病原防治工作,以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Zythia versoniana)和木霉菌株(Trichoderma spp.)作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对峙培养法,测定8种常用化学农药和18株木霉菌株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菌率。结果表明,450 g/L咪鲜胺、250 g/L丙环唑、30%苯醚甲环唑、10%氟硅唑、20%三唑酮、40%百菌清等6种化学农药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为100.0%,是理想的备用化学农药。在各供试木霉菌株中,木霉菌株PZ1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菌率为63.5%,有望作为防治石榴果实干腐病的生防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9.
氮肥减量后移对喷灌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井灌区田间水肥管理。【方法】试验于2018年6—9月在河南省许昌灌溉试验站进行,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登海3737(P1)和豫单9953(P2)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施肥调控方式,分别为当地传统施肥模式CK(N、P2O5、K2O施量分别为315、75、75 kg/hm^2,全部基施),优化模式F1(N、P2O5、K2O施量分别为225、75、75kg/hm^2,40%三叶期和60%拔节期追肥),优化模式F2(N、P2O5、K2O施量分别为225、75、75kg/hm^2,30%三叶期、30%拔节期和40%大喇叭口期追肥),研究了喷灌水肥一体化下氮肥减量后移对不同品种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增加施肥频次和施肥时间后移可提高玉米叶面积系数(LAI)和延缓叶片衰老,增加玉米干物质累积量以及最大生长速率。喷灌水肥一体化(F1、F2处理均值)较传统施肥籽粒产量提高7.8%,耗水量降低11.9%,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22.2%,籽粒氮肥偏生产力(PFPY)提高51.1%,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提高49.2%。登海3737干物质累积、最大生长速率、WUE和PFPY的均值较豫单9953分别增加2.8%、7.7%、8.5%和8.6%,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没有差异。豫单9953干物质积累快增期持续时间比登海3737增加5.3 d。不同品种之间产量和构成要素差异极显著。登海3737平均产量为11 319 kg/hm^2,较豫单9953增产8.4%,其中穗长、百粒质量对产量贡献较大,分别提高22.5%和18.2%。【结论】本研究中,F2处理为最佳施肥模式,即N、P2O5、K2O施量分别为225、75、75 kg/hm^2,施肥配比为30%三叶期、30%拔节期、40%大喇叭口期。  相似文献   
90.
甬雪5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07-50A为母本,以自交系09-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晚熟叶用芥菜(雪里蕻)一代杂种。播种至采收约112 d(天)。株型开展,生长势强,叶浅绿色,倒卵形,叶缘浅锯齿,叶裂刻深裂,叶面微皱、有光泽。平均有效蘖数26个,单株质量约1.1 kg,一般每667 m~2产量5?000 kg左右。抗病毒病(TuMV),加工品质优良,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