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160篇
  69篇
综合类   699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358篇
园艺   184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目的]铝是酸性土壤中抑制植物生长和生产力的关键元素。油菜作为世界三大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主要种植于长江以南区域,该区域铝毒害较为严重,油菜易受铝毒侵害,尤其是根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铝毒害逐渐成为限制我国油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对不同基因型油菜种质的铝毒胁迫耐受性进行评价,筛选出耐铝毒油菜种质,不仅可以减少和防止铝毒对油菜的危害,更具有重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本研究改进了以往油菜种子萌发期铝毒胁迫抗性鉴定的方法,通过精准控制铝离子浓度,并结合根系扫描与分析系统,对210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质实现高效、快速、精准的鉴定萌发期铝毒胁迫抗性。[结果]铝毒胁迫显著抑制甘蓝型油菜幼苗根系生长,且不同基因型材料间的抑制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对铝毒胁迫下的油菜材料的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根体积进行聚类分析,共将210份油菜品种分为耐铝型、铝敏感型和中间型3个等级,其中8个耐铝型品种,118个铝敏感型品种,剩下84个为中间型品种。[结论]耐铝型品种包括漕油2号、浙油17号、湖北白花油菜、黔油4号、盐油2号、WH-38、SWU75、Cubs root。本研...  相似文献   
52.
1)选用抗病良种。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少施药或不施药,是蔬菜防病增产安全生产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为开发利用朱顶红提供依据,研究朱顶红叶片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以石油醚和丙酮为溶剂对朱顶红叶片中的活性物质进行索氏提取,并对其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活性物质对4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0.06 g/mL以上浓度的抑菌效果明显。相同浓度下的孢子萌发试验结果显示:活性物质除了对枇杷叶斑病菌(Pes-tulotiopsis funerea)的抑制效果较差外,对其他3种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均在73%以上。  相似文献   
54.
梭鲈(Sander lucioperca)对低氧极敏感,在集约化养殖和苗种运输过程中易发生低氧应激和死亡现象。为探究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 1, HO1)在梭鲈响应低氧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梭鲈ho1基因,其cDNA全长为1 256 bp,包含840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162 bp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 5’-UTR)和254 bp的3’-UTR,编码279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显示,梭鲈HO1与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1.84%、88.69%和88.11%。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ho1基因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脑组织中高表达,其次是肾、肝、鳃等组织。低氧刺激前3 h,梭鲈ho1主要在皮肤、鳃中响应;低氧胁迫3 h后,ho1主要在心...  相似文献   
55.
典型农产品流通渠道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流通是构成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实现从生产到销售交易的重要通道。本文梳理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动态,总结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的规律与经验,最后针对中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升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最主要的流通渠道,因此需要尊重农产品流通发展的自然规律,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户、合作社、经销商等中小规模的新型经营仍旧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上最为重要的主体,同时应该孕育大型涉农企业,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分销体系,鼓励大型涉农企业与中小规模经营主体建立稳定契约关系。除此之外,政府应致力于建立健全冷链物流发展体系,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相似文献   
56.
本文综述了水产生物基因组研究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的应用。以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为分界点,首先回顾了早期水产养殖生物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以及为开展全基因组测序所做的相关基础研究,然后重点介绍了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水产生物全基因组测序和经济性状遗传基础解析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水产生物基因组研究发展趋势。水产生物经济性状遗传机制高度复杂,从全基因组角度阐明其遗传机制仍有很多难题,但基因决定性状是生物学法则之一,探索这一过程的奥秘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57.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在大多数物种基因组中数量巨大且分布均匀,是许多水产物种遗传研究的理想标记,因此快速发展了几种高通量、快速的SNP标记分型平台。本研究利用Golden Gate分析技术对鲤Cyprinus carpio转录组测序的1 536个SNP标记合成了一张中等密度SNP芯片,对5个鲤群体的480份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1 235个SNP标记成功分型,约占80%;915个标记至少在一个家系中呈现多态性,占74.1%;标记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介于0.05~0.5之间,平均为0.334,其中48.9%的标记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平均值;5个群体中SNP标记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3左右,为中度多态,杂合度为0.010~0.990,平均为0.5左右,暗示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育种价值及性状改良潜力很大。本研究分型的多态性SNP标记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标记-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58.
基于26个微卫星标记的三江水系草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取26个微卫星标记对来自长江(监利、邗江)、黑龙江、珠江3个水系的4个野生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6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草鱼4个地理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81 3~0.638 6;共检测出141个等位基因,其中有102个为共有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有等位基因2~11个,平均等位基因5.4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3.455 6。4个地理群体野生草鱼的平均杂合度在0.711 4~0.804 5之间。群体间遗传固定指数(FST)及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并不显著(FST=0.031 73)。基于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聚类树表明,监利群体与邗江群体这两个长江水系野生地理群体聚为一支,然后与珠江群体聚为一支,黑龙江群体单独聚为一支。长江群体是原始群体。综上所述,三江水系野生草鱼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金田0608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单位以秋黑作母本、牛奶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葡萄晚熟鲜食新品种。果穗圆锥形,有歧肩,有副穗,平均穗重1029.6g;果粒卵圆形,单粒重9.3g,蓝黑色,果粉中多,果皮中厚、韧;果肉紫红色,肉质较脆,汁液多,有清香味,香味中等,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30%;在河北省昌黎县,葡萄9月28日成熟,从萌芽到浆果成熟需165天,属晚熟品种。2007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业厅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60.
TDZ诱导中间锦鸡儿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间锦鸡儿种子无菌萌发得茎段为外植体,不同激素组合诱导丛生芽,得出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1 mg/L+NAA 0.02 mg/L+糖30.0 g/L+琼脂9 g/L,芽诱导率达220%。诱导得到的丛生芽直接生根困难,需过渡培养。在培养基MS+BA 0.2 mg/L+NAA 0.4 mg/L+糖30.0 g/L+琼脂9 g/L上过渡培养三代以上后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IAA 0.5 mg/L+糖30.0 g/L+琼脂9 g/L生根,长出的根粗壮,且须根数多,生根率在85%以上。生根培养后在草炭土∶珍珠岩=4∶1的基质上移栽成活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