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04年9月15日(第0天)给45只成年雌性东北梅花鹿阴道放置"阴道内孕酮释放装置"(CIDR),到第12天取出CIDR,同时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21只母鹿注射200 IU(1组),24只母鹿注射150 IU(2组)。CIDR取出后24~72 h,用带试情布的成年公鹿对处理母鹿进行持续试情。结果第1组和第2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6%(18/21)和92%(22/24)(P>0.05),取出CIDR至发情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7.54±9.33)h和(49.74±6.69)h(P>0.05)。第2组1只母鹿表现出孕期发情现象。对发情母鹿进行腹腔镜人工输精,输精时间为取出CIDR后的48~78 h。输精后第5天到11月15日,每天早晨、中午和傍晚进行试情,检查人工输精母鹿返情情况,结果第1组和第2组人工输精母鹿未返情率分别为89%(16/18)和76%(16/21)。两组母鹿产仔率分别为50%(9/18)和38%(8/21)(P>0.05)。这对同期发情梅花鹿的定时输精特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82.
梅花鹿、马鹿及杂种鹿茸料比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较大样本数为基础 ,采用加权法对我国 1988~ 2 0 0 2年家养的 14种茸用鹿鲜茸的茸料比进行了统计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 ,3个地方品种即东北梅花鹿、东北马鹿和天山马鹿的茸料比分别为 5 773,5 6 0 3,11 76 0 ;2种杂交鹿花马杂交F1和东天杂交F1的茸料比分别为 8 6 6 2和 11 2 17;人工选育品种品系长白山品系、双阳、四平、西丰和敖东品种梅花鹿的茸料比分别为 7 346 ,6 15 6 ,6 0 5 6 ,5 75 2 ,5 6 13,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清原塔里木、乌兰坝马鹿品种的茸料比分别为 11 76 0 ,12 894 ,11 175 ,7 35 8。  相似文献   
83.
为提高茸鹿养殖业经济效益、减少饲养成本,在茸鹿饲料中添加超微粉碎加工的中药添加剂,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提高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梅花鹿开始脱盘后应用中药添加剂,直至锯二茬茸结束,梅花鹿头茬茸及二茬茸产量均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提高。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利用Weigert’s-Van Giesson染色法和Masson氏三色染色法分别对正常梅花鹿和颈背部皮肤异常松弛的梅花鹿皮肤中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进行观察研究,探讨梅花鹿松弛皮肤组织学致病特点。结果表明,正常梅花鹿真皮网状层中有较多的弹性纤维有规律地平行排列,呈波浪状,染色均匀;真皮乳头层有少量弹性纤维垂直于表皮分布。皮肤松弛梅花鹿或是真皮乳头层中缺乏弹性纤维(大0号和79号鹿),或是网状真皮层中弹性纤维严重发育不全,出现集聚、断裂现象(33号和79号),且排列紊乱、呈不规则状(大0号);正常梅花鹿皮肤胶原纤维在真皮层中呈多层规律性分布。皮肤松弛梅花鹿胶原纤维束比正常胶原束粗大、胶原纤维束减少、堆积、排列杂乱无序,胶原纤维间表现为严重的稀疏。这些现象与人类皮肤松弛症的皮肤组织学症状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85.
为提高鹿产品质量,发展优良鹿群数量,扩大优良基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利用率,2004年11月份在梅花鹿配种期对5头雄性梅花鹿进行了5次电刺激采精试验,成功5次,成功率100%,采得的精液品质优良,采精量为0.4~2.0 mL,平均采精量为1.28 mL,精子密度为5~10亿个/mL,活力为0.4~0.6,采精后雄鹿食欲、精神正常。  相似文献   
86.
家养鹿的早期选种一直是饲养者和育种者们关心的问题.俄罗斯最近分析总结了2015~2017年不同来源的2786只幼鹿的生产纪录,发现幼鹿的初角长、初角周长与第一副鹿茸(头锯鹿茸)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见表4.初角越长,角干周长越大,头锯鹿茸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87.
1.3 俄罗斯茸用鹿养殖方式 在驯化初期,马鹿被全年饲养在圈舍中,不能利用天然牧场,这种养殖方式很快就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患严重的疾病、生产性能低下等.后期改为围栏放养,放养密度为平均每头成年公马鹿2hm2,成年母马鹿1.5 hm2.  相似文献   
88.
CIDR在林麝同期发情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CIDR和PMSG对林麝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研究其对林麝的应用效果,寻求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稳定的林麝同期发情方法.把CIDR放人林麝阴道内,11d后取出同时注射PMSG,观察发情情况.结果表明,取栓后7d内同步发情率达到85.7%.CIDR诱导发情在林麝上的首次应用研究,效果优于巴报道的其他林麝同期发情方法.  相似文献   
89.
比较了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锌源、不同比例的含锌添加剂对蓝狐毛皮质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部添加有机锌的试验组效果最明显,部分添加有机锌试验组次之,无机锌对照组最差。  相似文献   
90.
试验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及培养过程中添加甘氨酸(glycine,Gly)对水貂GV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存活率、核发育、线粒体和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没有进行冷冻处理)、冷冻组和Gly添加处理组(1 mmol/L Gly)。对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水貂GV期卵母细胞分别进行平衡恢复3 h和体外成熟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各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分布的差异及MⅡ期皮质颗粒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在解冻后3 h的存活率与冷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和冷冻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颗粒分布结果显示,水貂GV期卵母细胞在冷冻后体外成熟培养至MⅡ期时,Gly添加处理组皮质颗粒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与冷冻组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Gly可以提高冻融后水貂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降低冷冻对其线粒体及皮质颗粒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