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篇 |
综合类 | 60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4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水貂12项血清生化指标的初步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建立东北地区健康短毛黑水貂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探讨雌雄水貂间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显著性,随机选取8月龄健康短毛黑水貂60只(♂30只、♀30只)作为试验材料,于2009年12月中旬取皮时期进行心脏采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AMS-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关试剂盒对血清12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短毛黑水貂碱性磷酸酶(ALP)雌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尿酸(UA)、谷草转氨酶(GOT)、甘油三酯(TG)雌雄间差异显著(P<0.05);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e)、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GPT)、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HO)、葡萄糖(GLU)含量在雌雄水貂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2.
23.
哺乳动物的每个发情周期,卵巢中都有大量的卵泡开始生长,但是真正能够发育到排卵阶段的卵泡仅占原始卵泡总数的0.1%~0.2%,其余的卵泡则闭锁退化。研究表明,卵巢上卵泡的发育是动态变化的,是以波的形式发生的。近年来,随着对动物生殖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企鹅珍珠贝金唇选育系和白唇选育系的育种性能,为企鹅珍珠贝良种选育及优质珍珠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H)和广西(G)群体的金唇(J)、白唇(B)选育群体F2为亲本,构建4个自繁选育系(J-HH、J-GG、B-HH和B-GG)和2个杂交选育系(B-HG和J-GH),观察并统计6个F3选育系的珍珠层边缘颜色变异情况,综合比较6个F3选育系的生长性能及珍珠层颜色差异,并比较金唇选育系和白唇选育系左右壳及不同测量位点颜色的差异.[结果]3个金唇选育系群体的贝壳珍珠层颜色变异率为0,3个白唇选育系群体的贝壳珍珠层颜色变异率为2.0%~5.5%,表明白唇表型相对于金唇表型为显性.金唇选育系左壳较右壳颜色更亮、偏黄红、鲜艳,其色差为2.77;白唇选育系右壳较左壳颜色暗、偏蓝绿,其色差为6.01.不论是金唇选育系还是白唇选育系,都是下测量位点比上测量位点颜色更暗、偏蓝绿,但同壳两测量位点的颜色差异较小.3个金唇选育系群体的体质量均显著大于3个白唇选育系群体(P<0.05,下同),金唇选育系与白唇选育系的贝壳珍珠层边缘颜色参数(L*、a*、b*、C*和ho)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金唇选育系中,J-HH选育系生长性状及贝壳珍珠层颜色的综合评价值(Pi)均最高,分别为0.390和0.415;在白唇选育系中,B-HH选育系生长性状及贝壳珍珠层颜色的综合评价值(Pi)均最高,分别为0.108和0.722.[结论]6个企鹅珍珠贝F3选育系的生长性能和珍珠层颜色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J-HH选育系可作为生长和金唇协同选育的最佳选育系,B-HH选育系可作为生长和白唇协同选育的最佳选育系. 相似文献
25.
<正>1准备配种期的营养每年取皮后,留种水貂转入到准备配种期。在这个时期,水貂营养的重点是调整体况,在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供给的前提下,根据天气状况、水貂类型和水貂体况调整日粮成分和数量,使水貂逐渐达到 相似文献
26.
[目的]明确恩诺沙星曝露下企鹅珍珠贝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尤其是优势菌的变化规律,为企鹅珍珠贝养殖过程中恩诺沙星的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3个恩诺沙星浓度(0、5和10 mg/L)共9个企鹅珍珠贝肠道样本中的细菌构建16S rRNA文库,再采用Il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从门和属水平上比较分析各处理组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结果]从9个企鹅珍珠贝肠道样本中共检测到10个菌门,其优势菌门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螺旋体门(Spirochaetae)、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共检测到79个菌属,优势菌属主要包括弧菌属(Vibrio)、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嗜冷菌属(Psychrilyobacter)、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疏螺旋体属(Borrelia)、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微拟球藻属(Nannochioropsis-oceanica)、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Thalassotalea、Amphritea、Tenacibaculum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等.不同恩诺沙星浓度处理下,企鹅珍珠贝肠道的优势菌门与菌属种类丰度差异明显.经恩诺沙星处理后,企鹅珍珠贝肠道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下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弧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微拟球藻属、Aquibacter、BD1-7_clade及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此外,弓形杆菌属相对丰度经10 mg/L恩诺沙星处理后显著升高,Psychrobium相对丰度经5 mg/L恩诺沙星处理后显著升高.[结论]经恩诺沙星处理后企鹅珍珠贝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与丰度发生明显变化,且肠道微生物中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优势菌群结构比例也发生变化,该变化规律可为企鹅珍珠贝养殖过程中科学使用恩诺沙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和外源褪黑激素(MT)水平对水貂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90只50日龄体重一致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采用3×2两因子试验设计,即3个饲粮CP水平(32%、36%和40%)和2个皮下埋植的外源MT水平(0、10 mg/只)。试验期64 d。结果表明:1)40%CP水平时,10 mg/只MT组水貂末重显著高于0 mg/只MT组(P<0.05);32%CP水平时,10 mg/只MT组水貂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 mg/只MT组(P<0.05);饲粮CP和外源MT水平对水貂末重、平均日增重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2)32%和40%CP水平时,皮下埋植10mg/只MT可极显著降低水貂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1);32%CP水平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5);饲粮CP和外源MT水平对水貂血清ALB含量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对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UN)、TG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3)10 mg/只MT组中,32%和36%CP水平的水貂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1);0 mg/只MT组水貂中,32%CP水平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干物质排出量极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1);饲粮CP和外源MT水平对水貂采食量、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4)10 mg/只MT组中,36%CP水平的水貂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32%和40%CP水平(P<0.05),32%CP水平的水貂钙消化率极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1),32%CP水平的水貂磷消化率极显著高于36%和40%CP水平(P<0.01);0 mg/只MT组中,36%CP水平钙消化率极显著高于40%CP水平(P<0.01),32%CP水平的水貂磷消化率极显著高于36%和40%CP水平(P<0.01);饲粮CP和外源MT水平对水貂CP、粗脂肪、钙和磷的消化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本试验各项测定指标可以得出,皮下埋植10 mg/只外源MT时,水貂较适宜的饲粮CP水平为32%~36%。 相似文献
28.
<正>1哺乳期母貂和仔貂的营养水貂产仔泌乳期,实际上是一部分母貂妊娠,一部分母貂产仔,一部分母貂哺乳,一部分母貂(空怀)和种公貂的恢复期,仔貂生后4周之内完全依赖母乳分批过渡到兼食饲料,加上成龄貂换夏毛的复杂生物学时期,也是饲养场最关键、最繁忙的时期。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