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71.
为了更好地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对10.8%精喹禾灵乳油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及其对春油菜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0.8%精喹禾灵乳油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于野燕麦3~4叶期(春油菜3~4叶期)兑水300 L/hm2茎叶喷雾,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达到66.24%~ 95.75%,各处理区油菜生长正常.10.8%精喹禾灵乳油安全性好、防效高、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72.
81.5%乙草胺乳油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1.5%乙草胺乳油993.87 g/hm2,在春油菜播种前兑水300 L/hm2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对野燕麦防效达73.63%,对作物安全,油菜增产8.06%.  相似文献   
73.
魏有海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744-374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30%苄嘧·苯磺隆WP对春小麦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30%苄嘧·苯磺隆对田间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于春小麦3~5叶期每公顷施用30%苄嘧·苯磺隆WP 281.25~337.50 g/hm2对水300 kg茎叶喷雾,可有效防除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遏蓝菜(Thlaspi arvnse)、藜(Chenopodium album)、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等阔叶杂草;在以大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osum)、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为优势种群的春麦田需增大剂量至337.50 g/hm2.对供试的乐麦5号和高原483春小麦安全,除草后小麦增产12.02%~17.38%,增产效果总体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74.
10%恶唑禾草灵EC防除春小麦田野燕麦试验结果表明,用量900~1 500 ml/hm2,在小麦3~4叶期、野燕麦2~3叶期兑水300 kg/hm2茎叶喷雾,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达90%以上,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75.
为有效控制大黄田赖草,减少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对赖草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损失及其控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赖草株高45~120 cm,单生或丛生,具下伸土壤30~50 cm耕层间有横走根群,每平方米内,深50 cm耕层内赖草根茎总重量为1129.3 g,根茎总长度为2783.3 cm,根茎上的新芽589.7个,使土壤严重缺水,肥力下降;土壤水分在13.4%左右时,对出苗影响不大,对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气温在-6~6℃,根茎萌发出土,高峰期为4月上旬,平均单株结种量为468.4粒;每平方米内有赖草120~160株时,大黄产量损失达15.8%~17.8%;田间每平方米内有赖草1株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深耕捡出地下根茎,减轻翌年危害来源。赖草密度较大时,采用10%草甘瞵铵盐水剂22.5~30.0 kg/hm2,将大黄苗用塑料薄膜遮盖,于赖草1~3叶期茎叶均匀喷施,防效达98%。田间无赖草时,应重视田埂赖草的防治,有效切断田埂赖草根茎传播于田间,且不污染农田土壤环境,有利于中藏药大黄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6.
青海省春麦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发生种类、群落构成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春麦田杂草共有87种,隶属于25科。其中单子叶植物1科8种,双子叶植物24科79种。猪殃殃、藜、荞麦蔓、密花香薷、节裂角茴香、萹蓄等6种杂草为田间的优势杂草;尼泊尔蓼、西伯利亚蓼、野燕麦、芦苇、繁缕、苣荬菜、大刺儿菜为田间区域性优势杂草。发生规律的研究表明青海川水地区春麦田杂草出苗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脑山地区春麦田杂草出苗高峰期在5月上、中旬,1~2cm土层是杂草出苗的最适深度。青海春麦田杂草由过去的野燕麦和一年生双子叶杂草为主的群落结构明显向以多年生杂草和部分耐药性强的一年生杂草为主的群落结构演替。  相似文献   
77.
为筛选出防除旱雀麦的土壤处理除草剂,采用温室盆栽法对3种土壤处理除草剂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药剂对旱雀麦均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其中氟噻草胺对旱雀麦活性最高ED90为68.55g a.i/hm2;其次是吡氟酰草胺ED90为107.08ga.i/hm2;砜吡草唑最低 ED90 为 140.45g a....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从青海省大通县达隆村农田采集自然感病的植物叶片中分离出真菌菌株,以藜为靶标草,通过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以及作物安全性评价,筛选获得1株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的生防菌DT-DYLC。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接种DT-DYLC 7 d后,在接种处可见大量灰白色的菌丝,且于叶片反面有菌丝穿透生长,发病率为60.04%,病级达到4级。不同浓度1.20×(101~104)孢子/mL的DT-DYLC孢子悬浮液对藜的发病率达到50.35%~95.81%,病情指数为49.34~89.44,鲜重防效达到52.95%~83.25%。作物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DT-DYLC菌株孢子悬浮液对小麦、青稞、玉米、番茄和黄瓜安全。经形态学特征和r DNA-ITS序列分析将DT-DYLC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上述结果为该菌株下一步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15%唑啉草脂乳油防除青稞田野燕麦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5%唑啉草脂乳油600ml/hm^2于青稞3—5叶期茎叶喷雾,防除效果达78%以上,增产达9.77%,且对青稞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0.
5%炔草酸·唑啉草脂乳油对春小麦田野燕麦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5%炔草酸·唑啉草脂乳油对春小麦田野燕麦防除试验。结果表明:5%炔草酸·唑啉草脂乳油不同制剂量于春小麦三至四叶期(野燕麦二至三叶一心期)茎叶喷雾,施药后30d,对春小麦田野燕麦的株防效为95.51%-99.69%,鲜重防效为99.37%-99.97%,施药后60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维持在97%以上,优于对照药剂和人工除草;增产效果明显,达39%以上,且对春小麦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