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转基因旱稻为材料,对Tail-PCR方法进行了分析优化,包括DNA样品质量、扩增产物稀释程度、酶的种类、简并引物组合方式、引物结合偏好性等。结果表明,DNA样品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样品纯度不高导致扩增无法正常进行;扩增后对产物稀释不充分会影响下轮扩增效果,适当增大产物稀释倍数可在下轮扩增中增大出带可能;LA Taq酶与普通Taq酶相比扩增效果没有明显不同,使用普通Taq酶即可进行Tail-PCR扩增;混合简并引物在旱稻中并没有获得更好的扩增效果。此外,发现简并引物对于不同物种存在偏好性,常规4种简并引物与旱稻基因组均可高效结合。优化后的Tail-PCR技术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以准确地获得转基因旱稻插入位点的旁侧序列。  相似文献   
22.
小麦种质纹枯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广大麦区 ,特别是主产和高产的黄淮冬麦区迅速蔓延、危害严重 ,已上升为小麦的主要病害 ,1998年 ,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普遍发生较重 ,现已成为危害该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众所周知 ,小麦纹枯病是土传病害 ,药剂防治难度大 ,因此迫切需要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这是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拥有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质是抗纹枯病育种成功的关键 ,但目前普通小麦中筛选出的抗源过硬的尚未发现免疫材料 ,急需鉴定、选拔抗源材料或抗病品种 ,另外通过远缘杂交 ,将小麦近缘属的抗性基因导入普通小…  相似文献   
23.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论述了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药用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包括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必要性、研究的药用植物、药用有效成分及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24.
对环渤海湾低平原区的野生食用植物进行调查后分类整理,并针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地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5.
河北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现有不同用途的桑树类型,在中部平原路边、宅旁到处可见专以采食果实为主的果桑,桑科桑属白桑种(Morus alba L.)的大果变种,至今百年以上的果桑依然存在,果桑类型如下.  相似文献   
26.
艾鹏飞  武玉芬  魏景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21-10123
[目的]优化小麦SRAP-PCR技术体系。[方法]以小麦丰优68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小麦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细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不同因素对小麦SRAP反应体系的影响为:Mg^2〉Taq聚合酶〉dNTPs〉模板DNA〉引物;优化的小麦SRAP—PCR体系为:在20山反应体系中,包括10×PCRBuffer2.0山、Mg^2 2.0mmol/L、砌聚合酶2.0U、dNTPs0.2mmol/L、模板DNA40ng、引物0.6μmolVL。[结论]该优化体系为小麦资源SRAP遗传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7.
以‘鲲旱2号’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虫基因PPA导入旱稻愈伤组织中,以期获得抗虫转基因旱稻植株。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2,4-D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2,4-D浓度为2mg/L时,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对获得的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证明PPA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旱稻基因组DNA。对阳性植株的后代喷施0.8mg/mL除草剂检测表明,转基因植株后代具有良好的除草剂抗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对冬凌草细胞合成冬凌草甲素的影响。[方法]以冬凌草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2种稀土离子镧和亚铈对冬凌草细胞分泌和释放冬凌草甲素的影响。[结果]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稀土离子均可促进冬凌草甲素的合成。添加镧离子的细胞合成的冬凌草甲素明显高于添加铈离子的细胞。当细胞处于延滞期时,添加稀土元素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悬浮培养指数期和稳定期加入稀土元素,均可促进冬凌草细胞对冬凌草甲素的合成,且在稳定期添加稀土元素的效果更加显著。在稳定期加入500μl溶液的培养液,获得的冬凌草甲素含量最高,可达28.89mg/g。[结论]该研究为冬凌草细胞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利用RAPD技术进行油葵的亲缘关系分析及杂种鉴定奠定基础。[方法]以6种杂交油葵种子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油葵基因组DNA,并对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通过单因子梯度试验,筛选出优化、稳定的RAPD-PCR反应体系。[结果]采用改良CATB法提取的油葵DNA质量好、得率高,且无蛋白质和酚类的污染。油葵的最适RAPD-PCR反应体系为:2.0μl 10×Buffer、2.0 mmol/L Mg2+、150μmol/LdNTPs、1.5UTaq酶、2.0 ng/μl DNA模板、0.25μmol/L引物,总体积为20.0μl。利用该体系对不同含油量的6个油葵杂交种进行扩增,均表现为带形清晰稳定、带数适宜。[结论]该RAPD技术体系适用于各种油葵杂交种的DNA分析。  相似文献   
30.
采用AS系列负氧离子(O2-)发生器 ,使蓖麻蚕、家蚕1~5龄生活在空气富含O2-(浓度>5×104 个·cm-2)的蚕室中 ,按蛹→蛾→卵→蚁蚕→蚕生长发育顺序 ,研究了负氧离子对其的影响与作用。结果表明 :处理组比对照组出蛾齐一 ,羽化率增高 ;产卵速度加快 ,总产卵量增多 ,良卵率加大 ,不受精卵率减少 ;胚子发育整齐 ,孵化齐一 ,孵化率增高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次代蚕的强健度。另外 ,幼虫期和卵期环境中都补充O2-,可使实用孵化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11.38 %(家蚕)和9.08%(蓖麻蚕) ,而只在卵期补充负氧离子 ,也可有效地促进胚子发育与孵化齐一 ,获得与整个蚕期补充O2-相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