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8篇
  7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农业生态旅游及其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是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的一种结合体.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正在起步阶段.为此,对农业生态旅游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生态旅游地概念、特征及其类型;最后指出,农业生态旅游地是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农业生态旅游地作为这个整体存在的区域,它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
利用滨州市1971~2000年降水、气温、湿度等资料,解析滨州市(鲁北地区)干旱化趋势。结果表明,滨州市降水量每10年减少26mm。升温达0.03℃/a,夏秋季温度升高,其中20世纪90年代比70年代高出0.5℃以上,特别是冬季竟高出了1.4℃。这与全国乃至全球变暖趋势一致。通过对滨州1971~2000年观测资料中有关数据的计算,滨州市近30年气候变化已呈现出年降水量总体上持续降低、气温总体上持续升高,且当地水热平衡已明显呈现出新的关系和规律的状况。滨州市年湿润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气候干旱化。湿润指数平均10年减少0.057,主要原因是降水量逐年减少,气温逐年上升。受其影响,蒸散量平均每10年增加26.85 mm。滨州市这种干旱化趋势与副高综合指数、副高面积和强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与极涡中心平均纬度和平均经度的年代际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3.
根据鲁中山区代表站泰安农试站2004年12月~2007年12月紫外线观测资料,逐时、逐月、逐季节、逐年际分析该地区紫外线指数强度分布特点。结合该站同期相关气象资料,分析紫外线强度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联性,并统计同期紫外线预报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在晴好天气下,紫外线强度在正午时段达到最大;月紫外线指数在5月份左右达到最大;天空中云量-特别是低云量的多少是影响紫外线指数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低云量越多,紫外线强度越小;紫外线指数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夏季较强而秋、冬季较弱;紫外线强度与同期天气现象、低云量及相对湿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紫外线预报的正确性与同期天气预报的正确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后者。  相似文献   
94.
1 育雏工作 1,1 做好入雏前的准备工作 入苗前应将鸡舍及所有用具反复冲洗消毒后,在计划入雏前24小时左右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温度达到28℃左右。保温伞下或火炕地面温度达到32~35℃。夏季炎热,可不用提前预温。入雏前应以饲养鸡群的数量准备好充足的雏鸡料,并应准备好育雏期间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预防性药物,如水溶性多维、抗菌素类及抗球虫药。  相似文献   
95.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得到水稻IR64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GSK)基因在不同生育期、不同组织干旱胁迫处理前后的表达差异。 叶片中GSK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各生育期干旱胁迫时诱导合成增加,尤其从分蘖期到抽穗期表达更为显著,说明这段生长期叶片对水分缺乏最敏感;苗期根系处理后GSK表达明显下降,叶片处理前后GSK表达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GSK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不同的组织中呈现差异。  相似文献   
96.
刘颖  魏敏  杨平华  严庆海 《核农学报》2016,(8):1607-1613
为了合成绿色环保农林保水剂,解决农林保水剂功能单一的问题,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富里酸为添加剂,通过~(60)Co-γ射线引发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富里酸[P(AA-co-AM)/FA]高吸水性材料,探讨了辐照剂量、FA添加量对保水剂吸水倍率、吸盐倍率的影响,保水剂的反复吸水性能以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水剂中富里酸(FA)含量为15 wt%,辐照剂量为6 kGy时,吸水倍率和吸0.9%NaCl溶液倍率分别为437倍和61倍;30 min达到溶胀平衡,重复吸水10次后,保水剂溶胀倍率为199倍,下降54%;自制保水剂的施用明显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促进了玉米生长。该方法提高了保水剂的吸水保水性能,克服了传统合成方法污染大、能耗高等问题,同时具有多功能性,合成的高吸水性材料适合制作农林保水剂,为植酸类保水剂合成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微肥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保水剂性能的影响,采用6种微肥的农用浓度和饱和浓度进行保水剂测试,通过反复吸水试验观察保水剂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硼砂和钼酸铵溶液基本不影响保水剂的形态结构,其他4种二价金属微肥溶液均会不同程度地破坏保水剂结构完整性,使保水剂从颗粒状变成片状;吸入微肥的保水剂吸水倍数均会降低并会呈现微肥颜色,但多数在去离子水处理下吸水倍数能逐渐提高,硼砂、硫酸锰饱和溶液处理的保水剂吸水倍数为78.2 g/g、4.83 g/g,经去离子水处理后达347 g/g、277 g/g,0.2%的硫酸锌、硫酸铜溶液处理的保水剂吸水倍数为74.4 g/g、60.0 g/g,经去离子水处理后达367 g/g、232 g/g。因此,微肥会降低保水剂吸水倍数,加快保水剂降解速度,但保水剂依然能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为提高土壤水肥利用率,合适浓度微肥同此保水剂一起施用更佳。  相似文献   
98.
不同杀青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观察了收获前不同时期人工割蔓与20%百草枯水剂3000mL/hm。喷雾杀青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前人工割蔓和20%百草枯水剂3000mL/hm2喷雾对马铃薯植株均有理想的杀青效果,对块茎贮藏期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影响差异较大。各处理均使块茎淀粉含量略有降低,且都不同程度引起马铃薯减产,杀青时间越早,减产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99.
本次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共检测2,423个样品,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进行T-2毒素的检测。结果发现,T-2毒素污染较为普遍,玉米、玉米副产物、小麦、小麦副产物和饼粕类样品中检出率均高于20%,但污染程度较轻,所有样品中均无超标。从地区来看,T-2毒素污染较为严重是西南和华南地区。从抽样环节来看污染较为严重的是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100.
万年青常被人们种植在房前屋后,笔者在临床上碰到一起鹅误食万年青中毒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