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医临床对于疾病防治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中药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发酵中药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药制剂,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主要介绍了发酵中药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旨在为兽医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葡萄糖和尿素对新鲜水稻秸秆氨化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葡萄糖(0、4 g/kg)和尿素(0、2、4和6 g/kg)对水稻卓两优141的新鲜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常温氨化50 d后开包取样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氨化饲料中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酶烯酮含量检测结果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尿素和葡萄糖的交互作用对氨态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半纤维素含量有显著作用。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的pH值显著升高,氨态氮和粗蛋白(CP)含量显著增加,6 g/kg尿素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降解效果最好;4 g/kg葡萄糖处理显著降低了秸秆NDF、ADF、ADL和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了秸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CP)的含量。综合分析,添加葡萄糖可以提高水稻秸秆的营养价值,4 g/kg葡萄糖+6 g/kg尿素处理组的氨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广东东江流域村镇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对惠州、河源和增城地区46个村镇的饮用水模式及水质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村镇饮用水水质较差,水质状况堪忧,井水和山泉水是村镇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且不具备相应的水质净化设施,水源地周边环境相对较差。水质分析结果显示,80%以上的水样pH偏低、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两项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部分村镇饮用水中铁、锰和砷含量超标,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而井水硝酸盐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附近农田氮肥的淋失。  相似文献   
14.
施用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改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了解生物炭的农业环境效应,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5、10、20、30 t·hm-2)对韶关仁化县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粤甜9号)生长状况、产量及重金属累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生物炭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其提升幅度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施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生物炭施加量达到30 t·hm-2时,土壤速效钾含量是CK处理的3.1倍,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用量生物炭均能降低土壤Pb和Cd的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1.3%和23.9%。各处理均能有效降低Pb、Cd在玉米粒、玉米芯、玉米叶和玉米秆中的累积。当施用量为20 t·hm-2时,玉米粒中Pb的含量降低幅度达49.4%,Cd的降低幅度达45.4%;生物炭对玉米的增产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CK的1.75、6.16、8.84倍和8.90倍。综上所述,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实现了对南方酸性土壤的改良,对玉米产量具有促进作用,可降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Cd污染农田土壤上炭基改良剂的治理效果,运用土壤医生理念,针对广东省韶关和云浮3个重金属Cd污染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不同的区域农田分别设计了3种以生物炭为主要原料,搭配石灰、有机肥等不同辅料的3种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并进行了大田应用试验,同时归纳总结设计原则,评价设计的3种改良剂对Cd污染农田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在3个区域施用的改良剂均不会降低作物的产量,在Cd污染严重的酸性土壤上有显著增产的效果(增产效果达到383.03%);同时施加3种不同配方的炭基改良剂均可以有效降低作物可食用部位的Cd含量,分别是对照的33.33%、46.88%和42.86%,使3个试验区的农产品可食用部分Cd含量均达到国家标准;施用炭基改良剂,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酸溶态Cd的含量,尤其是在酸性较强、Cd污染程度高的土壤中,能够将土壤中活性和生物可利用形态的Cd含量降低18.28%。综上所述,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程度和修复目的来针对性设计以生物炭为基础的炭基改良剂可以保障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实现对南方Cd污染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铜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浓度情况下,吸附铜离子时氢离子释放对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和4种恒电荷土壤悬液p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黄棕壤外,含铁量越高,由于吸附铜离子后所引起的土壤ΔpH最大值越小。加入的铜离子浓度为10-4 mol L-1时,铜离子吸附对中和曲线形状没有根本影响。在较低浓度时,铜离子吸附时氢离子的释放较少;而在较高浓度时,当体系pH大于一临界值时,开始释放大量氢离子。氧化铁是引起恒电荷土壤和可变电荷土壤在吸附铜离子时氢离子释放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电解质浓度的变化对恒电荷土壤和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离子后中和曲线变化影响有很大的区别,含铁量越高,电解质浓度对土壤吸附铜离子后的氢离子释放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土壤氮淋失及油麦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量不同有机无机氮配施比例:0∶4、1∶3、1∶1、3∶1和4∶0对油麦菜产量及土壤氮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0∶4配比(单施无机氮肥)处理土壤渗虑液pH值最低,而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淋失量最高,分别为926.6、648.3和194.7mg;配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渗滤液pH值和增加油麦菜产量,同时降低土壤氮淋失量,且随有机肥配施量增加,土壤氮淋失量下降明显,而1∶1有机无机氮配比处理油麦菜产量最高;硝态氮是土壤主要的氮淋失形态;油麦菜移栽第5 d和第18 d是土壤总氮、硝态氮淋失高峰期,且无机氮肥追施能够增加总氮、硝态氮的淋失量;土壤铵态氮淋失量随油麦菜生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兼顾油麦菜产量和减轻氮对环境污染两个角度考虑,有机无机氮1∶1的用量配比较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和两种恒电荷土壤在不同铜离子浓度条件下,pH 对铝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加入铜离子浓度的增加,离子交换作用而引起的可溶性铝也随之增加,相同pH 条件下,可溶性铝的解吸量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恒电荷土壤中铜离子浓度变化对铝释放的影响较可变电荷土壤更大,当pH大于3.6(恒电荷土壤)或pH 大于4.0(可变电荷土壤)时,溶液中可溶性铝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所研究的铜离子浓度范围内,引起可溶性铝离子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体系pH 值的变化而非铜离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19.
丹参壳聚糖眼用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郭伟英  魏岚  刘蒙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69-4370
[目的]制备丹参眼用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脱乙酰度90%的壳聚糖为凝胶基质制备丹参壳聚糖眼用凝胶;采用紫外法(UV)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在20-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879X+0.0107(r=0.9994)。[结论]该法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有关项目符合眼用凝胶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一次性施入花生壳来源生物炭,研究其对土壤改良、蔬菜生长、蔬菜品质影响及其作用的持续效应,为土壤改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生物炭用量设置0、2.5、5、10 t·hm~(-2)4个水平,2014~2016年共进行16个月多茬上海青、油麦菜和生菜3种蔬菜轮作的田间试验,在各茬蔬菜收获时测定产量,并采集蔬菜样品测定可溶性糖、硝酸盐及Vc含量,同时采集各小区土壤样品测定pH值、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机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用量花生壳生物炭可提高土壤pH值0.1~0.8单位,提高土壤有机碳1.4%~31.4%,使蔬菜增产6.2%~96.5%;但对蔬菜可溶性糖、硝酸盐及Vc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花生壳生物炭对前两茬蔬菜收获时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对以后各茬蔬菜收获时的土壤速效钾、所有茬次蔬菜收获时的土壤碱解氮及有效磷含量均没有明显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5 t·hm~(-2)花生壳生物炭施用效果最好,可提高土壤pH值0.3~0.8单位,提升土壤有机碳4.6%~19.0%,增产蔬菜7.9%~96.5%。连续种植多茬蔬菜后,5 t·hm~(-2)花生壳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H值仍然比对照处理提高16.9%、土壤有机碳提升8.5%,蔬菜产量增加18.7%。因此,一次性施用适量花生壳生物炭在16个月内对连续多茬蔬菜试验具有持续增产和改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