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氟中毒对桑蚕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蚕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添食NaF的方法,探讨了氟中毒对天体重及中肠组织ALKP酶活性的影响,蚕品种之间的耐氟性存在显著差异,氟中毒后蚕体重显著降低,NaF对中肠组织ALKP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氟中毒后蚕体重变化与中肠组织ALKP酶活性的变化相关性密切,具有同步性,1%Ca^2 对氟化物抑制作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2.
家蚕品种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 3 3 4个家蚕品种的 1 6项经济性状进行了变异规律、分布规律和概率分级研究 ,并对不同地理品系的特性进行了评价。 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洁净、纤度、一粒茧丝量、出丝率、5龄一日茧丝量等 1 0个性状服从正态分布 ;得出服从正态分布的性状的 5级和 3级分级点 ;其余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性状 ,统计分析时需进行适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23.
魏兆军  赵远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542-2548
 利用Zooblottin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天蚕的DH、PBAN等FXPRLamide家族神经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标记的蓖麻蚕的DH-PBAN cDNA片断能够与天蚕、樟蚕、柳蚕和棉铃虫的基因组DNA结合。这证明了天蚕可能存在FXPRLamide家族神经肽中的DH-PBAN基因;天蚕的咽下神经节中FXPRLamide神经肽含量最高,咽下神经节有三簇细胞合成FXPRLamide神经肽,在胸神经节和腹神经节也有明显的阳性细胞;天蚕5龄幼虫的血淋巴中FXPRLamide神经肽含量比较稳定,化蛹前含量升高,蛹期含量降低。上述结果证明天蚕含有DH、PBAN等FXPRLamide家族神经肽,其对天蚕的滞育和性信息素合成等的调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菁松皓月省区间种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菁松、皓月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高产春用多丝量蚕品种,自1982年通过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指定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后,相继在浙江、山东、四川、安徽、江苏、陕西、辽宁、河南、江西、云南、河北、福建、新疆、山西、贵州等省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据1982~2000年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量达4177.8万张,为国家新增效益达35.6亿元.由于该品种茧丝质优良,对提高我国原料茧质量,增加丝绸出口创汇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品种推广时间之久、推广量之大、覆盖面之广、经济效益之高居全国推广品种之首位.  相似文献   
25.
华瑞×春明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一对优质、高产春用多丝量蚕品种.在品种的选育中,以综合经济性状优于菁松×皓月为目的,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通过蛾区和个体的选择,设置优良环境进行培育而成.1997~1998年进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联合鉴定;2000年6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好养,茧层率高、茧丝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等省区春季或秋季饲养.现将华瑞、春明品种性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春用家蚕新品种华瑞、春明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 ,育成了高产、优质春用家蚕新品种“华瑞”、“春明”。经多次实验室鉴定、农村试养、蚕种场试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 ,结果表明 :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 ;体质强健好养 ,蚕体粗壮 ,茧型大且匀整 ,产量高 ;茧丝质优良 ,茧层率 2 6 81% ,鲜毛茧出丝率 19 5 5 % ,茧丝长 14 19m ,解舒率 70 2 3% ,纤度 3 2 72dtex ;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和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 11 4 5 %、19 6 9%和 2 1 5 3%。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克隆并分析二化螟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ox1)。[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了二化螟线粒体cox1基因,并测定了其全序列。通过检索GenBank数据库获得了其他21种鳞翅目昆虫的cox1序列,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cox1基因编码框包含1531个核苷酸,编码510个氨基酸的蛋白;起始密码子为CGA,终止密码子仅由一个T组成。利用ML方法构建了基于cox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鳞翅目昆虫的分子系统树,发现分子系统树与从形态学角度的系统分类在大方面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也略有差异。[结论]为进一步研究cox1基因的表达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以4个纯丝胶蚕品种的蚕蛹为试验区,1个裸蛹蚕品种和2个普通蚕品种的蚕蛹为对照区,采用正己烷为溶剂萃取了蚕蛹油并比较了各品种蚕蛹中总脂肪酸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分析了这7个蚕品种蚕蛹油组分的成分和含量,结果显示:7个蚕品种的蚕蛹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6.56%,其中纯丝胶蚕品种平均总脂肪酸含量为26.64%,传统实用性当家蚕品种菁松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31.78%;而P50的总脂肪酸含量是7个品种中最低的,只有22.73%;在蚕蛹油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中α-亚麻酸和油酸的相对含量较高,7个品种平均分别达34.17%、33.26%,其中α-亚麻酸含量较高的是白S、185Nd-S,分别达到39.28%、35.51%;油酸相对含量较高的是绿S、Nd,分别达到37.92%、35.47%.  相似文献   
30.
蓖麻蚕是广食性绢丝昆虫,除食用蓖麻叶外,还有许多其它代用饲料。印度饲养蓖麻蚕已有300年的历史,对饲料资源研究较早,较有实用价值的饲料有:鼠李科枣树、大朝科珊瑚树、夹竹桃科素馨、五茄科火通木、毒空木等。我国自50年代引种饲养蓖麻蚕后,对其饲料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1952后朱洗等试验可用蒲公英、野蓟、飞轻叶作为蓖麻蚕冬天的代用饲料;1956年邓启辉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获得成功;1959年许松生试验可用扁蓄饲养蓖麻蚕;1962年李忠恺用马桑饲养蓖麻蚕成功后大而积推广;1965年王天子试验可用香樟叶作为蓖麻蚕的代用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