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8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接种秸秆分解菌剂强化秸秆降解效果是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人工强化措施,水稻秸秆和白菜尾菜是两种特征不同的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将二者混合堆肥发酵会通过营养互补提高处理效果。以收获后风干水稻秸秆和白菜尾菜为混合原料(二者质量比7∶3)进行堆肥试验,研究接种秸秆分解菌剂(接种量5%,体积比)对堆肥过程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堆肥化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秸秆分解菌剂处理(T1)与不接菌对照(CK)相比,堆体的高温期长6 d,发芽指数(GI)提升9.0%。堆肥结束时,物料的全氮、全钾含量显著提升至1.39%和2.15%(P<0.05)。TI高温期与降温期丰富度大于10%的优势细菌属分别为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Demequina。CK高温期丰富度大于10%的优势细菌属为假黄单胞杆菌属(Pseudoxanthomonas)、螯合球菌属(Chelatococcus),降温期丰富度最高的优势细菌属为高温双岐菌属(Thermobifida)。添加秸秆分解菌剂能够提升物料养分含量,促进物料腐熟,并且提高堆肥高温期、降温期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红锥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2.5 a生幼苗进行施肥试验,测定和计算其叶形态功能性状单叶鲜质量、单叶干质量、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及水分功能性状叶相对含水率、干物质含量,并计算不同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显著促进红锥幼苗叶片形态生长,增加叶片光截获能力;施肥能对红锥幼苗叶水分功能性状产生显著影响,干物质含量显著减少、相对含水率显著增加;施肥驱动不同功能性状间协同变化,多数叶功能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收集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年报数据,比较其各年度、各区域认证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数量,分析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亚洲与大洋洲为认证森林面积增长较快的区域,拉丁美洲、北美洲与欧洲则变化不大;多数亚洲国家产销监管链数量认证逐年上升,北美洲国家与大部分欧洲国家则发展较为平稳,2013—2017年间各区域产销监管链数量认证在全球占比中,除亚洲由7.9%增至10.4%外,其它各区域占比变化均小于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城市绿道植物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通过构建绿视率计量方法,以广东省立绿道1号线为例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了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结果表明:①省立绿道1号线沿线4个区域总的绿视率均值为31.06%,其中天河区(38.19%)>海珠区(35.97%)>越秀区(26.76%)>荔湾区(26.67%)。②天河区绿道与荔湾区、越秀区绿道绿视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天河区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优于荔湾区和越秀区;虽然海珠区绿道绿视率较荔湾区和越秀区高,但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来看,3个区的绿道绿视率没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绿道的空间绿量可视性较相似。③越秀区和天河区绿道绿视率较为集中地分布在24%~40%区间,说明越秀区和天河区各自区域绿道内部的绿视率数值较为稳定,其空间绿量可视性效果差异不大,给人感觉一种持续、稳定的绿色空间;而荔湾区和海珠区绿道绿视率的分散在10%~50%,说明荔湾区和海珠区各自区域绿道内部的绿视率数值不稳定,其空间绿量可视性效果差异较大,给人一种间断、具有冲击力的绿色空间。基于绿视率的空间绿量可视性可用于评价城市森林建设的视觉效果。图4表4参21  相似文献   
15.
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水平直接决定植物吸收这些营养元素的状况和动植物的健康[1]。已有的对中、大尺度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研究多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其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6],近10年来,研究者常采用更加科学、直观和方便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区域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7],并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其丰缺进行评价[8,9],但应用GIS的方法对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尚不多见。农业生产中施用的氮、磷肥等将导致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失衡,从而引起微量元素的缺乏[2]。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省黑土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  相似文献   
16.
为明晰乡土植物在珠三角省立绿道的应用,对沿线绿道进行样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珠 三角省立绿道共有乡土植物 147 种 , 生活型种数数量排序为乔木 > 灌木 > 地被,不同绿道类型,其植物种 数丰富程度及苗木使用数量上总体呈郊野型 > 都市型 > 生态型;(2)在品种应用方面,充分考虑到珠三角 的气候特点、植物的生态习性和主要观赏属性,乔木层以常绿的地带性树种为主,在使用频度和数量上占 优势;灌木层则以观赏性状更优秀的植物品种为主;草本地被层则观赏性和适生性兼顾的植物品种应用更 广泛;(3)品种的主要观赏属性与绿道类型存在一定关系,都市型绿道使用品种偏向景观,生态型绿道使 用品种偏向经济;(4)空间结构与植物组团上,以乔木为主体,多种生活型、多植物组成的复层林结构占 绝大部分,以高大乡土树种为优势种构成的植物组团,在各类型的绿道应用中占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普和应用,财务会计数据处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已成为财务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湖北省蕲春县的印度IRS P6遥感影像为信息源,以ArcGIS9.2为空间地理数据处理平台,综合利用3S技术提取该县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建立了能与图形数据库互查的属性数据库,并通过解译精度检验。提出了适用于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的3S技术处理方法,实现了土地资源的计算机管理,为掌握土地资源动态消长情况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近年来粮食连年增产,但在东北一线调研的结果却显示,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增加,甚至很多地方农民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特别是去年的嫩江地区,由于玉米品种的问题,再加上气候原因,连续下了几场雨,使得玉米脱水比较慢、玉米粒含水量较高,造成农民玉米出售比较难。这样的情况在其它地方也很多。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新型的农资产品,比  相似文献   
20.
以“粉红太郎”番茄为试材,设置了有机肥(M)和化肥(NPK)分别单施及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1/2NPK+1/2M)3个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北京房山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设施番茄科学的高产施肥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1/2NPK+1/2M处理下番茄收获产量表现最佳,与NPK和M处理相比,产量分别提高2.80%和8.59%。2)与NPK处理相比,1/2NPK+1/2M处理相关番茄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1.75%和61.06%;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7.08%和19.43%。3)1/2NPK+1/2M处理改善了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相比NPK处理,有机无机配施在化肥减量50%情况下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42.72%、7.87%、26.31%和10.54%。4)番茄产量与耕层土壤中的有效磷、碱解氮与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一定程度保证番茄产量和品质,适用于设施番茄施用的施肥模式,有助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