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探明富民枳野外生存种群数量,了解富民枳分布区域内的生境条件和植被种类,为富民枳的野生种群保护和人工培育苗木提供依据,也为富民枳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开展现地调查,了解富民枳可能分布区域的生境条件、植被概况以及富民枳野外种群数量,为后期开展富民枳的有效保护、种植区域选择及种植后的管护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2.
历史名茶—六安瓜片被列为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是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和优良的品质分不开的。目前,六安瓜片开发在取得初步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标准难以控制、生产成本偏高、品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改进六安瓜片的生产工艺,降低其生产成本,全面实施无公害茶目标,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特色品牌,才能确保六安瓜片绿色名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大鹅绦虫病是由膜壳科绦虫寄生在大鹅肠道内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34.
高雪松  邓良基  张世熔  徐安琪 《土壤》2016,48(2):395-400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成都平原典型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探讨了不同农田生产模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稻–(菌废料)–麦"模式(FR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总CO2当量为1.44×107 g CO2-eq,为3种模式中最小值,而"稻–(秸秆)–麦"模式(CFS模式)排放量最高;与传统农田生产模式(CF模式)比较,CFS和FR两种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酸化潜力,分别由6.44×104 g SO2-eq降至3.10×104 g SO2-eq和1.21×104 g SO2-eq,分别下降了51.85%和81.21%;CFS和FR模式的水体富营养化潜力相比CF模式,分别降低了24.21%和52.28%。从CF、CFS到FR模式,土壤毒性潜力逐渐下降,但3种模式中土壤重金属的残留比例仍然较高。3种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农作系统是造成潜在气候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的主要环节。由此,"稻–(菌废料)–麦"模式有利于节能减排,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降低环境影响潜力。  相似文献   
35.
刘莉  魏晋  高雪松  郑子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48-13150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相关理论,通过模型方法,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的基础上,以四川泸县为例,研究四川丘陵区耕地优化配置问题,并预测获得四川泸县2015年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指出,泸县应发展农业种植的优势,在发展粮食种植为主导的基础上,加强果园和林业发展;确保森林覆盖率不降低,适度地控制居民点扩展的速度,整合居民点及附近村庄的土地;加强未利用地的管理,补充泸县的耕地后备资源;提高丘陵地区耕地利用率,实现耕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6.
以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为例,基于区域1996~2004年耕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他相关预测方法,对未来年期内耕地供需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科学的预测与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内耕地供给呈直线下降,且趋势较为明显,而耕地的需求量却逐年增加。在此双重影响下,研究区耕地的供、需形势将日趋紧张。因而,文章分别从经济、法律、市场机制以及节约和集约型利用机制等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7.
川西丘陵地区土壤湿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名山县为主要研究区 ,结合当地的情况和湿害的类型进行分析 ,指出该地区的土壤湿害可分为表湿型、下湿型、盐硝型和返酸型 ,由气候、地质、土壤质地等几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 ,应采取开沟排水、半旱栽培、用养结合、调整作物结构等措施以减少土壤的湿害 ,提高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38.
<正>你知道吗,常见的柑橘水果通过DNA只能凑出3个种—香橼、柚和柑橘。三个野生种就能培育出五花八门的柑橘类水果,再来几种野生柑橘会怎样?野生柑橘属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聚焦三种芸香科极小种群植物——红河橙、大翼厚皮橙和富民枳,认为它们极具“水果后备役”的基因潜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