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免疫失败是指动物在免疫期内发生传染病,主要是疫苗免疫效果下降或失效,如有些犬场注射了疫苗,可传染病还是连连发生,给养犬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治疗棘手且医疗费用昂贵,有些病还具有人畜共患性,这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现就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2.
93.
为明确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菌 Botrytis cinerea 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SDHIs)杀菌剂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水平及抗性机制,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9年上海市5个草莓主产区的90个灰葡萄孢菌株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 并分析了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SHD)亚基序列?结果显示:敏感性频率分布基线呈一个连续单峰曲线, 符合正态分布, 平均EC50为1.68±0.91)μg/mL, 氟吡菌酰胺对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最低值为0.09 μg/mL, 最高值为75.91 μg/mL?根据新建立的抗性划分标准, 发现上海奉贤区已存在抗氟吡菌酰胺的菌系, 抗性频率72.77%, 抗性菌株的最高抗性倍数为45.18, 其他地区抗性频率较低, 浦东新区和嘉定区分别为25.00%和4.76%, 崇明?青浦区菌株的抗性频率均为0?已有抗性的菌群抗性突变位点在 Sdh B亚基的N230I位和P225F位这二个位点, 突变后分别导致低抗?中抗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4.
根据农业昆虫学的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的教学质量进行探索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5.
基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田鼠害课程教学实践,针对农田鼠害课程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调整教学内容、尝试新型教学方法及优化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调控的离体模型,并研究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每次试验选取2头40日龄杜×(长×大)仔猪,屠宰后取其空肠和回肠混合食糜,按照每管300μL分装于2 m L离心管,分别添加30 mmol·L-1不同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富马酸、柠檬酸、苯甲酸、苹果酸和山梨酸),置于厌氧工作站中,厌氧培养4 h后提取食糜中基因组DNA,应用绝对定量PCR技术测定食糜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沙门菌属Salmonella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数量变化.随后进一步选择抑菌活性较强的甲酸、乙酸、丁酸、乳酸、柠檬酸研究其抑菌活性的浓度梯度效应.【结果和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全食糜厌氧培养体系,研究结果发现,甲酸、丁酸和柠檬酸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菌增殖,而乙酸对总菌数量影响不大;对益生菌而言,柠檬酸能显著抑制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增殖,但低剂量的乳酸(10 mmol·L-1)能显著促进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增殖,且低剂量的乙酸(15 mmol·L-1)也能促进双歧杆菌属的增殖;所选择的有机酸在浓度达到10~15 mmol·L-1时,均能有效抑制病原菌(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97.
本文将结合榆阳区畜牧业的具体情况谈一下如何使这一地区的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8.
獭兔是著名的皮肉兼用兔,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易饲养。其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绒毛,平整美观,富有弹性,不易脱落,可与水獭皮媲美。每只獭兔的商品价值在60元左右,而养殖成本不足25元。养殖10组獭兔(10公、30母)1年至少能繁殖900只仔兔,一般养到6个月,体重达2.5千克以上时即可宰杀取皮。獭兔的经济价值较高,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效益。现将獭兔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生活习性獭兔胆小怕惊,昼伏夜行;喜清洁,怕污浊;喜素食(草食),厌荤食;喜干燥,怕潮湿;耐寒冷,怕炎热,生长适宜温度为15 ̄25℃,临界温度5℃和30℃,湿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99.
高萍 《现代农业》2005,(6):20-20
蔬菜害虫种类繁多,但可以归纳为吸汁类、食叶类和钻蛀类三大类。每类害虫的生活习性都不相同。应根据其共性和个性以及寄主的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喷药防治,使药剂直接接触虫体,达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1.喷药技术与害虫生活习性和为害习性密切相关,吸汁类的蚜虫和一些食叶类害虫集中在寄生的叶背和嫩枝为害,应该以“画圈点点”的方式进行喷药,即喷雾器的喷头先兜着植株叶片喷一圈,再扣在嫩头上喷一下,这样就使植株和虫体全部接触药剂,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高龄幼虫白天有藏匿现象,故生长季节喷药防治这类害虫,宜在傍晚…  相似文献   
100.
高萍 《现代农业》2005,(7):19-19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影响产量和品质。做好二化螟的防治,促进水稻丰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一、危害症状分蘖期受一代幼虫危害,造成枯心苗和枯梢;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枯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易倒折。二、发生特点在辽北一年二代,幼虫在稻茬和稻草内越冬,于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成虫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欢在叶宽秆粗、生长浓绿的稻株上产卵;水稻分蘖期前卵多产在叶片正面尖端,拔节后多产在离水面2~3寸的叶梢上;6月中旬见一代幼虫蛀食叶梢,出现枯梢,7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