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长期施肥对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关中典型土壤———土进行了连续25 a的定位施肥试验。通过对25年来不同施肥小区土壤肥力差异的分析研究表明:多年连续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以及作物产量,即单施化肥或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容量及其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又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2.
为解决寒冷地区机场混凝土道面在环境侵蚀和飞机荷载双重作用下,在承载力尚满足运行要求时所产生的表层破坏,提出将纤维、聚合物乳液掺入混凝土以及在混凝土表面喷涂硅烷保护剂等三种方式来增强道面混凝土的表面性能。设计了单面冻融循环试验和磨耗试验,以冻融后质量和相对动弹模量损失以及磨耗质量损失为评价指标对三种材料强化后的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别对其强化机理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强化方式均能有效提升道面混凝土的表面性能,其中掺加纤维和乳液的方式适合寒区新建机场的道面施工,表面喷涂硅烷的方式适合使用中机场道面的补强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相似文献   
83.
【目的】干旱缺水是制约滇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滇中干旱变化规律对制定区域抗旱对策、应对干旱缺水问题十分必要。【方法】以近40年来滇中45个气象站的月降水、气温资料作为基础数据,采用降水蒸发差值(P-PET)初步衡量滇中地区水分盈亏状况,然后以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计算了滇中旱季SPEI的总体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分析滇中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过去40年,滇中地区冬春两季、干季水分亏缺较为严重,除春季SPEI呈微弱上升趋势外,冬季、干季均以下降趋势变化;干季周期变化为11、18、29年,春季周期变化为6、12、24年,冬季为8、12、18年。滇中各季SPEI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现为总体一致型。【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地区制定抗旱策略、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利用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简并引物, 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云南烟草病毒分离物YND的3'端约1.7 kb片段, 序列分析证明该分离物为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 TVBMV)。将TVBMVcp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 (+)上, 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35.0 kD的融合蛋白。利用该融合蛋白制备了TVBMV的多克隆抗体, 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为1/4 096。Western blotting和DIBA分析结果表明, 获得的抗血清和原核表达的病毒蛋白及植物病汁液中的病毒均有特异性反应, 可用于TVBM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5.
基于GIS的县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结合养分平衡施肥决策模型,利用面向对象、GIS组件和网络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基于GIS的县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河南滑县小麦生产,为推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6.
我国属于林业产业大国,林业资源所占比重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林业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但是,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受到制约和影响。基于此,在深入剖析林业产业发展作用的同时,应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案,以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在云南农业大学寻甸试验基地开展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需水规律及节水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土壤热通量、净辐射与日均需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日均需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受滇中高原气候影响,水稻需水高峰期出现在分蘖期,而不是常见的拔节孕穗期与抽穗开花期,且生育期较长。控制灌溉较淹水灌溉相比,渗漏量、排水量、耗水量均有所降低,减少了无消耗水,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达到了高效节水的目的。与淹水相比,滇中地区水稻种植区全生育期控灌Ⅰ耗水节水潜力为8 346.24万m~3,控灌Ⅱ耗水节水潜力为1 0672万m~3,表明滇中水稻种植区节水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8.
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几种植物上植原体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泡桐从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的抗血清对部分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巢式PCR结果显示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辣椒(Capsicum annu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花生(Arachis hypogaea)及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共7种植物样品和阳性对照PaWB菏泽分离物(PaWB-HZ)中均得到了约1.2 kb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这7种植原体分离物和PaWB-HZ属于翠菊黄化组的16SrI- D亚组。对所采集的植原体侵染的寄主植株辣椒、山药、花生、南瓜和泡桐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仅在PaWB-HZ侵染的泡桐中发现翠绿色特异荧光,在健康泡桐及其它4种分离物侵染的植物中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植原体特异荧光。【结论】首次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存在的7种其它植物中检测到植原体,并且测定其植原体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基因片段高度同源,初步推测这7种植物可能是泡桐丛枝病植原体自然寄主或是通过昆虫偶尔被感染。  相似文献   
89.
中文农业信息垂直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用户对农业信息搜索需求为研究背景,设计实现了1个中文农业信息垂直搜索引擎,该系统采用向量空间模型对农业主题进行识别,并采用网页内容和链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排序结果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90.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是丛枝菌根真菌(AMF)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形成。本研究借助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长期定位试验,以不同建植年限(L2019、L2012、L200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为研究对象,玉米(Zea mays)田为对照,研究GRSP含量的主要调控因子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结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随苜蓿种植年限增加,AMF丰度(侵染率、菌丝密度)和GRSP含量显著提高(P <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RSP)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之间显著正相关(P <0.05),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和总提取球囊霉素土壤蛋白含量均与水稳性团粒特征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大于0.25 mm的团聚体含量(R0.25)之间显著正相关(P <0.0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影响土壤AMF丰度和GRSP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速效磷(P=0.002)和微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