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5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不同鸡种、周龄以及饲养方式对鸡蛋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海兰褐、京白939、苏禽青壳蛋鸡、如皋黄鸡等4个鸡种为试验对象,研究39周龄不同鸡种和不同饲养方式下鸡蛋矿物元素含量,比较海兰褐壳蛋鸡产蛋初期(21周龄)、中期(39周龄)和后期(66周龄)鸡蛋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鸡蛋硒含量最低为京白939,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P<0.05);京白939和海兰褐磷含量高于苏禽青壳和如皋黄鸡,差异显著(P<0.05).不同产蛋阶段鸡蛋锌含量中、后期明显高于初期;硒含量初期明显高于中、后期;钙、磷含量后期最低.除了笼养方式下锰含量极显著高于平养、钙和磷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低于平养,其他指标2种饲养方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2.
三聚氰胺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氯-4,6-二氨基-1,3,5-三嗪为原料,强碱条件下与3-巯基丙酸反应,制备三聚氰胺半抗原并经质谱和红外鉴定;应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BSA和OVA偶联制备三聚氰胺免疫原和包被原,完全抗原经紫外扫描鉴定偶联成功,偶联比分别为16:1和10:1,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成功制备三聚氰胺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可达1:128000以上。本研究为三聚氰胺人工抗原的制备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三聚氰胺免疫检测方法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为比较不同种类禽蛋间的营养价值差别,选取四种常见的禽蛋:(土鸡蛋、绿壳蛋、褐壳蛋和鸽蛋)测定其所含四种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的含量。结果显示:除锰元素含量在四种禽蛋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三种元素含量在四种禽蛋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  相似文献   
94.
太湖鹅A-FABP基因内含子2多态性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检测太湖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内含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5)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扩增序列大小为482 bp,内含子2序列大小为174~394 bp,共发现3个突变位点,在187 bp处发生C→T突变,在235 bp处发生C→A突变,在372 ...  相似文献   
95.
为了研究游离棉酚对育雏期海赛克斯蛋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60只1日龄海赛克斯蛋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游离棉酚70、105、140 mg/kg的日粮,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分别在14、28、42日龄进行取样,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并每周测定血清中新城疫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①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游离棉酚对雏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②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游离棉酚对新城疫抗体的产生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③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游离棉酚能明显降低鸡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结果表明,当游离棉酚含量高达140 mg/kg时,对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及抗体的产生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第42日龄时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鸡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96.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禽源性成分检测方法,以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序列为靶位点设计鸡、鸽、鹌鹑特异性引物,以常见畜禽肉(包括羊肉、牛肉、猪肉、兔肉、鸽肉、鹌鹑肉、鸡肉、鸭肉、鹅肉等)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筛选的引物能够有效地对动物源性成分进行检测,方便简洁,可快速鉴别畜禽肉食品中含有的鸡源性、鸽源性、鹌鹑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97.
为加快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和追溯技术的研究、建设与应用进程,在总结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从追溯系统研究进程、畜禽种类和追溯技术3方面对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追溯体系方面存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有待完善、政府各部门间协同有待加强、企业参与度和民众信任度有待提高、商业模式有待建立等问题,追溯技术方面存在信息获取和共享难度大、追溯技术研究覆盖面窄等问题;提出在完善追溯制度和追溯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为建设重点,以标准化为基础进行追溯技术顶层设计和追溯模型构建为追溯技术研究核心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大骨鸡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了解大骨鸡母系起源,以大骨鸡为试验素材,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大骨鸡线粒体DNA (mtDNA)控制区全序列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公布的19条红色原鸡D-loop区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30只大骨鸡mtDNA控制区序列全长为1 231或1 232bp,这2个序列均有15只个体,但1 231bp序列的个体在859bp处存在C碱基缺失。30只个体共发现22个多态性位点、7种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显示,7种单倍型可分为A、B、C和E 4个分支。其中A和B分支均与原鸡滇南亚种聚为一类,推测可能起源于红色原鸡滇南亚种;C分支与4个原鸡亚种聚为一类,推测有多个母系起源;E分支与原鸡印度亚种聚为一类,推测可能起源于红色原鸡印度亚种。这一研究从分子水平上为大骨鸡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
对我国18个地方肉用鹅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31微卫星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总共检测到188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位点为TTUCG5(12个);最少的位点为CKW19(2个);而且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并不均匀,都有一种或几种优势基因存在。18个品种中,平均杂合度最高的为乌棕鹅(0.6727),杂合度最低的为雁鹅(0.5010)。反映了各鹅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丰富。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发现18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聚类结果将18个地方肉用鹅品种聚为6类,聚类结果与各品种的生态地域分布和经济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尤其与生态地域的关系较为密切。该聚类结果对了解和获取各个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关系具有更准确更普遍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江淮流域9个家鸭品种106个样本的线粒体D-loop区的序列分析,探讨了各品种体现在该特征的遗传多样性的现代分布格局及其地理演化过程。对检测出的31个单倍型的分析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的家鸭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东部地区的家鸭品种。品种之间基因流同地理距离之间呈弱负相关。歧点分布分析和Tajima's D值中性检验符合中性突变,提示江淮流域鸭在过去没有出现群体扩张,群体大小稳定。各单倍型在最大简约树中的分布和实际地理分布无显著关系,各地理单元的单倍型都相互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