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33篇 |
免费 | 319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22篇 |
农学 | 548篇 |
基础科学 | 949篇 |
564篇 | |
综合类 | 4031篇 |
农作物 | 483篇 |
水产渔业 | 406篇 |
畜牧兽医 | 1998篇 |
园艺 | 940篇 |
植物保护 | 3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215篇 |
2022年 | 260篇 |
2021年 | 262篇 |
2020年 | 298篇 |
2019年 | 343篇 |
2018年 | 287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80篇 |
2015年 | 205篇 |
2014年 | 566篇 |
2013年 | 447篇 |
2012年 | 447篇 |
2011年 | 502篇 |
2010年 | 458篇 |
2009年 | 438篇 |
2008年 | 411篇 |
2007年 | 487篇 |
2006年 | 443篇 |
2005年 | 416篇 |
2004年 | 312篇 |
2003年 | 307篇 |
2002年 | 258篇 |
2001年 | 302篇 |
2000年 | 317篇 |
1999年 | 300篇 |
1998年 | 283篇 |
1997年 | 287篇 |
1996年 | 258篇 |
1995年 | 203篇 |
1994年 | 253篇 |
1993年 | 213篇 |
1992年 | 195篇 |
1991年 | 178篇 |
1990年 | 146篇 |
1989年 | 121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53篇 |
1983年 | 51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7篇 |
1963年 | 5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DC f.sp.tritici E.Marshal)在我省麦区危害逐渐加重。为了揭示其空间格局特征、确定相应的抽样技术,以提高田间调查准确率,为病情测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依据,作者对该病的病株、病叶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测定乳制品中26?种无机元素的分析方法。在串联质谱条件下,选择无气模式、碰撞气(He)模式及反应气(H2、O2、NH3/He)模式,分别对26?种元素进行测定并筛选出最优测定模式。结果表明:每种元素在选用合适的测定模式下能够获得线性良好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26?种无机元素的检出限范围为0.000?033?61~0.043?71?mg/kg,加标回收率在95.50%~104.21%之间,11?次重复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3.94%;6?种乳制品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为Na、Mg、K、Ca、P、Fe、Zn,而重金属元素Cr、As、Cd、Pb的含量较低,均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乳制品中无机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转基因抗虫杨林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研究表明,转基因杨对林中主要靶标害虫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转基因杨林中非靶标害虫杨白毛蚜Chai-tophorus populialbae Boyer de Fonscolombe未出现大发生的趋势.在转基因杨高抗和中抗林中,主要捕食性天敌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的数量与对照相比有增加或减少,而寄生性天敌粘虫白星姬蜂Vulgichneumon leucaniae Uchida的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转基因741杨外源基因的转入以及林中靶标和非靶标害虫数量的变化对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水田灌区利用苗期节水、优化灌溉、泡田节水、最佳停水晒田、浅灌蓄雨、结实期水管理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因地制定地采取非工程措施的节水、往往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95.
带状机械(几何)间伐与选择性间伐相结合的间伐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林缘效应,改善林分的通风、光照、卫生及营养条件,促进林分生长与质量的提高,尤其适用于劳力缺乏的山地林区。选择适用索系应用于带状间伐材的集运,将森林集约经营与机械化作业紧密相连,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了间伐收益,促进了间伐抚育管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分枝杆菌噬菌体在自然界的生存环境,深入研究噬菌体在微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以含柠檬酸和磷酸氢二钠的溶液为提取剂,从50份不同性质土壤中分离、纯化分枝杆菌噬菌体,电镜观察初步确定其分类;统计分析土壤类型、酸碱度、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有机碳含量对噬菌体分离率的影响。共分离纯化到13株尾病毒目肌尾病毒科的分枝杆菌噬菌体。3种类型土壤的分枝杆菌噬菌体分离率分别为暗棕壤(41.2%)>黄棕壤(25.0%)>褐土(16.7%);土壤pH值、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对分离率影响呈规律性:pH值和含水量分别在7.45-7.95和13.7%-21.7%时分离率最高;当阳离子交换量为20.8-28.6 cmol/kg时,分离率随之升高而升高;未见有机碳含量对分离率的影响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施肥处理和茬口对设施黄瓜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设施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和茬口对设施黄瓜产量、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的农学效应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口黄瓜最佳施肥(OPT)处理产量高于农民常规施肥(FP)处理,但是二者差异均不显著;从经济效益角度上看,由于OPT处理肥料投入量少,降低了黄瓜种植的成本,其经济效益显著高于FP处理。从养分累积上看,由于FP处理施磷量较高,导致黄瓜对磷的累积量较高,但是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却较低;冬春茬设施黄瓜钾素是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磷,氮素对其影响最小,而春茬黄瓜,氮素是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98.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进入了生态环境建设阶段。为确保城市园林绿化效果和绿化质量,需要从绿化施工中提高工程质量和绿化质量。 相似文献
999.
经过长时间的工艺优化,国内不同地区的黑茶风味已趋于稳定,为了进一步改善发酵茶品质,生产更具特色的发酵茶,利用课题组前期已筛选出的一株适用于茶叶发酵的优良产香菌ZYF3单菌发酵青砖茶原料(一芽四五叶)。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灭菌后青砖茶为发酵原料,探究该菌株在不同接菌量、不同茶坯含水量、不同发酵温度和不同发酵时间下对发酵茶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发酵条件下,产香菌ZFY3发酵茶品质差异显著,当接种量为1.2%~1.3%(mL/g)、茶坯含水率为45%、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20 d时,发酵茶综合品质最佳。不同发酵条件能明显改善荔枝产香菌发酵茶品质,并且促进发酵茶特殊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喀斯特区土石工程堆积体坡面植被恢复进行评价,以期为喀斯特区工程堆积体生态修复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喀斯特区不同恢复年限(3,5,7 a)及不同植被类型(草地及草灌混交)的公路线性土石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石砾含量、土壤物理参数、土壤化学指标、水力学参数及植物群落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土石工程堆积体坡面植被恢复特征与各生态影响因子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1)喀斯特区土石工程堆积体坡面植被恢复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资源和空间重新分配的过程,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坡面植被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群落的优势种越来越明显。(2)土壤有机质、自然含水率和饱和导水率是影响土石工程堆积坡面植被恢复初期的主要因子,而植被恢复又有助于改善其坡面土壤结构状况及养分含量,其坡面植被恢复的前期重点是如何改善坡面土壤水力学特性。(3)喀斯特区土石工程堆积体坡面先锋植被群落构建阶段的植被恢复模式可采取草灌混交,后逐步考虑增加乔木,同时适当搭配一定的深根植物。[结论]改善坡面土壤水力学特性有助于喀斯特区土石工程堆积体坡面初期植被恢复,可采取先草灌混交、后逐步搭配深根乔木的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