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33篇 |
免费 | 319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22篇 |
农学 | 548篇 |
基础科学 | 949篇 |
564篇 | |
综合类 | 4031篇 |
农作物 | 483篇 |
水产渔业 | 406篇 |
畜牧兽医 | 1998篇 |
园艺 | 940篇 |
植物保护 | 3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215篇 |
2022年 | 260篇 |
2021年 | 262篇 |
2020年 | 298篇 |
2019年 | 343篇 |
2018年 | 287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80篇 |
2015年 | 205篇 |
2014年 | 566篇 |
2013年 | 447篇 |
2012年 | 447篇 |
2011年 | 502篇 |
2010年 | 458篇 |
2009年 | 438篇 |
2008年 | 411篇 |
2007年 | 487篇 |
2006年 | 443篇 |
2005年 | 416篇 |
2004年 | 312篇 |
2003年 | 307篇 |
2002年 | 258篇 |
2001年 | 302篇 |
2000年 | 317篇 |
1999年 | 300篇 |
1998年 | 283篇 |
1997年 | 287篇 |
1996年 | 258篇 |
1995年 | 203篇 |
1994年 | 253篇 |
1993年 | 213篇 |
1992年 | 195篇 |
1991年 | 178篇 |
1990年 | 146篇 |
1989年 | 121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53篇 |
1983年 | 51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7篇 |
1963年 | 5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天津市贝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市地处渤海湾西北部,海岸线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 km ,管理海域面积2500 km2,其中滩涂面积336 km2[1]。近海水质肥沃,滩涂广阔,坡度平缓,具有底栖贝类增养殖的优越条件。贝类采捕业是天津海域传统的优势水产产业,传统经济贝类包括: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脉红螺(Rapana venos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四角蛤蜊( M actra veneri f ormis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等。但近年来,随着沿岸的城市化发展以及日益增加的捕捞压力,野生贝类资源日渐衰退,海域滩涂资源出现荒漠化,贝类产业发展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进入“十二五”后,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与天津市水产局等相关部门配合,积极探索底栖贝类的育苗技术与养殖生态控制技术,开展人工养殖及增殖放流工作,以期实现天津贝类产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73.
冬季,强劲的北风将中国和朝鲜沿岸的表层水由北向南吹送,从而驱动了作为补偿的沿黄海水槽北上的黄海暖流.黄海暖流从东海向南黄海输送高温高盐水,从而大大改变了冬季南黄海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同样,浮游动物的分布也可以作为黄海暖流的指示.为了解浮游动物暖水种分布与黄海暖流的关系,2001年11月末冬季季风开始之后,在南黄海进行了浮游动物样品的收集.共鉴定71种浮游动物.其中39种为热带种,占54.9%,比夏季发现的要多的多.在这些热带种当中有不少是黑潮水的典型种,如Eucalanus subtenuis,Rhincalanus cornutus,Pareuchaeta russelli,Lucicutia flavicornis和Euphausia diomedeae等.26种为暖温带种,占36.6%.6种为温带种,占8.5%.尽管如此,浮游动物群落中仍以温带种和暖温带种占优势.Calanus sinicus是绝对的优势种(优势度为0.4331).暖水种的分布格局清楚地显示,黄海暖流是从表层之下沿黄海水槽向北进入黄海的.从暖水种的水平分布看,黄海暖流所能到达的北限大致在35~36°N.暖水种的断面分布显示,暖水的入侵主要发生在中层.夏季,在黄海也可以发现许多暖水种,但种类数量远不如冬季多,而且少有黑潮水的典型种.夏季它们在黄海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水温升高、分布范围扩展所至,并非暖流的输送. 相似文献
74.
<正>"2017年我们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休闲渔业收入在海洋牧场的整体收入中占比已经达到15%。"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运营经理卞大鹏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公司正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多元化发展,打造海上休闲旅游体验项目。近年来,荣成市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为引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随着搭上陆海统筹、产业融合的便车,海洋牧场不断发展,海上休闲旅游得以顺利推开。 相似文献
75.
正海洋监测是认知海洋的重要途径,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近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莅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开讲《全球气候背景下的新兴海洋环境问题》,《海洋与渔业》记者借机采访了这位长期从事海洋环境科学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工作的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76.
对提高越冬亲虾育苗量有关技术问题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在全国,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迅速推广。随着对虾越冬范围的扩大,越冬场点的增多,越冬亲虾占对虾育苗所用亲虾之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在亲虾越冬技术的推广中,许多单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亲虾的成活率上,而忽视了越冬亲虾的育苗率。因此,尾虾产苗量越来越低。在亲虾越冬技术攻关研究时一般每尾越冬亲虾产苗万尾是很容易的,现在一般每尾越冬亲虾产苗量仅2万尾左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要提高越冬亲虾的育苗率,一定要全面掌握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切实解 相似文献
77.
集约化养鱼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但集约化养鱼,若发生鱼病,则传染迅速,感染率高,治疗困难。去冬今春四川省大部分地区集约化养鲤发生了严重的白云病,死亡率达10%~6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79.
基于SLAF-seq技术开发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穗偃麦草1E及7E染色体上带有重要的抗赤霉病基因, 开发大量相关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有助于准确定位抗性基因及获得可用于辅助育种紧密连锁的标记。基于SLAF-seq技术, 获得了368个长穗偃麦草1E染色体特异片段, 随机选取80个特异片段设计引物, 开发了20个长穗偃麦草1E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2个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及26个其他特异分子标记, 效率达60%。用这些特异标记能稳定检测出不同小麦–长穗偃麦草衍生材料中的1E染色体或片段。通过标记与优良性状的共分离特性, 获得与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 将为小麦抗性育种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