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沼液中重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了畜牧养殖粪污经厌氧发酵产沼气后的剩余沼液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沼液样品经湿法消解预处理后,通过在线加入内标校正干扰效应分别测得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沼液中主要存在Pb,Cd,Cr,As,Hg及Ni等6种重金属元素,各重金属元素定量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 3,检出限在0.9~67.0 n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5%~3.02%,加标回收率为93.4%~101.2%.沼液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i,As,Cr,Pb,Cd,Hg.  相似文献   
32.
33.
为了研究校园绿化植物对冬季的适应性,研究了园林绿化植物与伴随杂草4种类型(观赏乔木、观赏灌木、观赏草本与杂草)的生理指标,分析了校园冬季绿色植物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绿化灌木、绿化乔木、观赏草本植物、杂草;绿化乔木的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绿化灌木和观赏草本植物,杂草的淀粉含量最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大小顺序与淀粉类似;杂草的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观赏植物的较小;观赏植物采取了高的糖类储藏策略应对冬季的低温环境,而杂草采取了低储藏的积极应对策略。由于杂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特殊策略,在今后可结合杂草的特性设计增加冬季的绿色景观。  相似文献   
34.
幼苗建成过程是植物自然更新能否成功的关键阶段。对于干旱区而言,水分是幼苗建成过程的关键限制性环境影响因子。该研究选择梭梭典型自然生境、模拟不同年份积雪厚度状况,共设置16、28、48、72mm 4种供水量梯度,研究了梭梭幼苗生长尤其是根系生长与土壤水分变化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受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梭梭幼苗生长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长季早期(4—6月),幼苗的根冠比处于整个生长季的最高水平,垂直根长是幼苗高度的8~10倍,垂直根生长速率是高生长速率的7~11倍。生长季早期(4—6月)和后期(9—10月),72mm供水处理梭梭幼苗根冠比均大于28mm和48mm处理。72mm供水处理,其根系深度在不同时期均达到了相应表层土壤水分下降后相对较好的较深层次,保证了梭梭幼苗的正常生长。而28mm和48mm处理,其根系生长未能在干旱到来时达到相应土壤水分较好的层次,不利于幼苗的生长。综上,积雪厚度所引起的土壤水分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梭梭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积雪厚度的增大将有利于梭梭幼苗尤其是根系的早期快速生长,进而利用更深层次的土壤水分,以此度过严酷的干旱时期,实现幼苗的建成。  相似文献   
35.
沙埋是沙地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选择压力之一,也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选择梭梭典型自然生境,模拟梭梭种子自然埋藏深度状况,研究了0、0.5、1.0、2.0、3.0cm 5种沙埋深度对其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梭梭种子出苗率随埋深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沙埋深度为0cm时出苗率为4.2%,沙埋深度为0.5、1.0、2.0cm时,出苗率分别为31.9%、14.7%和0.9%,沙埋深度为3.0cm时无出苗。出苗早期,幼苗死亡率均较高,达到平均80.7%;其后,死亡率下降,且2.0cm埋深幼苗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直至幼苗全部死亡。埋深对幼苗生长动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幼苗生长早期,0.5cm埋深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以及根冠比均大于0cm和1.0cm埋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逐渐减小。表明0.5cm埋深是梭梭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深度。综上,中度沙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梭梭种子的萌发出土与幼苗的早期生长,而重度沙埋抑制幼苗的生长,甚至导致幼苗的死亡。  相似文献   
36.
以荒漠严酷环境下植物种子适应性为科学问题,运用生理生态学原理,以采自不同生境的5个梭梭种群的种子为试材,在实验室模拟基础上,研究了梭梭种子萌发对干旱和盐分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PEG溶液和盐溶液中,来自不同生境梭梭种群的种子其萌发率均随水势的降低而下降,分别到-2.26MPa和-4.15MPa时,所有种群梭梭种子萌发率均接近于零。在水势相等的情况下,所有种子的萌发均受到NaCl和等渗PEG溶液的抑制,并且等渗NaCl溶液对梭梭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要显著小于PEG溶液,说明渗透胁迫是影响梭梭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当解除盐胁迫后,梭梭种子恢复萌发率较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高盐诱导休眠现象。水势相等条件下,PEG溶液中恢复萌发率低于NaCl溶液中恢复萌发率,表明离子效应对梭梭种子的影响要小于渗透胁迫。可见,梭梭种子萌发对盐分和干旱胁迫适应性强,是该种群恢复和保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低压离子色谱分离化学发光方法检测NO2-,利用Na2CO3作为色谱柱的洗脱液,研究了分离条件、发光条件及二者的匹配方式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测定NO2-线性范围为0.8~10.0 mg/L,检测限为0.2 mg/L;对4.0 mg/L NO2-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  相似文献   
38.
吕朝燕  高智席  邓富梅  韩畅  魏英 《节水灌溉》2023,(2):111-120+127
石斛属植物因其附生生境的特殊性,水分获取困难。为了弄清石斛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选用3年生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苗,通过盆栽控水进行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研究了干旱历时20、40、60 d和复水历时10、15、20 d时两种石斛光合作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金钗石斛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复水后,除Ci外,Pn、Gs和Tr均未恢复到充分供水时的水平;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铁皮石斛叶片Pn和Gs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i和Tr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复水后,Pn、Ci、Gs和Tr均恢复到了充分供水时以上的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