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县级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点。县级基层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如何发挥其作用,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全面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中国国家农业科研院所布局现状、问题与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分析我国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基本组成以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外发达农业国家的经验进行对比,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63.
通过建立基于多指标水安全评价模型,设计最佳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水安全指数。针对水安全评价中存在信息冗余和评价效果差的问题,利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剔除不重要的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得到2002-2011年建三江水安全最终评价指标中各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即水安全指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评价模型的显著性和有效性,且计算过程可以被有效控制,为多指标水安全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研究以河南、山东和江苏3省的6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例,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其经济可行性进行比较分析;继而利用情景分析法,对不同工程规模和不同沼气收费价格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经济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缺乏政府投资扶持的情况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严重缺乏经济可行性,大多数只能保本或微利运营。  相似文献   
65.
基于LCA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研究秸秆沼气工程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系统比较沼气系统不同单元的环境影响。将秸秆沼气工程建设单元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及其环境排放纳入生命周期边界,以河南省安阳县西街村秸秆沼气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单元、运行单元和产物利用单元进行清单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该沼气工程运行1 a产出13.60万m~3沼气,系统环境影响综合值为129.94标准人当量。从沼气系统各阶段看,沼气工程建设单元、运行单元和产物利用单元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占沼气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65.62%、32.76%和1.62%。从能源替代角度看,该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替代煤炭的全球环境影响负荷为–132.48标准人当量。与煤炭作为炊事用能相比,该沼气工程的环境影响负荷可降低50.50%,秸秆沼气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以有效替代煤炭燃烧从而改善环境质量。沼气工程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总环境影响的贡献最大,而产物利用阶段环境排放影响最小。秸秆沼气工程运行单元的煤炭增温和电力消耗是影响沼气工程环境排放的重要因素,选择低碳环保的沼气增保温方式和降低工程运行电耗是未来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工艺改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6.
为总结日本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在J-STAGE、CINII和CNKI等网站检索1970—2021年以来日本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文献,归纳和分析日本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出台的政策、制定的法律法规等,并对中日秸秆资源管理政策、法律和法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70—2021年日本形成了以目标政策为指引,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财税等经济扶持政策为动力较为完善的秸秆利用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在政策制定方面,日本重视发展战略的引导作用,2002年开始出台了《日本生物质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注重秸秆后续产品的扶持力度,实施了政府采购、终端产品补贴、绿色电力交易制度等政策。在法律法规方面,建立了涵盖基本法和专项法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体系,具体包括环境保护类法规、生物质能源类法规和电力类法规等16部,内容相对细化、覆盖面广、针对性较强。《生物质利用促进法》和《关于促进农林渔业有机物质资源作为生物燃料原料利用的法律》等对秸秆等生物质发电、成型燃料等利用方式做出具体规定,《肥力促进法》将秸秆直接还田上升至国家法律层面。最后基于中国的国情,提出4个方面的经验启示,包括制定国家、区域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