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0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2篇
  6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为了剖析‘成恢177’稻瘟病持久抗性和高配合力特性的遗传基础,利用稻瘟病抗谱测定、抗病基因测序和SSR分子标记多态性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成恢177’的稻瘟病抗性和遗传背景。结果表明:在测试的63个稻瘟病单胞菌株和16个鉴别菌株中,‘成恢177’的抗性频率分别为66.67%和68.75%;‘成恢177’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来自Lemont,为Pi-km。分子遗传背景分析表明,在148个SSR多态性位点中,‘成恢177’具有70.95%的‘绵恢502’位点,20.95%为美国热带粳稻品种Lemont位点;且在第1~10染色体上SSR多态性位点属‘绵恢502’较多(64.00%~100.00%),在第11、12染色体上属Lemont较多(77.78%、60.00%)。本研究认为‘成恢177’成功地聚合了Lemont的稻瘟病抗性和‘绵恢502’的高配合力。  相似文献   
62.
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稻品种宜香B中发现了一个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经过多代自交获得了稳定的白化转绿叶色突变体。该突变体在4叶期前叶色为黄绿色,之后逐渐变绿,从苗龄4周到12周,突变体/野生型叶绿素含量比值从34.5%逐渐升高到99.4%。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gra。利用微卫星标记将gra初步定位于第10染色体标记RM596和RM5620之间,进一步利用极端个体定位法把gra精细定位于标记RM25522和RM25535之间。gra基因距RM25522和RM25535标记的遗传距离均为0.05 cM, 其物理距离约为136 kb。  相似文献   
63.
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以便对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基因表达及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从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生物研究所购得黑木耳菌株10株。首先用含有0.04%愈创木酚的PDA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初筛,再进行液体培养基摇瓶培养,ABTS为底物检测酶活进行复筛,对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Native-PAGE,以判断黑木耳漆酶的同工酶数量。结果发现初筛培养基中,变色圈出现的时间早晚有差异,但一段培养时间后的直径大小差异不大;液体培养筛选得到一个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地茂1号,其在培养第11天时酶活达到最大值(386.85U/L);酶活最高峰时取培养液,离心后的粗酶液进行Native-PAGE,底物染色后发现地茂1号粗酶液中含有三种漆酶同工酶。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剑麻花粉发芽率,为杂交授粉提供参考。[方法]以剑麻品种、蔗糖、琼脂、硼酸为因素,以花粉发芽率为统计指标,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设计。[结果]各因素对剑麻花粉发芽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品种、蔗糖、硼酸、琼脂;其中品种和蔗糖对剑麻花粉发芽率的影响极显著。[结论]剑麻花粉发芽率的最佳组合为A3B2C2D1,即H.11648在培养基组分为20%蔗糖+2.5%琼脂+0.010%硼酸时花粉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析水、旱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研究其产量性状的水分生态特性,为节水抗旱稻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55份水、旱稻材料在水种、无覆盖旱种及旱地膜覆盖种植等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为依据,通过多元分析系统解析单株产量等10个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结果】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旱稻供试材料在性状之间、材料与性状之间及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水分生态效应差异,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GYP)的影响方式及互作关系差异明显,材料与性状的对应关系也不同。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单株产量与9个产量相关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千粒重(KGW)、有效穗数(PPP)和穗实粒数(FGP)是影响单株产量的共同因素,当水分条件发生变化时,将有1-3个其它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其次为穗总粒数(SP)和千粒重,其它性状的决定作用相对较小。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其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穗总粒数为较大的正向间接作用,其它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间接作用主要通过前三者产生。当水分胁迫程度增强时,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与其它相关性状间的互作关系变得复杂和多元化。而水分增多时,有效穗数的增产作用则凸显出来,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则相对降低,与其它性状的互作关系趋向简化,体现了水稻在不同水分生态条件下产量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在水分递减情况下,水稻的产量性状特征先由穗大粒多兼顾大粒向大穗大粒、多蘖多穗高结实率2个向量方向分化,最后趋向于以多穗获得产量。因此,针对节水抗旱稻培育,其育种选择性状指标应与水稻有所区别,不同的水分条件下高产技术策略应有所不同。【结论】水、旱稻的产量结构性状在不同水分生态条件下存在一种自适应调节机制,其育种选择指标应各有所侧重。节水抗旱稻产量育种应注重分蘖成穗能力和结实性的选择与提高。  相似文献   
66.
就用户感知度,期望值等,从用户心理需求这个根本基点出发,深入挖掘用户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和行为倾向,同时,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研究评价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数字电子资源服务发展现状及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对图书馆员素质等提出相关建议,以此作为沈农图书馆日后开展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67.
为加大毒饵站灭鼠技术的推广力度,2017年春季开展了大范围的毒饵站灭鼠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果表明,用毒饵站灭鼠技术与传统的裸露投放毒饵的方法防控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很接近,毒饵站灭鼠技术示范区的总体防治效果达82.67%,裸露投放毒饵的对照区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2.99%,2种技术防治效果都达80%以上,差异不明显,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故可以在农田灭鼠中广泛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  相似文献   
68.
由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 grisea Sacc.)引起的稻瘟病遍布各大水稻种植区,引起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已成为水稻增收丰产的限制因素。在水稻的传统育种中,发掘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增强对稻瘟病的抗性是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方法。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遗传研究概况及抗瘟性基因的抗病性机制、组织结构上的抗稻瘟病机制、抗稻瘟病基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综合分析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机制,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中条山介于秦岭与太行山之间,位于山西省境南部,全长220km,面积4000余km2,山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延伸,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条山因长狭而得其名。东部历山地区平均海拔1500m左右,主峰舜王坪2321.8m。西端海拔约1000m左右,高峰有五老峰(1900m),雪花山(1825m)。  相似文献   
70.
木醋液叶面喷洒对人参产量及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试验探索提高人参产量和质量的新途径,探讨木醋液的作用机理,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喷洒稀释倍数200,300,400倍木醋液和喷洒清水对照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 m2,共喷洒4次.结果表明,叶面喷洒适宜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增强人参根系活力,促进对N、P、K的吸收,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具有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且以稀释200倍为效果最佳.木醋液可以作为叶面肥在人参栽培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