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64篇
  72篇
综合类   344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目的】玉米的总产量在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中最高,位居世界第二位。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9%,而资源投入相对较低。本研究旨在明确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方法,采用适用于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活性氮损失模型,定量化评价东北三省2007—2016年玉米生产系统的资源投入(肥料、农药和柴油等)及其相关的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风险。【结果】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在时空尺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平均总施肥量为400 kg·hm-2,单产为7 065 kg·hm-2,平均单位面积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为2 965 kg CO2 eq·hm-2,均为三省最高,而碳、氮足迹较低,平均单位面积活性氮(Nr)损失量为中间水平且年际间变化不大。辽宁省的平均氮肥投入量为198 kg·hm-2,Nr损失量为20.8 kg N·hm-2,碳、氮足迹为493 kg CO2 eq·Mg-1和3.53 kg N·Mg-1,均为最高。单产为5 966 kg·hm-2,处于中等水平,GHG排放量年际间变化不大。黑龙江省平均施氮量为149 kg·hm-2,单产水平为5 318 kg·hm-2,Nr损失量和GHG排放量等均为三省最低,碳、氮足迹均处于中等水平。时间尺度上,2008—2015年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累积增加了5.73 Mhm2。2015年东北三省玉米产量最高,达91.2 Mt(百万吨);2007—2016年玉米平均总产量占全国的32%,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占13.9%、11.7%和6.7%;10年平均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0%,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占14.7%、9.3%和6.4%。东北三省玉米10年平均单产为6 116 kg·hm-2,平均单产最高年份为2013年,为6 824 kg·hm-2。2007—2016年10年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肥料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氮肥稳中有降,磷钾肥逐年升高,2014—2016年3年肥料增长趋势大幅减缓,逐渐趋于稳定,10年间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177、101和70.2 kg·hm-2。2007—2016年,东北玉米生产农药投入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柴油投入量前4年较为稳定,后逐渐上升。东北玉米生产10年间的平均农药用量为10.2 kg·hm-2,平均柴油用量为94.6 L·hm-2。10年间玉米生产(2007—2016)平均单位面积Nr损失量和GHG排放量分别为19.0 kg N·hm-2和2 770 kg CO2 eq·hm-2。Nr损失量10年间较为稳定。2007—2008和2009—2011年玉米生产的平均GHG排放量呈下降趋势,2012—2016年呈稳定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最高的3 045 kg CO2 eq·hm-2。氮肥田间施用产生的氨挥发是玉米生产中活性氮损失的主要途径,硝酸盐淋洗损失次之,而氧化亚氮排放占比最低。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环节为肥料生产运输与田间施用。10年间,东北玉米生产的平均氮足迹和碳足迹分别为3.16 kg N·Mg-1和459 kg CO2 eq·Mg-1。【结论】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在空间尺度上差异较明显,吉林省的平均肥料投入量比黑龙江省高124 kg·hm-2,GHG排放量高524 kg CO2 eq·hm-2;在时间尺度上,10年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氮肥投入量为170—182 kg·hm-2,Nr损失量变化范围为18.4—19.4 kg N·hm-2,为我国玉米主产区中较低的氮肥投入与损失量。玉米生产碳、氮足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资源投入(尤其是氮肥投入)与单产水平之间的平衡。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分析有助于明确现阶段限制因素与主控因子,为优化养分管理实现粮食安全和碳减排的双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52.
雪茄烟叶的发酵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良好的发酵能有效改善雪茄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以及抽吸感官等。分析了雪茄发酵的机制、意义、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雪茄发酵中的微生物及其应用,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微生物应用发展前景,为微生物技术在雪茄发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3.
选择18头初生重为(36.72±0.96) kg的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3日龄开始饲喂含不同剂量溶菌酶的犊牛饮奶,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溶菌酶)、A组(每头每日添加7.5 g溶菌酶)和B组(每头每日添加15 g溶菌酶),50至56日龄给3组犊牛饲喂不同含量溶菌酶牛奶的基础上补饲相同重量的犊牛开食料进行消化试验,研究犊牛饮奶中添加不同剂量溶菌酶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犊牛28日龄体重A组和B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42和56日龄体重A组极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1),平均日增重A组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5);42日龄体高A组极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1);28日龄和42日龄体斜长A组和B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56日龄体斜长A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14和56日龄胸围A组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5),28日龄胸围A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42日龄胸围A组极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1);28和4...  相似文献   
754.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 (CK)、深翻还田 (DTS)、免耕覆盖还田 (NTS) 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80 kg?hm-2(N1)和270 kg?hm-2(N2)。结果表明:当季和第二季玉米成熟期植株氮分别有38.0%~46.8%和12.9%~18.6%来源于15N标记氮肥。肥料氮当季平均利用、残留和损失率分别为32.4%~43.9%、32.8%~51.4%和13.2%~32.7%,秸秆覆盖配施适量氮肥 (180 kg?hm-2)处理下肥料氮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29.5%,而秸秆深翻还田则使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显著增加18.2%。当季施用肥料氮仍有8.5%~14.9%被第二季玉米吸收利用,两季累积利用率达40.9%~58.8%,在高氮(270 kg?hm-2)下秸秆深翻还田显著提高肥料氮的第二季利用率及累积利用效率。综上,秸秆覆盖还田配施适量氮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秸秆深翻还田更有利于高施氮量下土壤对肥料氮的保持,增加其被下季作物利用的机会,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氮的损失。  相似文献   
755.
通过连续两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在减氮20%的条件下比较不同增效氮肥对玉米产量、氮素回收率与损失率、氨挥发及土壤无机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常规氮肥处理相比,减氮施用稳定性氮肥、硅酸盐包膜尿素、肥包肥不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和植株吸氮量,氨挥发量分别下降35.6%、43.0%和39.9%;氮素表观利用率分别达到43.8%...  相似文献   
756.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海南三亚种植的优异毛 豆品种,对13份华南地区毛豆品种(系)进行比 较试验,分析不同毛豆品种(系)的农艺性状 以及产量。结果表明:闽豆7号单株荚质量最大 (67.8 g),九斤王单株分枝数最多(4个),南 鲜豆1号百粒鲜质量最大(96 g),这3个高产关 键因子使得3个品种的667 m2 产量较高,分别为 758.6、664.1、644.7 kg,3个品种更适宜在三亚地 区种植。  相似文献   
757.
氮肥调控对东北黑土春玉米氮利用及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唱  石卓  王少杰  焉莉  高强 《玉米科学》2021,29(6):118-126
2018和2019年在吉林省梨树县开展大田定点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对照(N0)、常规施氮(NConv)、优化施氮(氮分次后移,NOPT)、控释氮肥(掺混30%控释尿素,NCtrl)、增施有机肥(在NOPT基础上增施有机肥,FM)和秸秆还田(在NCtrl基础上进行秸秆全量还田,SR),采用通气法田间原位监测不同管理措施下的氨挥发通量,并计算氮肥利用效率及氮平衡,明确氮肥调控对东北黑土春玉米氮利用及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Conv相比,各处理NOPT、NCtrl、FM、SR分别提高了14.1%、15.6%、24.2%和27.1%的氮肥利用效率。与N0、NConv、NCtrl、SR处理相比,NOPT、FM处理显著提高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达氮肥施用量的3.2%和4.2%。NOPT处理减少了46.2%的氮表观损失和30.1%的氮盈余。在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肥料类型等方面进行调控,可在稳产的同时大幅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施用控释氮肥可显著减少氨挥发损失。采用“掺混控释氮肥+秸秆还田”的调控措施更有利于增产增效,并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758.
橡胶草作为一种重要的产胶作物,喜冷凉气候,适合在新疆昭苏种植.因受春季积雪消融、土壤化冻和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昭苏县种植橡胶草生长时间短,春季多风、水分蒸发快,橡胶草成苗率低,影响其丰产性和稳产性.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4个方面介绍昭苏县橡胶草冬播种植技术,以期为橡胶草在昭苏县的冬季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59.
针对水稻育秧基质配制过程中常用原料泥炭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菌菇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菇渣废弃物需处理现状,本研究以不同体积菇渣替代泥炭进行水稻育秧基质配制,考察对比不同配方育秧基质育秧下水稻幼苗综合素质。结果表明:利用菇渣替代部分泥炭进行基质配制可行性较强,其中替代体积为20%-30%之间效果较优,与以泥炭为主要成分的基质(T1)相比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茎粗、叶宽等地上部农艺学性状,增加了叶面叶绿素含量,同时促进了水稻根系生长。同时发现水稻秧苗素质与基质酸碱性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在育秧基质中添加适当的酸碱调节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