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64篇
  72篇
综合类   344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的土壤钾素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3种主要耕作土壤的全钾含量均较高,缓效钾含量丰富,供钾潜力大,速效钾含量在黑土、黑钙土中较高,而在白浆土中稍低。3种土壤的钾素水平取决于含钾矿物的种类与数量。  相似文献   
202.
吉林省黑土区玉米精准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地统计学、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农机等技术,研究了吉林省黑土区土壤养分变异规律,提出了适于黑土区的玉米精准施肥模型,开发了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并通过变量施肥机进行了精准施肥的应用.与传统施肥方案相比,精准施肥使玉米增产10%以上,节肥率达到15%.  相似文献   
203.
Zn和ABT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根际磷酸酶活性和pH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石灰性土壤上,以田间根袋栽培方法,研究了Zn和生根粉4号(ABT)对玉米在5个生育期中根系生长和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根系生长随生育期呈"S"型分布,根长和根体积在生育后期呈下降趋势。Zn和ABT的应用促进了根系的生长,扩大了根系和土壤接触面积,减缓了后期根系衰老速度,并改善了根际微生态环境。玉米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非根际。抽雄期,Zn、ABT和Zn+ABT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Zn和ABT的应用改善了玉米根际微生态环境,为有效利用土壤和肥料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4.
玉米对土壤深层标记硝态氮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将15N标记的硝态氮注射于土壤剖面110cm处的田间微区试验法,在施氮和不施氮两种条件下研究玉米对深层累积硝态氮的利用程度。结果表明,对于试验土壤在施氮和不施氮的条件下,玉米对注射于土壤剖面110cm处15N标记的硝态氮的回收率分别为11.9%和6.7%;土壤耕层施用氮肥促进了玉米中下层根系的发育,提高了对深层标记NO3--N的回收率;在偏旱气候年份,土壤深层110cm处标记的硝态氮没有发生明显向下迁移,仅以标记区域为中心向上和向下扩散了20cm左右。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植物利用土壤深层累积NO3--N,避免硝态氮进一步向浅层地下水迁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5.
说起太阳花,你可能会纳闷,那么多植物都叫“太阳花”,你这儿说的是谁啊?别急,我再说几个名字你就知道了,“死不了”、“松叶牡丹”、“半支莲”者是也。它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肉质草本匍匐植物(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开起花来一片一片的,热烈至极。你想装点阳台么?用它最好。  相似文献   
206.
一次性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农民习惯施肥、一炮轰和缓释一次施肥3种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残留NO3-N以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添加包膜尿素氮肥利用率提高;与播前相比,玉米收获后对照、农民习惯、一炮轰、缓释一次施肥0-90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在低肥力土壤(新立城试验点)的增加量分别为-17.5,104.5,55.7,29.3 kg N/hm2,而在高肥力土壤(布海试验点)都表现为负增长,分别为-44.3,-12.8,-57.2,-51.7 kg N/hm2。农民习惯、一炮轰、缓释一次施肥处理全生育期的氮素表观损失在低肥力点分别为-83,-12,22 kg N/hm2,在高肥力点为172,119,157 kg N/hm2。增加氮肥用量氮素表观损失增加,添加部分缓释氮肥的一次性施肥可以减少收获后土壤剖面NO3-N增量。  相似文献   
207.
大场金矿位于北巴颜喀拉造山带中段,其成矿作用与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大场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的锫石可分为岩浆锆石和热液锆石2大类。准确的区别出不同成因的锆石对进一步准确确定该矿床的成矿年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扫描电镜下2类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特征对比以及锆石微区测试的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在阴极发光图像下热液锆石形态呈局部溶蚀状.无环带或弱环带,呈半透明到不透明;岩浆锆石阴极发光显示较强的发光性和清晰的环带,阴极发光图像为灰色、灰黑色。岩浆锆石的稀土表现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强烈富集型。稀土配分曲线为左倾式,具有较高的Ce正异常和适度的Eu负异常。热液锆石相对岩浆锆石富集轻稀土。其稀土配分模式比较平坦,轻重稀土分异强度较岩浆锆石弱。Th/U比值以及Th和U含量明显高且变化范围很大。具有弱的Ce正异常,适度Eu负异常。  相似文献   
208.
依托长期定位施肥(2011—2018年)试验,采用团聚体湿筛及室内培养碱液吸收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物料投入下的两种施肥模式(CM:控释BB肥配施牛粪,RS:化肥配施秸秆)较单施化肥(NPK)模式显著提高了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并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  相似文献   
209.
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标法,考虑研究区域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的因素,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研究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GIS技术获得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研究范围市域尺度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平均值,据此将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低承载力区、一般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最后,分析了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结果表明: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呈现中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高承载力区位于山区;一般承载力区位于西北、西南、东北部;低承载力区位于中部平原区。  相似文献   
210.
为探明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在剖面层次上的缓冲性能特征及酸化速率大小,以红砂岩和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为对象,测定不同层次(0~20、20~40、40~60、60~80 cm和80~100 cm)土壤的pH、有机质、全氮、阳离子交换量和酸碱缓冲容量,定量比较不同母质和不同土层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以红砂岩和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酸碱缓冲容量在0~20 cm土层比80~100 cm土层分别显著升高10.14 mmol·kg-1和4.18 mmol·kg-1,且随着水稻土初始pH(不加酸碱的pH)的增加,其酸碱缓冲容量也呈增加趋势。在0~20 cm土层,红砂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酸碱缓冲容量比河流冲积物母质显著增加7.38mmol·kg-1;在20~100 cm土层,2种母质发育的水稻土酸碱缓冲容量无显著差异。红砂岩母质发育水稻土表层酸化速率(0.78kmol H+·hm-2·a-1)大于河流冲积物母质(0.36 kmol H+·hm-2·a-1)。水稻土酸碱缓冲容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和交换性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稻土pH与有机质、全氮和交换性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阳离子交换量无相关性。研究表明,酸碱缓冲曲线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在不同土层上对加酸、加碱量的敏感程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2种母质的酸碱缓冲容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在0~20 cm土层,红砂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酸碱缓冲容量和酸化速率最高,其酸碱缓冲容量主要与初始pH、有机质、全氮、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和交换性酸有关,且2种母质发育水稻土均处于铝硅酸盐矿物分解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缓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