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163篇
  146篇
综合类   929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571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试验从延安宝塔区和安塞县等地长期喷施马拉硫磷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5株可降解马拉硫磷的菌株,其中菌株MN-13在32℃、马拉硫磷浓度为2.0 mL/L、第六天时,对马拉硫磷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2.30%,马拉硫磷的转化与该菌株的生长规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2.
性诱剂诱杀烟草害虫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减少烟草虫害,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以烟青虫、斜纹夜蛾诱芯进行诱杀试验,分析不同发生时期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可有效减少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成虫的基数,破坏其繁殖产卵。减少农药用量,防虫害效果、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有利于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3.
根据宣城地区1981~2010年茶叶产量与气象、土壤和地形因子的相关分析,结合宣城全市区域站2012~2013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筛选出茶叶区划指标为6个气象因子(≥10℃有效积温、3~4月份降水量、3~4月份平均气温、夏季低云量、冬季总云量和干燥度)、3个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及坡度、坡向)和2个土壤因子(土壤质地和土壤pH),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宣城地区茶叶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将宣城地区茶产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宣城地区茶树最适宜区面积61.7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0.5%,主要集中海拔高度在193~401 m的山区;茶树适宜区面积6 694.7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54.2%;茶树一般适宜区面积5 593.4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45.3%。  相似文献   
104.
钾肥对香稻产量及光合生产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钾肥对香稻产量及光合生产特征的影响,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研究0 kg/hm2(对照)、37.5 kg/hm2、112.5 kg/hm2和187.5 kg/hm24个钾肥水平下的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等。结果显示,与不施钾肥对照相比,3个施钾处理均可显著提高2个香稻品种的产量。其中,在187.5 kg/hm2施钾水平下,桂香占的产量最高;在112.5 kg/hm2施钾水平下,农香18的产量最高。此外,112.5 kg/hm2和187.5 kg/hm2施钾水平下2个香稻品种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表明钾肥能够提高香稻品种的光合生产能力,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增加香稻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为112.5~187.5 kg/hm2。  相似文献   
105.
西藏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西藏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西藏80份苦荞资源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苦荞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主茎粗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6.7%。千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偏相关,生育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偏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将西藏苦荞7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6.04%,以主茎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1.11%。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1.61水平上可聚为4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大粒型、株高中等小粒型、植株矮小大粒型和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型。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苦荞资源中植株较矮、大粒是较为理想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6.
两种物理方法破碎大肠杆菌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超声波和反复冻融两种物理方法,对一定浓度的标准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破碎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超声波破碎法达到97%以上的破碎率所需时间为30~50min,尤其是菌液浓度为每毫升50亿,用Ф10变幅杆破碎,30min破碎率可达99.9%。而反复冻融破碎,无论液氮的低温冷冻人为速溶或自溶,还是采取冷冻箱的冻融,达到50%以上的破碎,要耗时数小时,且要经过预冷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7.
2003年6月在雅安飞仙关多功乡13个未发病或发病较轻的生姜田块中分离到217个细菌菌株,其中三个(L1、D4、T10)菌株对姜瘟病有强抑菌作用,用利福平标记后在室内的灭菌土和非灭菌土中分别进行定殖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L1在平板上的抑菌圈不是最大,而最终定殖密度却是最大,而T10抑菌圈最大,定殖能力却不是最大。在灭菌土中比非灭菌土中的定殖能力强。在田间防病试验中,防病效果分别达60.16%(L1)、39.10%(D4)、52.39%(T10)、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三个菌株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促长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江西省乐平市乐安河上游岸边的兰村洲段的土壤主要重金属Cd、Cu、Zn、Pb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重金属Cu、Cd污染严重;Zn、Pb的含量不造成污染。从空间污染特征看,在离河道15,50,75 m处污染较严重,5 m处中层土含量较高;Cu随距离河道越远,含量越少,在离河道5 m表层土及下层土污染指数较高,污染较严重。因此,该地区比较适合选取能忍耐并富集Cu和Cd且根系较深的的植物进行植物修复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09.
让土地靠科技增效,让广大农民靠科技增收,始终是我市在推进现代农业大市建设中不遗余力狠抓落实的不贰法宝。五年多来,全市上下以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为载体,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思考和实践,确立了大规模全覆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推进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究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改良及烟叶发育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生物炭施用量设4个水平:CK(0)、T1(2 250 kg/hm2)、T2(4 500 kg/hm2)、T3(6 750 kg/hm2),研究不同稻秆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及烟叶的作用效果。[结果]生物炭在前期增加烟叶还原糖、总糖、淀粉含量而后期则降低其含量。对于总氮及氯的影响较小,尼古丁则呈降低态势。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从而提高吸食品质。土壤生物炭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p H值,增加速效钾含量,减少速效磷含量,碱解氮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综合土壤养分与烟叶品质结果,施用生物炭4 500 kg/hm2处理组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生物炭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