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102篇
农学   98篇
基础科学   70篇
  101篇
综合类   626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43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以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为选择指标,从东农423×藤系180F2代起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的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的F10后代东农1006(直链淀粉含量为18.82%)、东农1012(直链淀粉含量为7.70%),同样,从系选1号×通769后代中选出东农1001(直链淀粉含量为17.51%)、东农1024(直链淀粉含量为7.40%)比较分析了灌浆过程中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及同工型基因表达量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灌浆不同时期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后代及亲本直链淀粉量始终低于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后代及亲本;成熟期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低的亲本和后代籽粒支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高的亲本和后代,抽穗后10d、17d、24d的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间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未达显著水平;抽穗后10d、17d、24d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5**,-0.7554*,-0.5957,与支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94,0.5453,-0.0207;在灌浆过程中亲本及后代的胚乳OsSSSⅠ、OsSSSⅡ-1、OsSSSⅡ-3、OsSSSⅢ-1和OsSSSⅢ-2基因随籽粒灌浆进程其mRNA转录表达量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逐渐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而OsSSSⅢ-2和OsSSSⅣ-2基因mRNA转录表达量在灌浆各时期都比其他基因大;灌浆不同时期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后代与高亲相比、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后代与低亲相比,既有转录表达量增加的基因,也有降低的基因;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与OsSSSⅠ、OsSSSⅡ-3、OsSSSⅢ-2的mRNA转录表达量正相关,相关达显著水平;与OsSSSⅡ-1、OsSSSⅣ-2的mRNA转录表达量正相关,但相关未达显著水平,与OsSSSⅢ-1的mRNA转录表达量呈负相关,但相关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52.
为促进玉米秸秆全价值利用,该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绘制玉米秸秆利用领域的知识图谱,以便全面了解玉米秸秆利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分析玉米秸秆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玉米秸秆利用研究大致可分为1990—2007年及2008—2022年两个阶段。在后一阶段,各研究团队逐渐构成以肥料化、饲料化为主,燃料化为辅的玉米秸秆利用研究体系。经文献梳理发现,玉米秸秆利用研究大致经历了3次阶段性热点迁移,每次变化时长约为10a;中国玉米秸秆利用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主要集中在秸秆还田和生物质能源生产方面;通过对知识图谱综合分析发现,玉米秸秆利用的热点方向包括生物质能源生产、土地改良和保护、畜牧业发展和饲料生产。最后,知识工程和归纳法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利用技术仍存在收运不及时、还田质量低、秸秆制饲料技术不成熟、能源化技术成本高和附加值低等瓶颈。故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一国家重大需求驱动下,该文主要关注并分析了未来研究应重点聚焦的13项玉米秸秆全价值利用关键共性技术。该研究可为促进我国玉米秸秆全价值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3.
本试验研究施用石灰对红壤烤烟产量、产值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石灰能促进烤烟生长发育;石灰的最佳用量为120~140g/株;施用石灰后,烟叶总糖均高于对照,总氮和烟碱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54.
蚜虫是世界性的重要经济昆虫,近些年调查发现水稻蚜虫大幅发生,具有上升为水稻主要害虫的趋势,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国内外关于水稻蚜虫的研究报道较少。综述了我国水稻蚜虫常见种类、生物学特性及各生态学因子对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水稻蚜虫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55.
为探明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土壤蔗糖酶)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土壤条件下的肥料配施比例。结果表明:施加生物有机肥可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全氮、全磷含量增加,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以75%烟草专用复合肥+25%的生物有机肥为最佳施肥比例。在烤烟实际生产中建议在养分供应不足、质量较差的土壤地块或烟区配施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956.
香花植物在昆明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香花植物在昆明城市公园、广场、住宅小区、高校、道路5种绿地类型绿化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昆明城市绿化中,所用香花植物共14科16属24种.其中,城市公园应用种类较多,其次是高校绿地,道路绿地应用较少.在此基础上,从物种组成、花色、应用等方面对昆明城市绿化中香花植物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香花植物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7.
为了筛选适宜京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标准化椰糠栽培方式,以番茄品种金冠28号为试材,研究了支架式、槽式、袋式3种椰糠栽培方式对番茄植株长势、果实发育、产量、品质、水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槽式栽培的番茄植株长势较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水肥利用率及生产效益较高,整体优势明显,适合作为番茄日光温室椰糠栽培的方式。  相似文献   
958.
【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后不同时间对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矿质养分的影响,为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接种丛枝菌根和不接种对照两个处理,测定接菌后不同时间菌根侵染率、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矿质养分及其相互关系。【结果】与对照相比,接种菌根显著提高菌根侵染率,菌根真菌与植物建立良好的互惠共生关系;相同时间,接菌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大于对照,两处理种群数量上均为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同一时间,接菌处理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对照,随着复垦时间的延长,土壤磷酸酶活性不断增加;随着植物的生长根际土壤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均逐渐显著降低,同一时间条件下,接菌区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结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矿区扰动土壤微生物群落、酶活性、速效磷含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9.
选择在腾格里沙漠有代表性的4种天然牧草,利用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牧业气象试验站2002年- 2009 年的牧草观测资料和历年的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种天然牧草生长特性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刺新生枝条在9月上中旬达到最大值,霸王在8月下旬9月上旬达到最大值;白刺和红砂在8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且4种天然牧草生长达到最长后都趋于稳定;从生长速率来看,白刺>霸王>红砂>红刺.红刺、白刺、红砂3种天然牧草新生枝条的生长长度与3种气象因子呈正相关,而霸王新生枝条的生长长度与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旬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白刺、红砂、霸王3种天然牧草的新生枝条生长长度与旬平均气温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红刺达到极显著水平;4种天然牧草新生枝条生长长度与3种气象园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9、0.6812、0.6762、0.6136.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75%戊唑·嘧菌酯WG、75%肟菌·戊唑醇WG和24%噻呋酰胺SC3种杀菌剂和生产上流通已久的对照药剂30%苯甲·丙环唑EC、10%井冈霉素AS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此3种新型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优于对照药剂,其中75%戊唑·嘧菌酯WG20g/667m~2的防效最佳,药后20d的防效仍达87.72%,且增产效果显著;另外2种杀菌剂的防效也分别达到85.67%和87.36%。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轮换药剂来加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