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99篇
农学   98篇
基础科学   69篇
  101篇
综合类   619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4 毫秒
931.
发酵饲料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可以降解抗营养因子和毒素,提高饲料利用率.发酵饲料对提高家禽生产性能、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对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对发酵饲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对发酵饲料与发酵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发酵饲料在家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2.
为明确环磺酮在我国玉米田的应用技术和前景,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环磺酮的杀草谱和对常见杂草的除草活性以及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100 g (a.i.)/hm2田间推荐剂量下进行茎叶处理时,环磺酮可以有效防除玉米田常见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其中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的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可达90%以上;对6种常见玉米田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反枝苋、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和青葙Celosia argentea的生长抑制中量GR50分别为8.44、17.16、9.37、8.68、9.40和32.51 g (a.i.)/hm2,在供试剂量下环磺酮的除草活性均高于对照药剂硝磺草酮;田间推荐剂量下环磺酮对除黑糯301品种以外的11个玉米品种均较为安全,提高到2倍推荐剂量时,对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抑制均增强;环磺酮对郑单958、珍珠糯8号、苏科甜1506和中糯2号4个玉米品种以及稗、马唐、圆叶牵牛、反枝苋、碎米莎草和青葙6种杂草之间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选择性指数为10.40~29.1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26 g (a.i.)/hm2环磺酮处理茎叶后第28天,对玉米田杂草稗、马唐、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圆叶牵牛、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总株防效为86.51%,鲜重防效为87.81%,且对供试玉米品种彩甜糯102安全。  相似文献   
933.
为开发石蒜属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并研究SSR引物在石蒜属内的通用性,本研究对石蒜属石蒜、忽地笑、中国石蒜、长筒石蒜、换锦花、香石蒜6个种质转录组测序,检测SSR位点并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判断引物的有效性和多态性,绘制石蒜属17个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并对杂交后代的真实性进行早期检测。结果表明,共获得404 481条Unigenes,利用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和功能注释,并对Unigene进行SSR位点挖掘和分析,共检测到59 612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二核苷酸重复>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SSR总数的62.88%、20.06%和14.66%,四核苷酸及以上重复单元相对较少。选取并合成8对荧光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发现,8对荧光引物共检测到60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数平均为7.5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变化范围为0.148 0~0.940 8,平均值为0.593 0。利用引物扩增带型组合法构建了石蒜属17个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其中引物QZ209可区分所有供试材料,并可用于杂交后代鉴定。本研究开发的SSR标记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在石蒜属植物的资源多样性分析、杂交种鉴定及遗传图谱的构建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4.
内蒙古荒漠草原由于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土壤颗粒分散,极易发生土壤风蚀现象。土壤水分能够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但其影响程度目前尚不明确。基于此,文中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选择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eb.)荒漠草原原状土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风季的风速数据及测定的土壤质量含水量情况,设置1.5%、2.5%、3.5%三个水分梯度与10、13、17m/s三个风速梯度,开展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土壤起动风速,不同土壤含水量及风速交互作用下的土壤风蚀率、风沙流垂直分布的风洞模拟试验,以探究土壤含水量、风速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风蚀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能够增大起动风速,从而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土壤含水量对风蚀率的作用随着风速的增大逐渐减小。2)低风速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土壤风沙流沙物质含量,随着风速的增加,近地表风蚀输沙量比例逐渐升高。3)含水量通过与风速的交互作用起到降低风蚀的作用,但影响程度较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风速影响阈值为13m/s,风速超过13m/s,土壤含水量对于风蚀率的影响不明显。因此,风速是研究区土壤风蚀的主导因素,但在一定的风...  相似文献   
935.
【目的】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棉花生产中的最主要病害,且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通过构建黄褐棉导入系群体定位棉花黄萎病抗性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为抗黄萎病分子标记开发和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B0011为轮回亲本、黄褐棉(G.mustelinum)为供体亲本,构建有71个株系的BC5S5群体。利用2 83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结合表型值进行黄萎病抗性相关QTL定位。【结果】共检测到15个与黄萎病抗性相关的QTL,可解释4.21%~26.77%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分析表明:其中6个QTL的有利等位基因来源于黄褐棉,9个QTL有利等位基因来自B0011。同时,qVW-A01-1、q VW-A02-2和qVW-A07-2在2个及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15.56%~16.56%、11.95%~24.62%和13.22%~16.7...  相似文献   
936.
我国山地和丘陵地区由于受地形限制,大、中型插秧设备无法使用,水稻种植多以人工为主,人工种植的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山地或丘陵地区的小型水稻插秧装置。装置以人工操作的轻便省力为目标,主要针对移箱机构及插秧机构进行了详细的优化设计,开发了一种操作省力的小型插秧机,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分析评估。最后,进行了样机测试,结果表明:叶轮取能式插秧机构设计合理,取能平均负载为7.2N,移箱机构工作可靠,平均移箱力为3.4N,移箱步距稳定,为今后小型水稻插秧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37.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及全球的蔓延传播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发布《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阐述新冠疫情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生活等领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将如何减缓疫情导致的上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38.
939.
以菊花品种‘秋水长流’DNA为试材,利用简并引物对菊花品种‘秋水长流’的DNA进行PCR扩增,对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序列进行了碱基序列分析、同源性分析及聚类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反转录转座子在菊花遗传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得到了一条230bp左右的目的条带。28条来自菊花的Ty1-copia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207~232bp,GC与AT比例为1.06~1.63,同源性范围为25.3%~99.1%。其核苷酸序列经过系统聚类分析后可分为4个家族。所有氨基酸序列出现2~13个不同程度的终止密码子突变。并且将核苷酸序列与NCBI中已登录的不同物种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在菊花中得到4个家族的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在长度、碱基变化上的表现是不完全一致的,且序列同源性上存在多态性。系统进化树分析的结果表明,获得序列与其它植物中的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菊花中的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间具有较高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940.
为探究树龄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果实品质重要指标间的相关性,以灵武市东塔镇不同树龄的灵武长枣果实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树龄的灵武长枣果实纵横经、体积、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树龄小于20 a灵武长枣果实形状不规则、果面有较多凸起,外观品质较差,树龄大于20 a果实呈规则的长椭圆形、表面光滑无凸起,外观品质较好;树龄20~40 a灵武长枣果实大小均匀、果实硬度大、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较高,其中树龄40 a的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高达21.47%和31.20%;树龄63 a灵武长枣果实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较高,但果实纵横经、硬度均较小。各树龄的灵武长枣果实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鲜质量与果实体积都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通过线性拟合发现其拟合优度分别达0.9282和0.95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