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篇 |
农学 | 9篇 |
8篇 | |
综合类 | 100篇 |
农作物 | 6篇 |
畜牧兽医 | 12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根据 GenBank 中猪圆环病毒Ⅱ型(PCV- 2)ORF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从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的死亡仔猪组织病料中扩增出 ORF2 基因(702 bp)。将此基因片段克隆入 pMD -18 T载体,筛选获得重组质粒 pMD ORF2 并对其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ORF2基因与德国分离株AF201897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与其它PCV- 2 的 ORF2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2.1%~99.9%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0.2%~99.5%之间。 相似文献
73.
74.
猪Ⅱ型圆环病毒ORF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0RF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对PCV2广东株(GD)ORF1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ORF1基因(942 bp)克隆入pMD18-T载体,筛选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MD-ORF1。将ORF1的KpnⅠ和XbaⅠ双酶切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gⅢC,得到重组子,命名为pBAD/gⅢ-ORF1。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ORF1与德国分离株AF201897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5%。与其它PCV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1%-9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2%-99.5%。同时,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ORF1准确插入pBAD/gⅢC的多克隆位点,未改变读码框架。用L-Arabi-nose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茵液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PCV2 ORF1在pBAD/gⅢC中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其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1万。 相似文献
75.
76.
万隆霉素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万隆霉素抗菌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抗枯草芽孢杆菌为活性跟踪指标,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万隆霉素产生菌GAAS 2507发酵物中分离得到抗菌主要活性成分,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DEPT、DQFCOSY、HSQC、HMBC、NOESY)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波谱结构解析表明抗菌活性成分为Quinomycin C,其对细菌性条斑病菌(MIC值为1.563μg8226;ml-1)、黄瓜疫病菌(EC50值为1.256μg8226;ml-1)和节瓜枯萎病菌(EC50值为20.570μg8226;ml-1)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Quinomycin C是万隆霉素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77.
新农抗万隆霉素产生菌是从来自马来西亚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来的一株放线菌菌株(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为GAAS2507),根据菌株GAAS2507孢子堆的颜色,其可以归入到烬灰类群.又通过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发现,其与灰色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variabilis非常相似,但是又有一定的差异,故将其命名为灰色变异链霉菌万隆亚种Streptomyces griseovariabilis subsp.bandungensis subsp.nov.. 相似文献
78.
79.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 MS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试不同离体培养条件下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表明: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PB)中形成能力最强;添加1%蛋白胨之后,生物被膜形成的生物量最大,随着浓度添加到4%,生物量降低;在提供大量营养的培养体系(198μL YPB+2μL菌液)中,细菌形成的生物被膜显著高于其他培养体系;培养24 h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最大,之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指数生长期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优于平台期细菌;在初始菌密度10~2~10~8 CFU/mL范围内,不同密度对24 h生物被膜形成量无显著差异;32℃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显著高于其余温度试验组;pH 6~8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显著高于其他pH试验组。因此,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能形成稳固而清晰的生物被膜,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酸奶中的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奶中钙含量的最佳操作条件。[方法]利用钙指示剂与钙的显色反应,研究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确定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奶中钙含量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最佳操作条件为:在536 nm的测定波长下,加入pH值为5.33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 ml,0.05%钙指示剂的用量为2 ml,显色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钙含量在0~1.6μg/ml的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体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ε36 nm为3.751 02 L/(mol.cm),且17种常见共存离子均不产生干扰。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奶中钙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0%,加标回收率为96%~100%。[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奶中的钙含量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具有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试剂和仪器廉价、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