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山东省冠县电业公司通过对农电工实行统一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下面把我们经过尝试总结出来的几点做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负责研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检查考核统一抄表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2 把好统管电工的录用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初烤烟叶主脉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每片初烤烟叶中的烟梗主脉完全剥离出来,并从梗基到梗尖平均分成6段(TS1~TS6),分别测定每段烟梗常规化学成分、非挥发性有机酸、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的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上述几类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和变化趋势,并基于上述几类化学指标对不同位置的烟梗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对于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的烟梗,各单项化学成分的量总体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2)从梗基到梗尖,总糖的量呈线性下降趋势,还原糖、钾离子、纤维素的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总氮、总植物碱、木质素的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氯离子的量呈逐渐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总量呈逐渐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果胶质的量呈线性升高趋势;(3)三类化学指标的聚类结果显示:6个不同位置的烟梗样品可聚为三类,分别为TS1~TS3、TS4~TS5、TS6。【结论】不同位置烟梗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及聚类结果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进一步提升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烟草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含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分别采用7500~4000 cm~(-1)、随机蛙跳(Random Frog)和间隔随机蛙跳(Interval Random Frog)波长或波长筛选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了烟草中上述3种物质的近红外校正模型,并采用模型的内部参数和外部预测集样本对建模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物质近红外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均有一定程度提高,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和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部验证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说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时,Interval Random Frog+PLS建模效果优于Random Frog+PLS方法,后者又优于7500~4000 cm~(-1)光谱波长变量+PLS。  相似文献   
16.
17.
高占勇  路朋 《农村电工》2004,12(10):23-23
1.1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多数存在装置性违章现象。如导线间交叉跨越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同杆架设;导线与建筑物的水平或垂直距离不够;拉线不加装绝缘子;用电设备接地不良造成漏电;电灯开关未控制相线及临时用电不规范等。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