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安两优98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两优989是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安隆5S和恢复系R989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安两优989的选育过程、产量、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丰优1号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丰7A与恢复系早恢1号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籼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孟加拉国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地杂交水稻本土化制种和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为下一步市场开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国华南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及米质等性状的表现,为华南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开展了华南稻区晚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奇两优1068、晶两优绿丝苗、N两优658等3个品种的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我国华南稻区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2017—2019年安徽省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中粳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安徽省中粳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7年开展安徽省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分析2017—2019年阶段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赛粳618、淮119、赛粳730、信粳糯638这4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安徽省中粳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两优168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丰39S与R1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09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摘要:信粳638是由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金谷荃银科技有限公司以嘉65(嘉48//嘉37/嘉51)作母本、武粳15号(早丰9号//春江03粳/武运粳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参加安徽省中粳早熟组试验,经过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于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20211092。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本文重点介绍了信粳638的选育经过,以及参加安徽省中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综合表现,且归纳总结近两年多点示范种植集成的栽培技术及对该品种未来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08—2019年通过安徽省审定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抗性、米质等性状。结果表明,2008—2019年共有314个水稻品种通过安徽省审定,其中,籼稻257个、占比81.8%,粳稻57个、占比18.2%;种业企业是选育单位的主体,其参与选育的品种占比高达75.2%;随着年代的推进,除中粳稻品种外,通过审定品种的生育期总体呈延长趋势,晚籼稻和晚粳稻生育期表现更加明显;随着年代的推进,产量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晚粳稻增幅更加显著;对稻瘟病抗性的表现总体较为理想,大部分品种处于“中感”至“中抗”水平,但“抗”级以上品种占比仅为3.8%;对稻曲病抗性的表现同样较为理想,大部分品种处于“感”至“中抗”水平,“抗”级以上品种占比38.7%;米质达部颁标准3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83.1%,但达2级及以上的品种仅占36.3%。因此,要围绕“抗性更强、米质更优”进行安徽省的水稻育种。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的科学方法,采用5个品种共139个批次的两系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采用海南异季、安徽肥西本地正季田间种植鉴定以及酯酶同工酶室内检测等3种方法,进行了纯度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3种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综合检测体系并进行推广应用,可以为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推广和经营提供准确、快速、低成本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两系杂交水稻纯度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兆贤  高前宝  王友存  陈传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11-5011,5034
[目的]探索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以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四号和丰两优一号两系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酯酶同工酶法和SSR分子法检测其纯度,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工酶测纯结果与SSR测纯结果的相关性较显著(r=0.964),但同工酶测纯结果总体低于SSR测纯结果;了解种子的大致纯度时可采用同工酶方法测纯,精确掌握种子纯度时可采用SSR分子方法测纯。[结论]SSR测纯结果更接近种子的真实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