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依次用有机溶剂石油醚、无水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不同温度处理后的茶汤,探讨温度变化导致绿茶汤色劣变的成因.HPLC分析和色差计测定结果表明,与绿茶汤色变化关系密切的物质主要分布在正丁醇相和水相中;儿茶素脱没食子化和降解反应主要发生在低温条件下(10℃、40℃和70℃);高温条件下(100℃)主要发生儿茶素脱没食子化和异构化反应;低温(10℃)条件下会发生黄酮苷的水解.  相似文献   
102.
针对西洋参种植农艺要求窄行距单粒精密播种、但缺乏适用精密播种技术与装备的问题,设计一种采用负压吸种、正压卸种的管针式集排器。分析了集排器的工作原理,确定了主要结构参数,开展了集排器并联各行气流分配均匀性仿真分析,构建了排种器吸种和卸种环节力学模型,通过台架试验测试了集排器性能。仿真分析表明,各行排种针末端种子吸附面气流流速的变异系数为2. 923%,集排器并联各行排种针流场分配较均匀;台架试验表明,集排器的单行合格指数可达90%以上;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合响应曲面分析表明,影响合格指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排种轴转速、吸种负压、卸种正压,集排器最佳性能工作参数组合为排种轴转速13. 10~17. 70 r/min、吸种负压4. 25~4. 50 k Pa及卸种正压2. 90 k Pa时,集排器单行的排种合格指数大于88. 50%、漏播指数小于5. 00%、重播指数小于7. 50%;选取该范围内不同工况条件进行集排器整体排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集排器各行排种合格指数均大于86. 30%,行间合格指数一致性变异系数小于1. 80%,各行合格指数稳定性变异系数均小于6. 20%,排种器工作性能稳定,满足西洋参精密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03.
结合淄博市自然环境特点,对小麦优选良种、提地整理、科学施肥、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究该区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4.
水稻三超栽培技术能有效的克服水稻播种量过大、种苗素质差、生育期短、密植早插、热量资源差、无效分蘖多等生长障碍因素,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稻作创新技术可以说推广上超栽培技术,是提高稻米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是深化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水稻栽培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为确保该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万无一失,在应用三超栽培技术上,要把握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5.
金丝小枣的自然坐果率较低,不足0.5%。生产中都是采用花前疏截枣头、花期喷赤霉素和主干开甲(环状剥皮)等技术措施来提高坐果率。开甲是金丝小枣提高坐果率的传统技术,也是关键技术。如果只疏截枣头和喷赤霉素而不开甲,开始可能坐果很多,但随着生长幼果会逐渐脱落甚至所剩无几。生产中看到,开甲后坐果量的多少与甲口(环剥口)的愈合早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薄层层析方法对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二氢黄酮醇还原酶/无色花青素还原酶促反应产物儿茶素C进行初步分离,用香草醛显色法进一步定量。以建立该酶促反应产物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方法,对薄层层析展开剂配方、及薄层分离产物均进行了研究。该方法检测波长为500nm,展开剂最优配方甲醇:乙酸乙酯:甲酸=8:8:1.5,层析分离所得显色产物为儿茶素C。以儿茶素C为标样,线性范围为50~500μg/ml,加标回收率为91.0%~93.0%之间,RSD为3.39%。建立了薄层层析与香草醛比色法结合检测儿茶素C含量的体系,该体系能够快速测定茶叶中DFR/LAR酶反应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7.
草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草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提出根本解决草莓保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茶树根原花青素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统称为茶多酚,包括黄烷醇、黄酮、黄酮醇、花青素、原花青素和酚酸类等。对茶树根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丙酮浓度80%、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50℃、加酸量0.25%。对多酚的检测方法—香草醛法、对二甲氨基肉桂醛(DMACA)法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结果表明香草醛法最优条件:0~25℃、反应时间15 min、硫酸体积分数为50%、香草醛浓度为10 g·L-1。对二甲氨基肉桂醛(DMACA)法最优条件:0℃、5 min内、盐酸浓度1.2 mol·L-1、DMACA浓度2 g·L-1。  相似文献   
109.
高丽萍 《花卉》2019,(12):232-232
在近几年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林场事业不断发展,国有林场的统计工作在其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有林场统计使得林场事业更加健康并且快速的发展,也促使了林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工作统计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肥料减量深施对土壤N2O排放和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揭示肥料深施条件下减量施肥对土壤N2O排放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减氮减排及增产增效措施,该研究以冬油菜为对象,设置肥料深施条件下当地推荐缓释肥量(750 kg/hm2,N-P2O5-K2O:25-7-8)的100%(DF100)、80%(DF80)和60%(DF60)3个施肥水平,以地表撒施当地推荐缓释肥量(BF100)和不施肥(F0)为对照,共5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N2O排放进行原位监测,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N2O排放、土壤充水孔隙率(Water-Filled Pore Space, WFPS)、土壤温度及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地表撒施相比,肥料深施土壤N2O排放量增加了13.3%,但不显著(P>0.05);冬油菜产量显著增加了20.1%,肥料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PFP)和农学利用率(Agronomic Efficiency,AE)分别显著提高了20.1%和31.9%(P<0.05)。减量施肥显著减小了土壤N2O排放、冬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P<0.05),DF100处理较DF80、DF60和F0处理土壤N2O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2.7%、42.5%和153.7%;DF100处理冬油菜产量分别是DF80、DF60和F0处理的1.30、2.24和3.24倍;DF100处理较DF80和DF60处理PFP分别增加了3.8%和34.5%且AE分别增加了19.7%和201.3%。综合考虑产量和温室效应,在深施当地推荐缓释肥施用量的基础上能够适当减量施肥,但需高于600 kg/hm2。该研究为冬油菜区N2O减排及油菜机械化直播种植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