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0篇
  28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为探究先导编辑在鸡细胞系中的基因编辑效率,研究通过点突变和重组连接的方式构建先导编辑的表达质粒,使用在线软件设计并化学合成靶向OVM、MSTN和NHE1基因的先导编辑引导RNA(pegRNA)质粒,脂质体转染上述质粒至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中并进行药物筛选,PCR产物TA克隆测序检测并统计各位点的编辑效率。结果显示:测序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先导编辑表达质粒构建成功;DF-1中OVM基因经先导编辑后成功产生错义突变,其中精确编辑效率为41.10%、错误插入与缺失(indel)效率为6.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常规基因编辑(P<0.05);MSTN基因的先导编辑精确编辑效率为10.24%、indel效率为13.57%,NHE1基因的先导编辑精确编辑效率为24.88%、indel效率为7.18%。结果验证了先导编辑在鸡细胞系中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基因编辑鸡的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2.
千针万线草是一种药用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最基本的代谢途径。本研究通过千针万线草种子转录组测序及功能注释,分析KEGG数据库注释功能并挖掘光合代谢通路基因。结果表明:比对到KEGG中的6 262条Unigenes被归类为6个类别,其中注释到代谢相关通路的Unigene数量最多,有3 051条,占比48.72%;同时,在代谢通路中千针万线草光合代谢通路涉及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和碳同化3个代谢途径,其中光合作用途径涉及光系统Ⅰ反应中心亚基1个、5种光系统Ⅱ蛋白、1种细胞色素b6复合物、2种细胞色素b6-f亚基、1种铁氧化还原蛋白、1种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5种F-型H+-ATP酶亚基,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途径包括2种光系统Ⅱ结合蛋白,碳同化途径包括卡尔文循环、C4、景天酸代谢3个途径,分别涉及12种、12种、5种酶。本研究为开展光合作用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3.
相对于“黑土滩”的研究,“黑土山”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本研究以6种措施“微耕机翻耕一遍+人工撒播(MT1+MS)、微耕机翻耕两遍+人工撒播(MT2+MS)、旋耕机翻耕+撒播机播种(RT+SS)、挖掘机开沟+人工条播(ED+MS)、免耕播种(NT+S)、人工耙翻+人工撒播(MR+MS)”治理后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的理化特征和微生物量的变化,以及6种措施对土壤的治理效果,为“黑土山”土壤快速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随土层均呈下降趋势,并且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各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在措施NT+S时最高;各土层的容重在措施ED+MS最大,且差异显著(P<0.05);0~1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质量百分数在措施NT+S最高且差异显著(P<0.05),10~20 cm、20~30 cm土层中各措施下差异不显著。因此,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的变化,三江源区“黑土山”土壤的快速治理可选择免耕播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4.
为探寻叶面喷施2,3-二巯基丁二酸(DMSA)降低水稻幼苗茎叶镉含量的潜在机制,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镉在幼苗不同部位的累积情况及喷施DMSA对镉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MSA喷施浓度增加,茎基镉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当DMSA喷施浓度达到1.0 mmol·L-1时茎基镉含量与对照(不喷施DMSA)处理相比显著增加57.3%,同时镉由茎基向地上部的转移效率降低52.7%。在此基础上,探寻了镉在茎基细胞中的赋存形态及镉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茎基中难溶态镉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增加了80.8%,细胞壁中镉含量达到对照处理的2.1倍。进一步对细胞壁各组分镉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果胶组分中镉含量随着DMSA喷施浓度增加呈现出显著升高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最高增加99.5%。此外,喷施DMSA后茎基中总植物螯合素(PCs)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最高分别达到对照处理组的2.2倍和3.1倍。喷施DMSA显著缓解了镉胁迫,幼苗地上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升至对照处理的3.0倍和2.7倍,荧光标记试验表明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随DMSA喷施浓度增加呈现显著降低趋势。研究表明,喷施DMSA显著增加了水稻幼苗茎基巯基化合物含量,从而提高了对镉的拦截能力,降低了镉由茎基向幼苗地上部转运效率,使水稻幼苗地上部镉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喷施DMSA还可显著缓解幼苗镉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