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不同播期冬小麦小花发育特性与同化物代谢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推迟播期能够维持单位面积粒数已在前期研究中得到证实,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不同播种期冬小麦小花发育特征及分化、退化的差异性,分析植株同化物积累、分配与小花发育和结实的关系,旨在为提高小麦穗粒数以及丰富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东武村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田 (35°57′N,117°3′E) 进行,以泰农18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9月24日、10月1日、10月8日、10月15日和10月22日共5个播期处理,观察记载小花发育过程中分化和退化数量动态以及最终结实粒数,测定开花期穗部和茎秆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计算小花退化阶段整株和穗部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速率。【结果】播期推迟条件下,单位面积可孕花数和单位面积结实粒数获得了维持,单位面积最大分化小花数明显降低,小花存活率显著提高。推迟播期明显减少了小花退化数量,小花退化速率明显降低。在小花退化阶段,推迟播期加速了整株和穗部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从而为开花期穗干重的维持以及干重穗茎比和氮素穗茎比的提高提供了保证。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单位面积可孕花数分别与穗干物重、干物重和氮积累量穗茎比、整株和穗的干物质和氮的积累速率以及小花存活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推迟播期明显减少了有效茎蘖和无效分蘖所产生的退化小花数,尤其无效分蘖产生的退化小花数下降幅度更加明显。提高主茎在群体中同化物所占比例能够有效维持单位面积可孕花数和减少退化小花数,降低了小花死亡消耗。此外,推迟播期提高了可孕花累积生长度日生产效率,降低了退化小花累积生长度日生产效率。【结论】推迟播期明显降低了小花的退化,从而提高了小花存活率,开花期单位面积可孕花数的维持与植株同化物代谢密切相关。适期晚播提高了主茎在群体中的比重,有利于减少无效消耗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2.
施肥量和榨菜移栽密度对苎麻/榨菜套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阐明在不同施肥量和移栽密度条件下,榨菜/苎麻套作后对榨菜和苎麻的影响。以多倍体1号苎麻和湘苎X1为材料,在长沙和桃源分别进行施肥量和榨菜移栽密度试验,研究了高肥、正常施肥量、低肥及榨菜低密度和高密度对榨菜产量、效益及苎麻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农艺性状随施肥量的不同而不同,从产量来看:正常施肥处理产量>高肥处理>低肥处理;从平均断裂强度来看:正常处理>低肥处理>高肥处理;从单纤维支数表现来看:正常处理>高肥处理>低肥处理。榨菜随移栽密度的增加其产量和效益降低,密植榨菜可以提高苎麻的年产量。在正常施肥量(施727.5 kg/hm2复合肥)条件下,榨菜和苎麻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综合榨菜/苎麻的经济效益发现榨菜移栽密度株行距为50 cm×50 cm时的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3.
论述了测定稻米脂肪酸值的光度滴定仪法和基于光度滴定仪法的脂肪酸值测定仪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脂肪酸值测定仪的准确度、稳定性、测定范围等使用性能,指出了仪器对滴定终点反应敏锐、准确,检测结果稳定,方便快捷,易学易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4.
提升耕地质量 助推甘肃农业特优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承载农业生产的根本,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着眼甘肃实际,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制种、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林果、蔬菜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布局。以此为背景,文章分析了甘肃省耕地质量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并结合农业特有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提升耕地质量,助推甘肃农业特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如出台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实施退化耕地生态恢复重建示范工程,构建特色优势产业区土壤污染监测网络体系,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等。  相似文献   
125.
农村信息化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农村信息化本质的不同认识是导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理论根源。文章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加大农村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力度、探索适合国情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逐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6.
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对盐渍化土壤水动力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鑫  魏占民  张凯  张健 《土壤》2014,46(3):518-525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在混合施用下对盐渍化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饱和导水率、水平扩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丙烯酰胺施用量的增加,盐渍化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呈减小趋势且随着盐渍化程度加重减小程度逐渐减轻。土壤水吸力相同时,轻度盐渍化土壤聚丙烯酰胺施用量为0.25 g/kg时其持水能力最强,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施用聚丙烯酰胺0.5 g/kg时其持水能力最佳,聚丙烯酰胺对中度盐渍化土壤的持水能力的作用效果较好,重度盐渍化不佳。土壤含水量相同时,聚丙烯酰胺含量越高,土壤水平扩散率越小,且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重土壤水平扩散率减小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7.
采用静态吸附法和淀粉-三碘化物比色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在非盐和三种不同溶解盐的轻度、中度及重度盐渍化砂壤土上的吸附行为,考查了不同液固比、吸附时间对土壤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在非盐、轻度盐渍化砂壤土中吸附最佳液固比均为20∶1,吸附平衡时间为8 h,在中度、重度盐渍化砂壤土中吸附的最佳液固比是25∶1,吸附平衡时间是6 h。说明溶解盐含量较少对PAM在砂壤土中的吸附的最佳液固比、吸附平衡时间并无影响,而当溶解盐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吸附最佳液固比增大,吸附平衡时间减小。四种土壤吸附等温线均采用Langmiur等温方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都达到0.96以上。并得到PAM在四种盐渍化砂壤土中的吸附量呈现出非盐渍渍化土轻度盐渍化土中度盐渍化土重度盐渍化土的规律,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68、0.74、1.04和1.11 mg g-1,四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轻度、中度及重度盐渍化砂壤土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比非盐渍化砂壤土增加了8.82%、52.94%、63.24%。说明随着溶解盐含量增加砂壤土对PAM的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128.
梨花芽休眠相关miRNA的鉴定和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梨花芽休眠进程中miRNA的表达模式和靶基因,利用Solexa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内休眠、内休眠解除和生态休眠解除3个时期梨花芽的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内休眠、内休眠解除和生态休眠解除时期3个样本文库中分别有12 276 226、10 135 952、11 453 981条Unique序列。miRNA主要分布在21 ~ 24 nt之间,其中长度为24 nt的数量最多。共检测到151个已知的miRNA,属于39个不同的家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到了209个新的miRNAs。比较分析从内休眠进入到生态休眠解除的整个休眠转换时期差异表达的miRNA,筛选出8个miRNA(ahy-miR156b-5p、cpa-miR319、aly-miR172c-3p、aau-miR396、mdm-miR858、aly-miR171b-3p、bdi-miR160f和hbr-miR166a),其靶基因主要参与转录调控、信号传导等过程。利用qPCR验证了8个miRNA及其8个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9.
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滴灌条件下,株间方向的细根总长为12.7 cm,分别是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的1.82倍和2.32倍,上述3个方向取样位点细根总长为25.2 cm,其中的86.4%在滴灌形成的湿润带范围内;0 40 cm土层的细根长占0 60 cm土层细根总长的84.5%。各方向的细根水平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5 m处最大,为4.2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33.1%,且与其他树干距离处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2 m处最大,分别为2.7、2.3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38.1%和41.8%。各方向的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0 10 cm土层最大,为3.7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29.1%,且与其他土层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均在10 20 cm土层最大,分别为2.0、1.7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27.9%和31.0%,与其他土层细根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采用细根生物量或细根长任一指标来表述。滴灌后形成的连续湿润带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使细根在不同方向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不同,细根分布表现为株间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每次滴灌后应保证水分侧渗到距离树干至少50 cm的范围,下渗的深度至少达到40 cm深,以满足杨树人工林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本研究结果和结论为确定精准的单次有效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既节水又确保林木正常生长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究滴灌对北京市大兴区林场5—6年生欧美107杨树人工林细根分布的影响,为干旱沙地条件下营建人工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根钻取样法,对比滴灌和常规灌溉条件下细根生物量在不同方向、不同水平距离和不同土层深度的差异。[结果] 滴灌没有改变细根的空间分布格局,细根在水平方向的距树干50 cm内,垂直方向的0—40 cm土层集中分布,不同方向的细根分布表现为:株间>对角>行间。滴灌对细根生长和分布的影响受滴灌后形成的湿润带范围影响,株间方向细根生物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与对角和行间方向差异明显,湿润带范围内细根生物量均与常规灌溉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滴灌条件下的杨树人工林较常规灌溉有更多的细根分布,可以更充分利用地下资源,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