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6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论述了引黄灌区冬小麦栽培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2.
秋季覆膜技术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地膜玉米在宁南山区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显著的增产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旱作农业区实现粮食高产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内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冬、春干旱频发,70%的降水相对集中在夏秋两季,旱作区地膜玉米往往因春季干旱而不能如期播种,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为此,2005-2006年我们积极开展了玉米秋季覆膜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覆膜可以蓄秋墒、抗春旱、提地温,保证玉米苗期生长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具有显著的增产…  相似文献   
83.
2003年由于黄河上游来水不足和全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灌溉,特别是5到6月份的灌溉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深入探讨缺水条件下水稻返青前的抗旱能力及其对以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特进行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84.
针对现有气吸式穴盘育苗播种机对含杂较多且没有丸粒化的不规则小颗粒蔬菜种子存在吸孔堵塞而导致排种精度下降的技术难题,该研究摒弃小孔径、长导程吸孔,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吸附特性的蔬菜育苗播种机。通过理论分析及电势等值线分布仿真试验确定介电绝缘层材料;构建静电吸附力学模型,明确影响静电吸附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确定影响播种性能的电参数及范围;以型孔加工直径、正向高压静电发生器输出电压和种箱底面倾斜角度为试验因素,以播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为响应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得到各试验因素与响应指标间的数学模型,应用 Design-Expert 10.0.4 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佳参数组合为:型孔加工直径5.91 mm、正向高压静电发生器输出电压17.67 kV、种箱底面倾斜角度14.69°,此时播种合格指数为91.13%、重播指数为3.02%、漏播指数为5.85%。播种性能验证试验的播种合格指数相较于优化结果降低了0.61%、重播指数相较于优化结果降低了0.17%、漏播指数相较于优化结果增加了0.78%。试验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参数优化结果可靠,满足精量播种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不规则小颗粒蔬菜种子精量播种机械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不规则小颗粒物料定量吸附和快速分离方法研究及设备开发提供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85.
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高粱幼苗SOD、POD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5个高粱品种进行了苗期盐胁迫处理,测定了不同浓度盐胁迫下,不同品种幼苗叶片SOD、POD两种保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加剧,21A×R208、晋杂17 SOD活性变化为先升高而后下降;晋杂12则随盐胁迫的加剧活性逐渐上升;6A×R308、7A×R301两个品种的SOD活性逐渐下降。POD活性变化趋势较大。在盐胁迫过程中,21A×R208、6A×R308随盐胁迫的加剧POD活性先升高而后下降;7A×R301、晋杂12则随盐胁迫的加剧POD活性逐渐下降;晋杂17 POD活性则表现为先下降而后升高。由实验得出:21A×R208较其他品种耐盐性更强。  相似文献   
86.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缺水将是一个长期的态势,今后有可能成为制约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生产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在引黄灌区小麦套种玉米种植方式上小麦产4500 kg/hm2左右的生产水平下,模拟了5种灌水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灌头水的前提下,小麦全生育期灌4次水能够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获得最高产量,在水资源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此灌水模式。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从节水和提高水效益的角度考虑,可采取全生育期灌3水的控灌方式。全生育期灌水超过4次,不但浪费水资源,而且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2018 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三全育人”的概念,要求高 校建立“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高校“三全育人”的基础单元之一,在高校完成“三 全育人”目标的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农林类高校重要专业课程的《种子学》课程,也应以“三全育 人”理念为指导思想,从课程层面发掘“三全育人”元素、探索“三全育人”方法、组织“三全育人”过程、建立“三全育人” 考核体系,发挥课程的“三全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