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273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208篇
  133篇
综合类   1166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583篇
园艺   196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稻壳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500℃连续热解制备的稻壳炭对水溶液中NH+4-N的吸附特性和稻壳炭用量、颗粒粒径、NH+4-N初始质量浓度、p H值、振荡时间等因素对NH+4-N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H+4-N溶液初始质量浓度、p H值的不断升高,稻壳炭对NH+4-N的平衡吸附量不断增加,而随着振荡时间的推移,平衡时稻壳炭对NH+4-N的单位吸附量不断增加,60 min内吸附较快,在吸附90 min左右时保持不变,这说明稻壳炭对NH+4-N的吸附在1.5 h左右基本达到平衡,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3 mg/L和5 mg/L的NH+4-N溶液,稻壳炭对NH+4-N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1.26、81.14 mg/kg。稻壳炭的颗粒粒径越小,单位吸附量越高,0.25 mm以下的稻壳炭对NH+4-N的吸附容量较大。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探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稻壳炭对NH+4-N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稻壳炭对水溶液中的NH+4-N吸附为不均一的多分子层吸附;准二级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的全过程,稻壳炭吸附NH+4-N主要包含液膜扩散、表面吸附、颗粒内部扩散过程,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992.
云南省是全国乃至世界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快速,已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十大重点产业之一。云南省食用菌经济栽培品种丰富多样,多种生产方式并存,产业区域格局逐渐形成。通过对云南省食用菌主要经济栽培品种、生产方式及产业经济分布等进行概述分析,以期为云南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穴盘苗育苗移栽技术是新疆地区经济作物增产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穴盘苗移栽效率,设计了一种整排顶苗机构,利用解析法建立了顶苗机构各主要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顶苗作业要求及机构特点,基于MATLAB软件开发了机构分析软件,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一组较优参数:偏心圆盘偏心距e=22mm,偏心圆盘半径R=36mm,整体式连杆BC段长度lBC=74mm,顶杆长度lDE=90mm。根据参数优化结果建立了顶苗机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ADAMS软件对顶苗机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顶杆末端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曲线,结果表明,顶苗机构运动平稳,顶杆行程满足顶苗作业要求,验证了机构参数优化结果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移栽机整排顶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分析发动机能量回收的意义及能量回收方式的要求,介绍几种能量回收方式及相关研究,并对余热发电技术及发电方式进行阐述。结合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得出涡轮发电和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是最为高效的能量回收方式。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折射式微喷头水力性能并确定其适宜的工作参数,开展微喷头水力性能测试,明晰不同工况下单个微喷头水量分布特征,分析其流量、射程、喷灌强度随工作压力和喷嘴直径的变化趋势。探究在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组合方式下,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变化对喷灌均匀系数CU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统一相关评价指标,建立折射式微喷头工作参数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单喷头的流量、喷灌强度均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而射程随压力的变化并不明显;正方形和正三角形两种组合方式下,组合间距变化对CU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工作压力和组合方式;依据各工况评分高低,对微喷头最优工况做出合理选择,实例应用的结果表明:折射式微喷头最优工况为正三角形组合,工作压力0.25 MPa,组合间距0.4 m。  相似文献   
996.
不同地面结构的育肥猪舍NH_3排放系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NH_3排放系数是对规模化养殖场NH3排放量估算、NH_3减排方法与技术应用效果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在模拟实际生产动物人工气候室对3种不同地面结构的育肥猪舍NH_3排放相关数据的连续在线检测,研究了不同地面类型猪舍内NH_3排放与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及其排放系数.研究得出半缝隙地面猪舍、实心地面猪舍、生物发酵床猪舍内NH_3排放系数分别为:(9.47±7.09)、(11.23±4.23)、(4.27±2.09) g/(d·pig).  相似文献   
997.
以苏打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方法,研究含腐植酸褐煤对苏打盐碱土持水特性的影响,并对土壤持水特性指标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施用褐煤处理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且均随着褐煤用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但在褐煤用量较低时(<25%)非毛管孔隙度变化不显著。持水量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紧实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毛管孔隙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0.972、0.965,与非毛管孔隙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691、0.672,与容重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948、-0.943,与紧实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693、-0.694、-0.677。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容重、紧实度的回归趋势线均符合y=axb(a、b为常数)的幂函数线性关系,拟合优度均较好。综上所述,施用含腐植酸褐煤能够有效改善苏打盐碱土孔隙度,提高土壤持水量。利用持水量与容重、紧实度拟合方程可以间接估算相应持水...  相似文献   
998.
直线驱动型并联机器人误差模型与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直线驱动型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末端执行器位置精度,根据并联机构结构和运动学模型,对影响末端位置精度的各项误差源进行了分析,利用解析法建立动平台末端操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误差映射模型;在灵敏度误差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全域灵敏度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误差源筛选方案,筛选影响位置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利用蒙特卡洛法随机模拟并联机器人中各零部件的尺寸误差、驱动误差和装配误差,得知筛选前后动平台位置误差基本一致,验证了评价指标的正确性。以激光跟踪仪为测量工具在任务空间中取点测量,对筛选后的主要误差源进行辨识,修正并联机构的正向运动学模型后,并联机构末端位置精度改善显著,验证了误差源筛选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减轻了误差参数辨识的复杂程度和计算量,对结构较复杂的机构误差补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旨在分离、筛选出可降解石榴(Punica granatumL.)皮单宁的微生物,从自然条件下霉变的石榴皮上挑取野生菌株划线分离,获得纯种菌株,使用含单宁酸的溴酚蓝培养基初筛,再经含石榴单宁的液体培养基复筛。结果筛选出5株野生菌株,依次编号为1#~5#,其中3#和5#菌株的生物耗氧量(COD)去除率分别为60.7%和54.8%,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这2株菌株同属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相似文献   
1000.
从药用植物富贵子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指示菌,采用内生真菌发酵液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通过ITS-rRNA测序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富贵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43株内生真菌中,有63%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有3株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有抗性,分别命名为FGZ5、FGZ8、FGZ13,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FGZ5属镰刀菌属,与NCBI数据库中尖孢镰刀菌相似性为100%,FGZ8、FGZ13属毛壳菌属,FGZ 8与NCBI数据库中金黄毛壳菌相似性为99%,FGZ13与NCBI数据库中角毛壳菌相似性为100%。其中,毛壳菌已有报道对多种植物病害有生防作用,可作为农业生防菌株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