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75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35篇
  48篇
综合类   318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83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1.
在贵阳市乌当区采集了9种母质(岩)上发育的土壤样品763个,分别测定了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和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石灰岩、红色粘土、老风化壳和页岩发育的土壤质地粘重。砂岩发育的土壤质地较轻,钙质紫色砂页岩、白云岩、砂页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质地适中;石灰岩、白云岩和钙质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pH值为中性至微碱性。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pH值为中性,其余5种母质(岩)发育的土壤pH值为酸性至强酸性;白云岩、钙质紫色砂页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砂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其余5种母质(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河流冲积物、石灰岩、白云岩和钙质紫色砂页岩等发育的土壤CEC较高,而砂岩发育的土壤CEC较低,其余4种母质(岩)发育的土壤CEC介于它们之间。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性表现为:钙质紫色砂页岩、石灰岩、河流冲积物等发育的土壤中锅、铬、汞的含量较高。而红色粘土、河流冲积物和石灰岩等发育的土壤中铅和砷含量较高,砂岩发育的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为最低,其余母质(岩)发育的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介于上述之间。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镉、铬、汞、铅、砷的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成土母质(岩)的差异性所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则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712.
土壤区划问题是土壤地理学科中的一项极重要的问题。其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在第六届国际土壤学会议列图诺夫的报告中已有阐述。  相似文献   
713.
药用植物猪苓人工培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药用植物猪苓人工培植技术,主要包括猪苓繁殖、蜜环菌的培养、繁育场地选择与菌材培养、栽苓、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人工培植猪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14.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tection,GS)是继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畜禽遗传评估的新方法.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GS在畜禽育种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其他方法相比,GS优势明显,是当前畜禽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系统地阐述了GS估计染色体片段效应的方法及其准确性比较,详细介绍了影响GS准确性的因素、GS的经济效益,以及世界各国学者研究GS在实际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简述了中国畜禽育种开展GS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715.
蘑菇渣复合基质特性及对辣椒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蘑菇渣、蛭石、珍珠岩按不同配比组成复合基质,进行辣椒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蘑菇渣复合基质,在相同的苗期管理情况下,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T1(蘑菇渣∶蛭石∶珍珠岩为1∶1∶1)、T3(蘑菇渣∶蛭石∶珍珠岩为3∶1∶1)复合基质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壮苗指数都显著大于CK(草炭∶蛭石为2∶1).因此,在辣椒穴盘育苗中可使用蘑菇渣复合基质代替草炭.  相似文献   
716.
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水沙情势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长江干流屏山、朱沱、寸滩、宜昌、汉口、大通6个水文站的实测水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Sen’s估计以及累积距平法,分析长江干流2001—2018年径流输沙年际、年内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长江干流各水文站年输沙量较2000年前显著降低,降幅高于56%;年径流量下降不明显,降幅低于8%;输沙量变异程度高于径流量变异程度。2001—2018年,长江流域平均月径流量为718108 m^3,平均月输沙量为1247104 t,且主要分布在6—9月。趋势分析显示,年降雨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输沙量呈极显著减小趋势,其中屏山、朱沱、寸滩站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左右发生突变,宜昌、汉口、大通站在2005年发生突变;屏山站月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大通站1月径流量显著增加,其他4个水文站均在1—4月呈显著增加趋势;各水文站月输沙量主要在6—10月呈显著减少趋势。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人类活动是长江流域输沙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17.
以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典型石灰土草地、退耕还草、林草间作等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整个剖面土壤,采用改进的BCR提取方法,通过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钙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不同生态恢复状态下,林草间作地土壤全钙、水溶态钙和酸溶态钙质量分数最高,草地土壤交换态钙质量分数最高;有机态钙含量在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中没有显著差异;钙形态占全钙比均存在交换态酸溶态有机态水溶态含量的顺序。在垂直方向,耕地和退耕还草地土壤全钙及有效钙、酸溶态钙含量表现为表层底层,而林草间作地和草地则为表层底层;有机态钙含量在剖面上变化波动不大,平均值为0.33 g/kg;有效态钙及酸溶态钙在不同生态恢复下均具有空间差异性和表聚性,且与土壤pH、有机质、CEC、全氮、速效氮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冗余分析得出,土壤CEC、氮素和pH为影响钙素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认识喀斯特山区土壤钙迁移转化规律,为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和水土保持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18.
为了解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盐基离子的交换及分布特征的影响,以喀斯特山区典型黄色石灰土为对象,研究了耕地、草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离子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土壤CEC为26.52~44.90 cmol/kg,且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各土壤层次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退耕还草地显著低于其他生态恢复模式(P0.05);在0—10,10—20 cm土层中林草间作地的CEC最高。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含量呈现出Ca~(2+)Mg~(2+)K~+Na~+的规律,且以Ca~(2+)、Mg~(2+)为主(占TEB的比例平均为91.92%,6.04%),K~+、Na~+所占TEB比例较低(平均为1.03%,1.01%);盐基离子中交换性K~+、Na~+、Mg~(2+)含量具有表聚性,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退耕还草地各盐基离子含量显著低于林草间作地、耕地和草地(P0.05),但各盐基离子含量随土层深度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TEB)在剖面层次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TEB大小顺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有所不同,在0—10,10—20 cm土层和40—60 cm(母岩)层均表现为草地最高,退耕还草地最低。土壤盐基饱和度(BS)为42.58%~65.02%,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各土壤层次BS均表现为草地耕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相关分析表明,CEC、盐基离子含量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仅能解释45.3%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变化,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变化除了受土壤基本理化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退耕还草地在供肥保肥和缓冲能力上显著低于其他恢复模式,土壤供肥保肥和缓冲性能在恢复初期退耕还草阶段有所下降,但随着生态恢复的进程会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19.
针对新疆覆膜滴灌棉田生产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氮肥利用率不高问题,研究氮肥减量下炭基肥对棉田土壤养分、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8年在新疆石河子121团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进行,设置不施氮肥(T1)、减氮施肥(T2)、施炭基肥(T3)、常规施肥(T4)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T3处理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同等施氮量下,T3较T2处理产量提高5.2%;从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可以看出,T3>T4>T2>T1,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通过氮素投入量、氮素吸收量、产量以及干物质累积量分析棉花氮素利用率和氮肥产量贡献率发现,T3处理棉田氮吸收量最高,氮素利用率为55.1%,氮肥产量贡献率为31.9%,其次为T4和T2处理。综上,在新疆覆膜滴灌棉田采用炭基肥方式(T3)进行氮肥减施15%可保持棉田产量稳定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目标,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20.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辣椒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172个MYB转录因子,并对其序列特征、染色体定位、进化关系、蛋白质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辣椒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胎座组织转录组测序筛选与辣味可能相关的MYB基因。结果表明,辣椒MYB有1R、2R(R2R3)、3R、6R等类型,其中R2R3型居多,结构域分析表明其具有典型的W型R2R3保守基序;获取20个motif元件并进行位置分析,发现同一支MYB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进一步与拟南芥聚类得到37个类群,推测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转录组测序发现,CaMYB98、CaMYB168等12个MYB表达量符合‘黄魔王’辣椒果实胎座组织在不同发育期的辣椒素含量变化规律,推测其可能通过特异位点的结合来上调或下调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对辣椒素代谢路径的调控,可作为辣味调控的重要候选基因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