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探明西芹鲜根中化感物质成分,利用柱层析法对西芹鲜根丙酮浸提液进行4次层析,每次层析后获得的流分与黄瓜枯萎病菌共培养,测定菌落直径与孢子萌发率,以化感抑制效果筛选最佳流分,然后通过GC-MS对第4次层析最佳流分中化感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次层析最佳流分均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有较强抑制作用,第4次层析获得的最佳流分(RA3246、RA3344、RA9889、RA91064)对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化感抑制效果[相对于第4次层析丙酮对照(ACK4)]分别升高至28.69%、37.83%、42.44%、33.83%,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升高至50.72%、50.66%、55.02%、59.37%。通过GC-MS共鉴定出有机酸、酚、醇、酯类、杂环有机物及含氮化合物6类12种化感物质,分别为3-羟基扁桃酸、硫代乙醇酸、2,4-二叔丁基苯酚、十二烷醇、2-甲基-2-丙烯酸十三烷酯、2-丙烯酸十二烷基酯、2-丙稀酸十五烷基酯、二甲基环己酯、3,4-环氧呋喃、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Z)-9-十八烯酸酰胺和二丁氨腈。研究获得结果可为利用西芹提取物防控黄瓜枯萎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假禾谷镰刀菌是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同时也可引起小麦赤霉病。为明确假禾谷镰刀菌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本研究从山东省商河县小麦茎基腐病重病田块分别采集苗期和成熟期小麦病株,通过分离鉴定发现,苗期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且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假禾谷镰刀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够引起严重的小麦赤霉病;此外,在小麦苗期田间的玉米秸秆上能够观察到尚未成熟的子囊壳,对子囊壳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发现其包含禾谷镰刀菌和假禾谷镰刀菌形成的子囊壳。在小麦成熟期,从小麦赤霉病病穗中也分离到了假禾谷镰刀菌。这是山东省首次报道假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综上,在小麦茎基部和穗部均能分离到假禾谷镰刀菌,且假禾谷镰刀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够引起严重的小麦赤霉病。结合当前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严重发生以及普遍秸秆还田的现状,推测假禾谷镰刀菌可能会助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23.
化学药剂抑制洋葱鳞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3种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马来酰肼、山梨酸、水杨酸和乙烯利对洋葱鳞茎进行不同的处理(收获前14 d叶部喷施、收获后浸根)。结果表明,收获前14 d经化学药剂叶部喷施后90 d时,用盐酸1 400 mg/kg、氢氧化钠450 mg/kg、马来酰肼1 600 mg/kg、水杨酸1 000 mg/kg、乙烯利200 mg/kg处理者,鳞茎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5.29%,17.65%,24.84%,13.50%和35.29%,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抑制效果顺序为:乙烯利200 mg/kg>盐酸1400 nag/kg>马来酰肼1600 mg/kg>氢氧化钠450 mg/kg>水杨酸1000 mg/kg。鳞茎收获后经化学药剂浸根处理后90 d时,用盐酸2100 mg/kg、氢氧化钠300 mg/kg、马来酰肼2000 mg/kg、山梨酸2000 mg/kg、水杨酸800mg/kg、乙烯利200 mg/kg处理者,鳞茎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8.13%,28.13%,28.13%,40.62%,28.13%和34.37%,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抑制效果顺序为:山梨酸2000 mg/kg>乙烯利200 mg/kg>盐酸2100 mg/kg>马来酰肼2000 mg/kg>氢氧化钠300 mg/kg>水杨酸800 mg/kg。  相似文献   
24.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黄瓜叶片中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子叶充分展开)和第1真叶期(第1真叶横宽5cm)进行两次诱导,以蒸馏水为对照,然后对其第1真叶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钾离子共体液处理后,羧甲基纤维素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趋势均为随时间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到诱导后10d左右达最低值,且极显著低于对照。本次实验还筛选出导致活性变化最大的氯钾离子共体液的浓度范围为0.5%~1.5%。  相似文献   
25.
选用成熟的蕨菜孢子播种于基质为母土的培养皿中,观察其生长进程及配子体、幼孢子体的生长速度发现,受精早晚与配子体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配子体成熟度即精卵器产生早晚密切相关;受精后配子体(原叶体)由大变小,由绿变黄,由厚变薄,最后死亡,但死亡早晚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6.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黄瓜叶片内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子叶充分展开)和第一真叶期(第一真叶横宽5cm)进行2次诱导。然后对其第一真叶的POD,PPO,PAL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钾离子共体液处理后,POD,PPO,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趋势均为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诱导后10d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还筛选出导致POD,PPO,PAL活性变化最大的氯钾离子共体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相似文献   
27.
黄瓜自交系及其F1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探测了黄瓜亲本自交系与其杂种F1的遗传差异。用30个引物对11个黄瓜基因型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出23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7个,占总位点的71.37%,每条引物可扩增2~17条带,平均每条引物产生7.25条带。根据RAPD遗传距离进行分析,杂种F1偏向母本自交系遗传:由亲本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可见,黄瓜亲本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123~0.164,说明黄瓜是一种遗传变异较小的蔬菜。作为父本,津研7号自交系与宁阳大刺自交系相比,子代更加继承了津研7号自交系的遗传特性。以上结果与田间性状表现相符。RAPD标记用于黄瓜遗传差异的研究切实可行,其结果可用于育种过程中的亲本选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8.
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终极腐霉的毒力,结果表明,噁霉灵、唑醚·代森联、硫酸铜钙、甲基硫菌灵和恶酮·霜脲氰对终极腐霉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噁霉灵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2.631 2 mg/L,唑醚·代森联次之,EC50分别为5.303 3 mg/L,其他药剂效果相对较差。在田间药剂筛选试验中,70%噁霉灵wettable powder与70%甲基硫菌灵wettable powder组合防治效果为95.57%,均优于其它供试药剂组合,可应用于番茄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29.
为探索生物制剂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控效果,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6种生物制剂对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申嗪霉素、乙蒜素和春雷霉素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申嗪霉素的毒力最强,对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0.350 2 mg·L-1、0.864 5 mg·L-1和0.134 1 mg·L-1,乙蒜素对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2.957 3 mg·L-1和2.342 7 mg·L-1,春雷霉素对刺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的EC50值分别为0.864 5 mg·L-1和5.090 9 mg·L-1。室内盆栽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和乙蒜素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春雷霉素,防治效果分别为75.73%和74.68%;乙蒜素对刺腐霉菌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6.28%;申嗪霉素和乙蒜素对离蠕孢菌的防效分别为87.68%和83.25%。综上所述,申嗪霉素和乙蒜素能有效抑制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三种病原菌的生长,对小麦根腐病防治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0.
高温和加富CO2温室中黄瓜Rubisco活化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室嫁接黄瓜为试材,研究高温和加富CO2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Rubisco活化酶活性、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旨为高温季节温室黄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温 + CO2条件下,净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和Rubisco活化酶活性存在明显的光合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存在“午休”现象,但与对照相比全天的数值明显增加,其中净光合速率在10:00、11:00、12:00、13:00、14:00和15:00时分别比对照高22%、47%、37%、27%、39%和28%;Rubisco活性在9:00、10:00、11:00、12:00、13:00、14:00和15:00时分别比对照高51%、69%、70%、42%、77%、61%和59%;RCA活性在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和16:00时比对照分别升高了40%、39%、23%、41%、43%、31%、60%、60%和54%;② Rubisco活化酶对光合速率的直接影响较小,其本质是调节Rubisco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③高温 + CO2可以有效提高Rubisco活化酶活力以及胞间CO2浓度,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