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旨在明确不同剂量的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性信息素主成分E8, E10-12:OH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为梨小食心虫的监测及生物防治提供参考。通过田间诱捕试验和触角电位技术,探究了不同剂量的E8, E10-12:OH和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混配对梨小食心虫雄虫田间诱集效果及触角电位反应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种剂量E8,E10-12:OH均对梨小食心虫有引诱活性,但各剂量间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5种剂量E8, E10-12:OH与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混配处理的田间诱集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其中20μg E8, E10-12:OH与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混配的诱捕量是对照的2.86倍;梨小食心虫雄虫对E8,E10-12:OH和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均随剂量增大而增强。E8,E10-12:OH可作为梨小食心虫引诱剂或性信息素的增效剂,提升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精准其种群发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12.
为明确光周期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生存繁殖的影响,于室内研究了5种不同光周期对其世代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光周期对黏虫孵化率、1~4龄幼虫历期以及蛹重没有显著影响,对卵期、幼虫期以及蛹期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成虫存活率以及成虫期影响显著,且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均呈现单峰趋势,光照时数为12 h时均达最高,全黑暗条件下最低;当光照时数大于8 h时,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黏虫产卵前期逐渐降低。光周期为12 L∶12 D时黏虫世代发育历期最长,为49.4 d,存活率最高,为86.5%;全黑暗和全光照条件下的世代发育历期最短,分别为37.2 d和37.7 d;全黑暗条件下的世代存活率最低,只有6.4%,全光照条件下为25.3%。在5种光周期下黏虫均没有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现象,但全黑暗和全光照条件下黏虫出现了明显的死亡现象。研究表明光周期为12 L∶12 D为室内饲养黏虫种群最适光周期,全黑暗和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生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3.
本研究测定了3种不同生态型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营养成分,并就各成分对莲草直胸跳甲化蛹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生境中的喜旱莲子草茎杆的水分、粗纤维、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水生型、湿生型和旱生型的水分含量分别为93.28%、89.16%和87.07%;粗纤维、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是旱生型〉湿生型〉水生型,纤维含量分别为4.18%、3.99%和2.46%,蛋白含量分别为0.41%、0.35%和0.2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088 3%、0.014 2%和0.003 9%。莲草直胸跳甲在水生型、湿生型和旱生型喜旱莲子草上的化蛹率差异极显著:水生型最高为89.00%;湿生型居中为64.67%;旱生型最低为16.43%。喜旱莲子草营养累积对莲草直胸跳甲化蛹率的影响表明:化蛹率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粗纤维、蛋白质和粗脂肪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粗脂肪和粗纤维是影响化蛹率最重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114.
桃小食心虫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桃小食心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表明,各组样本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聚集分布的检验标准。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s回归分析法测出桃小食心虫成虫的空间格局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的聚集分布。根据Blackith对昆虫的聚集因素分析可知,桃小食心虫成虫聚集的原因是由于环境的作用引起的。根据Iwao’s最适理论抽样模型,在一定精确度水平下测得桃小食心虫成虫理论抽样模型为:N=t2D2(1.8m020+0.1205)。  相似文献   
115.
喜旱莲子草是中国首批9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探究喜旱莲子草在5个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势,进而为防治和利用喜旱莲子草提供参考。测定了5个不同小生境下喜旱莲子草生长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玻璃温室内喜旱莲子草的各生长指标均显著优于其它种植点。分析了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与喜旱莲子草的茎长、分枝数、节数和叶对数的相关性;并用逐步回归建立了这些生长指标与环境因子的模型。不同生长指标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不一。茎长主要受晚上温度、中午湿度和早晨光照的影响,分枝数和节数受中午湿度和晚上温度的影响最大,中午、晚上温度和中午湿度是影响叶对数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6.
烟粉虱具有趋黄性和喜光性,通过在温室中挂涂有不同黏虫剂的黄板,以及在实验室中用小荧光灯、灯泡和塑料杯等自制诱捕器研究了烟粉虱的趋性。结果表明:(1)两种黏虫剂差异显著,黏虫剂3号的诱集效果要好于4号。(2)不同颜色小荧光灯诱捕烟粉虱数量差异极显著,绿色荧光灯效果较好;不同颜色灯泡之间诱捕效果差异显著,黄灯效果偏好;(3)在本试验中15~60 cm距离间烟粉虱诱捕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7.
黄斑长翅卷蛾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斑长翅卷蛾成虫触角感觉器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作了观察,触角由柄节,梗工节和46 ̄48个鞭节组成,触角背面被鳞片覆盖,绝大多数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侧面,在雌、雄蛾的触角上可观察到以下7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感器,椎锥感器,鳞形感器,耳形感器、Bohm氏鬃毛,触角感觉器的数量,分布,密度在雌,雄成虫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