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旨在分析牦牛和犏牛促卵泡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基因的多态性,为从遗传角度上解决其繁殖产仔率低的问题提供参考,为筛选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奠定理论基础。研究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和犏牛共110头个体的FSHR基因5′-侧翼区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纯合度、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麦洼牦牛、大通牦牛和九龙牦牛FSHR基因5′-侧翼区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态性,犏牛无多态性;麦洼牦牛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九龙牦牛和大通牦牛均存在AA、AB 2种基因型,AB基因型在3个牦牛品种中占绝对优势,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和大通牦牛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3、0.3565、0.3705,均达到了中度多态(0.25PIC0.5),表明各牦牛品种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62.
高原型和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环湖型牦牛、高原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中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残留和药物残留含量。结果表明,胱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高原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牦牛(包括高原、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组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差异显著,但两类型与半血野牦牛差异均不显著。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镁差异显著,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高原型牦牛铜、锌、铁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差异显著,牦牛锌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牦牛铁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钠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高原型牦牛硫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环境污染产品标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未引起家牦牛后代肉质成分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生产的牦牛肉具有无污染、氨基酸丰富、矿物质齐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3.
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广西各地分离的22株鹅大肠杆菌分别用2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80%以上菌株对抗菌药CRO、CXT、CTD、PIP高度敏感,60%以上菌株对CIP、NOR、CMP、RIF、CAR、AMP、LFC、STR、SXT等抗菌药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研究不同氧浓度下猪睾丸间质细胞表达谱差异,筛选缺氧导致猪睾丸间质细胞损伤的关键基因。【方法】将猪睾丸间质细胞分为缺氧组(1%氧气,H24组)、正常组(15.75%氧气,N24组),每组3个重复,在相应条件下分别处理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出缺氧组和正常组睾丸间质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ESeq 2.0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与氧含量相关的调控基因。【结果】缺氧刺激24 h后,与正常组相比,缺氧组猪睾丸间质细胞存活率极显著降低(P<0.01);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 65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242个基因上调,412个基因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共获得富集条目8条,其中生物过程1条,分子功能7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共获得10个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通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6个与缺氧应激相关的基因,分别为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5(signal transd...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生长育肥期八眉三元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试验设计3个试验组,即低能量组(G1, 11.70 MJ/kg)、中能量组(G2, 12.95 MJ/kg)和高能量组(G3, 14.23 MJ/kg),试验期为117 d。结果显示:随能量水平增加,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上升(P0.05),料肉比显著下降(P0.05);体斜长及眼肌面积随能量水平增加而减小(P0.05),平均背膘厚增加(P0.05);能量水平的变化对脏器的生长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内脏脂肪的沉积有促进作用;各组肉色、大理石花纹评分、肌苷酸含量、pH_(45min)及熟肉率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肌肉的系水力随能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5)。试验结果表明,中能量水平日粮组能够获得与高能量日粮组相近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是三元猪的最适能量选择。 相似文献
67.
辽烟16号(品系编号39511)是以MS8021(产量较高,而且高抗TMV,兼抗多种病害,但难烘烤)的为母本,稳定株系3116为父本(优质、易烤但产量较低、抗性稍差)配制而成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田间落黄好,易烘烤;原烟外观质量好,金黄色烟叶较多,油润感较强,化学成分含量适中.各指标比例协调;原烟评吸得分87.5分,结果优于或相当于对照NC89;高抗TMV,抗黑胫病,PVY和赤星病,中抗CMV;全国区试生产试验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分别比对照提高16.45%、17.17%、36.68%和4.9个百分点;是一个品质、抗性、产值综合性状兼顾优良烤烟新品种. 相似文献
68.
69.
1 烤房设计 高效节能烘烤房分3部分:烤房;加热炉;烤房内设施. 1.1烤房建造 烤房径长12.74m、宽7.22m、高2.4m.房内每巷道内径长12m、宽2m、高2.2m.每座烤房最大可利用容积158.4m3.烤房内地面用沙子、碎石、水泥混合料夯实,上铺混凝土100mm,再铺素水泥沙浆结合层5mm,最后用1:2水泥沙浆抹光压平(20mm).房盖用1:3水泥沙浆找平(20mm),C20混凝土屋面板120mm厚,填充炉灰渣形成保温层,顶盖用新型防水材料处理.房盖用直径300mtn的圆孔作为排潮孔.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