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测定了环湖型牦牛、高原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中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残留和药物残留含量.结果表明,胱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高原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牦牛(包括高原、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组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差异显著,但两类型与半血野牦牛差异均不显著.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镁差异显著,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高原型牦牛铜、锌、铁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差异显著,牦牛锌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牦牛铁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钠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高原型牦牛硫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环境污染产品标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未引起家牦牛后代肉质成分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生产的牦牛肉具有无污染、氨基酸丰富、矿物质齐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25亿t,中国猪肉产量为5 541万t,中国猪肉产量在全球猪肉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4.47%。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加上疫情的冲击,每年生猪出栏率有所下降,但猪肉仍然为我国主要肉制品。猪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猪肉中有着很高蛋白的含量,其氨基酸的构成比是最接近人体内氨基酸的组成比,这对于人体是一种“理想蛋白”,在人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猪肉质中含有丰富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等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机配备效率的系统分析,从农机配备的农机拥有量、机型、机耕效率和农业产值等方面构建出评价农机配备效率的指标体系.以2014年黑龙江垦区40个农场农机配备相关数据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出7个影响农机配备效率的主要因子,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具体为农机化经济效益性价比、农机化保障性价比、播种面积每公顷平均农机动力性价比等.通过建立因子模型计算出7个主要因子得分,进一步建立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综合得分,从而得出黑龙江垦区40个农场农机配备效率得分的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黑龙江垦区农机配备效率水平分为3类,分别为良好水平、中等水平和合格水平.其中良好水平的农场为16个,中等水平的为12个,合格水平的农场则为12个.并且由实际可得友谊农场、七星农场农机配备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农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结果对农机主管部门了解农机配备情况和科学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谓养殖场"三要素"是指养殖场的疫苗注射、消毒和药物添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壮大,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有些规模化养殖场是由一些家庭养殖专业户或小型养殖场扩建发展而来的,他们的养殖技术掌握的还不够全面,或者根本就不懂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在防病方面往往仅侧重于疫苗的注射,而对科学的饲养管理、消毒和在饮水、饲料中保健药物的添加不够重视,使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或引起疾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就如何系统全面的进行科学化管理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主要探讨板蓝根中靛玉红的最优超临界萃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及分离压力四个因素对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30℃及分离压力12MPa。 相似文献
16.
石榴病虫害的防治要从生态学的整体观念出发,依据害虫的种群和环境条件,综合应用相应的技术,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维持生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经过某县城区刘某饲养的 9岁雄性狮子犬 ,体重 1 0 5千克 ,三天前食欲下降 ,腹围渐渐膨大 ,常卧地不愿走动 ,尿少 ,呈点滴状流出。来诊前在本县兽医院治疗过 ,疗效不明显 ,随后来我处就诊。2 临诊及处理犬被毛光亮 ,体格健壮 ,呼吸、心跳正常 ;肛温 3 8 6℃。精神不振 ,腹围增大 ,喜卧 ,不愿走动 ,并频频作排尿姿势 ,尿量少或呈点滴状流出 ,排尿时表现呻吟、努责、不安、甩尾等痛苦症状。作直肠内触诊 ,膀胱高度充盈 ,占据整个盆腔 ,触诊可感知有硬块。因此 ,确诊为膀胱结石。X线照片检查 ,可见膀胱内有大小不等的石粒。3 手术排…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了探析微地形下土壤受雨滴打击后产生的结皮类型及团聚体组成差异。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研究坡面不同位置的结皮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以及土壤可蚀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大团聚体(粒径>0.25 mm)含量为指标,原状土、结构结皮、沉积结皮、过渡带结皮>0.2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分别占37.28%、43.58%、36.69%、40.34%;(2)以降雨历时5 min为例,原状土、结构结皮、沉积结皮、过渡带结皮的水稳性团聚体的破坏率分别为:51.49%、46.00%、62.76%、51.02%;(3)原状土、结构结皮、沉积结皮、过渡带结皮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分别为:0.15、0.20、0.14、0.17 mm;(4)原状土、结构结皮、沉积结皮、过渡带结皮土壤可蚀性K值的大小分别为:0.223、0.200、0.229、0.205。微地形下产生结皮差异使得水稳性团聚体分布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