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175篇
基础科学   122篇
  123篇
综合类   1025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423篇
园艺   263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植物4种水势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势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水分生理参数之一,水势大小影响着植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及抗逆性,也是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李德全等,1990)。目前国内在教学、科研中植物水势的测定主要采用小液流法、压力势法、热电偶法和木质部压力探针法。小液流法和压力室法测定水势简便易行,但2种方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王军等,1997)。热电偶法测定水势具有应用范围广、使用样品量少等  相似文献   
72.
乌桕几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乌桕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别山中部地区4个产地的34棵乌桕优良无性系的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桕数量性状在单株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测定的10个数量性状中,果序长度的变异程度最大,达到了57.70%,整齐度最低;叶形指数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4.65%,整齐度最高;与单株产量和单位冠幅产量相关性最大的性状因子为果枝比和果序长,其次为千粒质量、果序种子数、果序结果数、叶形指数;各个数量性状因子与含油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为提高“蜂糖李”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本研究以9年生“蜂糖李”为试材,研究了4个负载量水平,即201~400个果实/株(T1)、401~600个/株(T2)、601~800个/株(T3)和800个/株以上(T4)对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的增多,产量随之增加,而单果质量和果实品质则降低。其中单株负载量在601~800个,果实的整齐度最佳,产量为27.76kg/株,显著高于T1和T2;T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9.63%,糖酸比44.98,维生素C含量为3.32mg/100g),产量和品质表现良好。合理的负载量能提高“蜂糖李”的产量和品质,最适宜单株控果量为601~800个。  相似文献   
74.
75.
张书芹  乐愉  武斐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2):3817-3824
为了揭示陆地棉生长调控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s, GRF)家族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信息在陆地棉基因组中鉴定了 33个GRF蛋白,并对这些家族成员进行了保守结构域分析、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进化分析、基因的结构分析、染色体定位、保守基序分析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研究表明,陆地棉GRF均含有QLQ和WRC 2个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为4个亚家族,基因定位在19条染色体上,基因上有2~19个蛋白编码区域,大多数的基因在柱头、子房和20 d的种子中高量表达。本研究弄清了棉花GRF家族的基本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棉花GRF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6.
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设玉米秸秆不还田(CK)、玉米秸秆旋耕还田(XG)和深翻还田(SF)3个处理,经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短期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旋耕还田和深翻还田显著提高0~30 cm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旋耕还田可提高耕层(0~30 cm)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深翻还田可提高耕层(11~30 cm)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深翻还田土壤中富含功能微生物,可作为筛选功能微生物的样品。  相似文献   
77.
以草原老鹳草和毛蕊老鹳草为试材,采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不同的萌发温度条件,测定2种老鹳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研究老鹳草种子萌发特性,以期为老鹳草属植物的选育、繁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老鹳草属种子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的萌发率不同。2种老鹳草属种子萌发要求的最佳温度也不同。草原老鹳草种子发芽率最高是经砂纸摩擦处理组,为88.3%,发芽势为88.3%,最佳萌发温度为20℃。毛蕊老鹳草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砂纸摩擦处理组,为86.6%,发芽势为86.6%,最佳萌发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78.
以8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研究调查了2015年11月与2016年1月2次寒潮过后泰安市部分甜樱桃品种冻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冻害原因为降温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防寒意识差,最终导致甜樱桃花芽和枝条受到严重冻害,有些地区花芽冻害指数高达79.9,枝条冻害指数61.2。但不同砧穗组合与品种间的冻害发生程度不同。合理修剪、加强水肥、保花促果、冻害部位处理、预防"倒春寒"等预防与补救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甜樱桃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79.
胶东丘陵区典型赤松人工林的生长特征与土壤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胶东丘陵区15块典型赤松人工林样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和密度赤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特征,探讨了林地土壤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赤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随林分密度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前期生长速度较快,在0-18年间的年均生长速率要明显高于18-65年间的生长速率。赤松人工林土壤容重处于0.94~1.66 g/cm3之间,整体较为适中,土壤粘粒含量普遍较低。赤松人工林土壤的通透性较好,保水能力较强。供试赤松林地土壤pH值均表现为酸性,土壤EC普遍很低。林龄较高的赤松人工林土壤CEC较为适中,而低林龄赤松林地土壤CEC处于"很低"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全氮和有效氮含量整体较高,而有效磷含量很低,有效钾含量整体较为适宜。胶东丘陵区赤松人工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均较为稳定,各指标在不同样地间的变异均为中等强度。  相似文献   
80.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 P2O5 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11.3%~19.7%和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