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2篇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单种玉米产量与最佳施磷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肥量的增加,玉米各产量构成因素成正比增加,产量增加,同时建立玉米产量(Y)与施磷量(X)之间的回归方程,Y=900.557 1+9.098 571 X-0.591 27 X2,得出单种玉米最佳施磷量为115.5 kg/hm2,此时玉米产量预报值为15 085.5 kg/hm2。  相似文献   
102.
杨梅果的机械损伤试验和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在机械采摘条件下杨梅果的损伤机理与规律,该文依据机械手采摘果实的压缩、夹持、坠落等机械损伤形式,设计了杨梅果的力学特性试验方案,分析了杨梅果实的表型和成熟度等生物特性,应用圆球与平面接触的弹性力学模型理论以及试验数据,推导杨梅果的生物力学参数。分析得出了杨梅果的压缩弹性系数C、最大接触应力q和几种机械损伤杨梅果的力学特性方程和关系曲线。研究结果可为杨梅采摘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与采摘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结合陕北地区的实际,从品种、园址选择、整地栽植和整形修剪等方面对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4.
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扑杀动物时药物的选用及剂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动物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笔者探讨了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动物的扑杀方法及注射药物的选用.  相似文献   
105.
不同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等方面对10个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汉中市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稻20号、新稻18号、宁粳4号3个品种在所有参试粳稻品种中产量位于前三位,综合性状优良,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有机红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品种、整地、施肥、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运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有机红薯的栽培。  相似文献   
107.
水稻氮钾肥后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汉中市4个不同试验点水稻氮、钾肥后移试验,研究水稻氮、钾肥适量后移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氮钾肥实施前肥后移,适当增加穗肥的施用比例,有效穗数基本持平,可以促进穗总粒数的增加,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从而可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同时,实现水稻、油菜两茬肥料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以浙春3号,华春6号,0428三个大豆基因型的胚尖、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受体材料,运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GUS基因,通过对GUS基因瞬时表达率的比较,探讨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因型、外植体等),并进一步对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胚尖为受体时,3个基因型的GUS基因瞬时表达率都很低,在丛生芽的再生部位没有瞬时表达。以下胚轴为受体时,萌发5 d,共培养3 d后,浙春3号、华春6号、0428在丛生芽再生部位的GUS瞬时表达率达到最高,分别为4392%,5445%,5847%。而以子叶节为受体时,按照常规方法(萌发5 d),浙春3号、华春6号、0428分别在共培养5,4,4 d时,其丛生芽再生部位的GUS瞬时表达率最高,分别为2305%,1379%,478%;利用浙春 3号对子叶节法的萌发时间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发现萌发时间为3 d时在丛生芽再生部位的GUS瞬时表达率、芽诱导率较萌发5 d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讨重金属镉(Cd)、铬(Cr)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d、Cr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以及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NADPH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0/1000μmol·L~(-1))两种金属(Cd、Cr)胁迫下,谷子幼苗株高、根长显著减小(P0.05),H_2O_2和MDA含量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随Cd、Cr的浓度升高,根和叶片中NADPH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高浓度Cd、Cr可导致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同时Cd、Cr诱导编码NADPH氧化酶基因Sirboh D和Sirboh F的表达,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低浓度增加高浓度下降的趋势。由此可知,Cd、Cr对谷子幼苗的胁迫使其发生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造成植株不同程度损伤,植株自身则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一氧化氮(NO)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探讨NO对白菜经增强UV-B辐射后的修复作用,以中白60白菜为材料,外源喷施NO、模拟增强UV-B辐射及两者复合进行处理,研究白菜幼苗生长发育、叶绿素荧光特性、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后白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幼苗生物量、叶片数、叶长都大幅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叶绿素荧光特性均减弱,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均下降。而NO+增强UV-B复合处理后,受到抑制的白菜幼苗生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生物量、叶片数、叶长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强度、叶绿素荧光特性、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升。综上,NO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植株生物量,减少胁迫造成的损害,提高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促进增强UV-B胁迫下白菜幼苗的生长,从而防止由于增强UV-B导致白菜产量减少所引起的农业问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一氧化氮气体分子在植物抗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