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5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春冠、春光、春冠35、春雪圣、春辉和春蕾6个萝卜品种为试材,对其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表明:春冠、春蕾和春雪圣在苗期长势明显较其他3个品种旺盛,此时春雪圣叶绿素含量(SPAD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随着萝卜的生长发育,春冠与春雪圣生长速度减缓,收获时,二者产量较其他品种下降幅度分别达14.0%~20.6%和31.8%~37.0%;春蕾和春光鲜生物量和干物质量中等;春辉萝卜产量、肉质根干物质累积量均最大,其根冠比(R/S)也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春冠35产量次之。对各品种源、库活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苗期-肉质根膨大期,春辉与春冠35这2个品种源、库活性均明显优于其他各品种。由此可见,不同萝卜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而苗期-肉质根膨大期较高的源、库活性是春辉和春冠35这2个品种最终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2.
为了准确揭示奶牛场的甲烷排放特征,在我国首次采用国际上最新的反演式气体扩散技术与开路式激光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于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季测定了保定市某奶牛养殖基地甲烷的排放特征,测定期间养殖基地的动物总量平均为1200头。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场尺度的甲烷排放在冬季和春季均呈现出规律性的日排放特征,即养殖场甲烷日排放高峰出现在0500、1130和1630,排放高峰的出现时间与上料时间基本吻合;冬季和春季试验期间该养殖场的反刍和粪尿甲烷总排放量分别为0.31t.d-1和0.36t.d-1,养殖基地内整个牛群平均每头牛的反刍和粪尿甲烷日排放总量分别为0.26kg.d-1和0.30kg.d-1,春季的甲烷日排放量比冬季约高16.7,初步揭示了奶牛场尺度甲烷排放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73.
以2007、2009、2011、2014年河北省张家口沙城产区与秦皇岛昌黎产区不同葡萄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葡萄园数据调研与葡萄园土壤养分含量分析的方法,揭示河北省葡萄主产区果园施肥量及土壤养分变化规律,明确施肥与土壤养分对产量的贡献,确定合理的施肥阈值。结果表明:2007-2014年河北省葡萄园有机肥投入逐年递减,化肥用量逐年递增,三元复合肥由52.0%增加至94.2%;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且逐年下降;N、P2O5、K2O含量丰富,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而降低。氮磷钾养分投入量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是13.59%、10.87%、13.19%;N、P2O5、K2O含量对产量贡献率分别是14.26%、14.76%、13.94%。鉴于河北省葡萄园有机肥投入量逐年降低,化肥投入量逐年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养分残留量大的现状表现,以期为葡萄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利用4个省农户生产的实地调研数据,系统分析了中国小麦、玉米、水稻的产量、养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实现高产、高效和高收的限制因子。结果表明,目前农户在上述作物生产中,只有较少地块能够实现高产、高效和高经济效益的协调,而多数地块处于低产、低效和低经济效益的状态;随着农户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并没有相应提高,两者相关不显著,但化肥利用效率与化肥投入量成显著负相关;随着产量的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农户的经济效益也显著增加,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优化栽培管理技术增加作物产量是目前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5.
果树缺铁性黄化植株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主要评述了果树缺铁性黄化诊断中叶分析的不足和花分析的可行性。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分析可知,叶分析存在滞后性和矛盾性两方面不足,而花分析能更好地了解果树铁营养状况,比叶分析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今后应加强花诊断指标和采样部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和实现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农业绿色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技术模式和系统工程,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但仍有许多理论和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与回答。本文阐述了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认为与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相比,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更注重绿色和发展的协同,强调以发展带动绿色、用绿色促进发展,因此农业绿色发展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本文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科学的10大要素,即着眼1个食物系统,坚持绿色和发展2个主题,牢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大支柱,聚焦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等之间4个界面,协调好政府、农民、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5个利益主体的关系,遵循投入控制、循环增效、综合挖潜、减排环保、融合增值、优膳减压、机制保障和区域落地8项原则,依据食物系统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等流动规律,通过绿色政策、资本、服务、技术、产品、知识、工程7种调控措施的创新,实施基于绿色阈值的生态环境管控机制、全产业链政策激励机制和技术落地、食物供应与需求结构优化与调控的"转绿、促发、协同"3条路径及9种途径,实现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经济、生产力、生态、环境、资源等6类目标协同提升,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建议国家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技术和战略研究,尽快实施"创建一套基础数据库、创制一批技术装备、搭建一组科技平台、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和凝练一系列智库成果"等五个"一"的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工程,助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77.
中国低浓度磷肥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近年来,高浓度磷复肥的迅速发展带动整个磷肥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浓度磷肥的发展空间。传统的低浓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的产量从2000年的428万吨P2O5到2004年的468万吨P2O5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在磷肥总产量中的比重从64.6%下降到46.0%。基于农户调查和统计数据,对我国低浓度磷肥的生产分布状况、使用状况、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表明,低浓度磷肥产量的徘徊不前与农业生产对中量元素需求增加的矛盾将拓展低浓度磷肥的市场空间;生产低浓度磷肥适用的磷矿品位与我国磷矿资源条件的吻合,使低浓度磷肥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通过核算低浓度磷肥的中微量元素价值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是促进低浓度磷肥产业健康发展的可能途径。总之,在现阶段磷肥产业的结构的调整、农民消费群体对低浓度磷肥的深入认识和低浓度磷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将对低浓度磷肥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的意义与重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由于农牧分离和不合理的养分管理方式导致了农田硝酸盐淋失、水体富营养化、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研究中国“土壤-作物-畜牧业”生产系统(即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通过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保持养分合理流动与循环,减少各个环节的养分环境排放,提高系统利用率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可为“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面源污染阻控”等国家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投入、利用率和环境排放等特征、国内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重点。目前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是过渡依赖化肥养分投入提高粮食和饲料产量,进而支持集约化畜牧业发展;而农牧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农牧系统养分流动效率低,环境排放高;都市圈及其周边是排放的热点区域。国际研究经验表明,农牧结合是可持续集约化农业的必然出路,农牧结合的核心是通过改善畜禽粪尿管理,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提高养分在农田循环的比例和数量。兼顾提高农牧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的“土壤-作物-畜牧业”系统养分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应包括:(1)典型农作系统“土壤-作物-畜牧”系统养分流动规律和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2)有机肥替代化肥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3)畜禽粪尿养分循环利用机理和减排技术研究;(4)高产高效“土壤-作物-畜牧”系统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79.
我国施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本文根据施肥研究和调查资料以及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施肥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目前化肥总量不足、施肥和肥料结构不合理、肥料分配不当、化肥施用不合理 ,浪费严重 ,并且已引起环境污染、科学施肥到位率低等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将是今后施肥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0.
京郊典型作物生产体系施肥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北京市顺义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和露地蔬菜两种作物生产体系为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综合考虑全球变暖、环境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毒性、能源消耗和淡水资源消耗6种环境影响类型,分别以年产1t作物产品干物质和种植1hm2作物为评价功能单元,系统研究了施肥的资源环境影响潜力。结果表明:对于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生产系统,年产1t产品(干物质)施肥的综合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46和2.11,种植1hm2作物施肥的综合环境影响指数则分别为4.74和26.77;农田种植环节环境影响潜力的贡献分别占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的95.1%和99.1%,远远大于肥料生产环节;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潜力均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环境酸化>全球变暖>淡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土壤毒性;肥料氨挥发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酸化的主要途径,硝态氮和总磷的淋洗径流损失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优化施肥量是控制作物生产施肥潜在环境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