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15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0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本文根据海北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海北草地生态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和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72.
牛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导致感染人畜患病的传染病。患病特征表现为发热、母牛妊娠流产、公牛睾丸炎、肺炎、肠炎、脑脊髓炎及多发性关节炎等。为了解牛衣原体在耕牛群中感染情况,青海省玉树州各县市于2018年6~9月份开展了一次集中监测,为预防治疗牛衣原体感染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微生物复合菌系对纤维素的协同降解效果,从西藏农田土壤和长沙稻田腐叶堆积物中筛选出6株高温纤维素降解菌,构建纤维素高效降解复合菌系M6,分析复合菌系M6对堆肥物料的温度、pH值、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碳氮比、总养分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系M6处理具有较好的CMC-Na酶活性和滤纸酶活性,在50℃下发酵25 d时,接种复合菌系M6的油菜秸秆降解率可达16.4%;复合菌系M6处理较其他处理具有较高的堆肥温度及较长的高温时间,在发酵的第3天迅速达到温度峰值(63.7℃),其高温期可持续8 d;复合菌系M6处理的堆肥物料pH值呈弱碱性;堆肥末期,复合菌系M6处理总有机碳含量由50.44%下降至32.77%,总氮含量由1.79%升高到2.28%,碳氮比由28.18下降至14.19,总养分含量为13.27%;复合菌系M6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始终高于其他处理,堆肥末期种子发芽指数为107%,复合菌系M6处理的堆肥具有较好的腐熟度及品质。  相似文献   
74.
互联网凭借着信息整合能力强、互动便捷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被视为是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互联网在林业管理系统也拥有突出的应用潜力。基于此,从"互联网+"的角度,系统探讨其对于林政管理、林业资源管理、林业环境监控、林业经济运营的应用价值和方式,指导林业管理工作适应网络发展趋势,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5.
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氮、磷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分布规律和各养分间相互关系,为草地生态保护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S形土壤取样法对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利用试验测定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基于SPSS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山脊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和山腰高寒草甸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有机碳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层深度加大而降低;有机碳与全氮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8(p0.01),不同草地类型间全氮含量趋势与有机质趋势相同;除高寒沼泽草甸,其他草地类型的有效氮与全氮分布规律相同,有效氮含量和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39(p0.05)。速效磷受全磷含量影响显著,速效磷与全磷的相关系数为0.442,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含量受放牧影响,但放牧对速效养分的影响更加明显。[结论]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氮、磷的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草地退化与放牧强度具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6.
正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多种哺乳动物和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人类和多种脊椎动物都可以作为其中间宿主,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家畜的感染率达10%-50%[1]。弓形体急性致死性病常引起牛发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及极度虚弱等,母牛发病则可引起流产[2],对养牛业造成的危害也很大。为了摸清海晏县牦牛群中弓形虫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随着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于一身,以扎实理论基础为支撑,具有吃苦耐劳奉献精神的农学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无疑对现有的农学类研究生及本科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研究方向。文章就基于搭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平台,开展以"示范基地+科研项目"、"示范基地+导师团队"、"示范基地+协同创新中心"、"请进来+走出去"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其旨在对农学类学生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的创新探索,力求为推进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