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提高K-均值聚类算法在医学CT图像分割上的应用效果、稳定性和质量,减少程序运行时间,本研究用Matlab语言优化了K-均值聚类算法程序,与StatisticsToolbox的K—means函数进行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两种算法实现程序运行时间的差异,并直接观察分割效果和稳定性。结果显示,改进后的K-均值聚类算法程序具有分割结果稳定、质量提高等优点,在常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Pc机配置环境下,分割耗时在1s左右,显著低于原有的分割程序,消除了等待感觉,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舒适度和效率,为图像的识别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山西同朔地区不同混交林中昆虫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同朔地区金沙滩林场不同林分中昆虫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多样性高的林分内,昆虫群落无论是总个体数还是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都要高于植物多样性指数低的林分。不同林分内昆虫群落结构受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与林下灌木和杂草有关。  相似文献   
103.
基于人口密度与布局适宜性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景华  马国强  李婧  朱宸 《土壤通报》2022,53(4):768-776
  目的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探索农村居民点实现人本化、集约化的整理策略。  方法  以甘肃省华亭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识别2009年与2018年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人口密度划分居民点整理类型,提出差异化的整理对策。  结果  近10年来,华亭市农村居民点呈现出“低海拔、靠斜坡、向阳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布特征在坡度坡向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化;居民点集聚特征由“乡镇次高密度、高密度集聚团簇”向“城区附近高密度聚集中心”转变;居民点景观格局愈加破碎,整体存在较大的整治空间。  结论  基于人口密度与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将华亭市农村居民点划分为整村搬迁型、保留发展型、规模管控型、集聚提升型和重点发展型,并针对不同类型居民点提出具体的整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4.
以蓝孔雀为研究对象,用常规养分分析方法测定对其人工投喂食物中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和磷(P)等主要营养成分,参考营养需要量对其进行群体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动物园提供的食物中蛋白质、钙、磷等养分均不能满足其在生长、繁殖、产蛋期的营养需要,动物园应适当调整孔雀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季节的营养配比,以改善孔雀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5.
为揭示区域尺度上影响柏木地上、根和全株生物量大小的因子及其贡献情况,对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的150株柏木进行地上、根及全株生物量分析,建立影响柏木单株生物量驱动因子模型。结果表明,柏木全株生物量为0.564~1 099.929 kg,年龄为3~88 a。全株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胸径、树高、年龄、土层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胸径是影响柏木地上及全株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年龄、木材密度与降雨量;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此外,树高在生物量累积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影响单株柏木生物量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贡献量中,除胸径(21.09%)发挥决定性作用外,年龄(18.83%)、木材密度(8.91%)、降雨量(7.16%)也相对较高。因此,在柏木生物量模型构建中应重视这3项因子,可以提高以柏木为主的林分生物量估算精度,为其森林碳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乐都县植被类型构成特点的分析,运用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提出应采取充分利用地带性植物物种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封山育林、仿拟自然演替规律、集雨造林与径流林业等技术恢复林草植被。  相似文献   
107.
植物的区系组成特征研究能反映区域植被的组成、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状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四川渠县柏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渠县柏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维管植物126科306属395种,其中蕨类植物19科23属31种,裸子植物4科6属6种,被子植物103科277属358种。分布的野生种子植物245个属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14个分布区变型,占15个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80%,占31个属分布区亚型的45.16%,其中属于热带分布区类型及其变型的属数量最多,植物区系来源较为丰富,植物区系成分相对多样复杂。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将云南玉溪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为供给服务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精神文化服务价值3个一级指标,食物生产(A1)、淡水资源(A2)等8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估体系构建并计算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云南玉溪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4.17×109997相似文献   
109.
模拟铜矿区土壤酸化条件下构树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铜矿区土壤的酸化,研究了盆栽1 a构树苗木在模拟酸化条件下叶片的生理生态变化.研究表明,土壤酸化胁迫对构树叶片生理影响显著,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质膜相对透性呈逐渐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酶活性在轻度酸化(pH为3.5-5.0)胁迫时,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重度酸化(pH为3.0-3.5)时,呈明显下降趋势.由上可见,构树能适应pH值3.5以上的土壤酸度,具有中度抗土壤酸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0.
昙华山地区种子植物共有123科410属740种。根据区系统计分析表明:科级组成中,热带性质和温带性质的科各有44科、41科,分别占总科数的51.76%、48.24%,表现出热带与温带植物区系相关交汇和过渡的特点,同时科级植物区系表现出一定的古老性。在属级组成中,温带性质的属有226属,占总属数的62.26%,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表明热带成分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滇中高原形成过程中逐渐分化、适应的特点。同时,东亚成分从科级到属级的变化也表明本地区植物区系深受东亚植物区系,尤其是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