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217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135篇
  123篇
综合类   925篇
农作物   132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652篇
园艺   157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探讨和总结了近年来云南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并对其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象条件和种植品种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今后云南省小麦条锈病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2.
湖北麦冬高产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氮、磷、钾配方施肥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系统地进行了湖北麦冬产量的分析,建立了施肥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田间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氮肥、钾肥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磷肥则不明显。氮肥与磷肥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呈互补关系,即在较低磷肥时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反之则下降。高氮、高钾、低磷配方施用能达最高产量点,每公顷施纯氮455.69-495.38kg、P2O5 259.50-312.20kg、K2O 695.05-757.33kg,则产量为7 500kg以上的概率为99%。  相似文献   
73.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增殖及繁殖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课题系1983年9月浙江省两委一厅联合下达的《水产增养殖技术》攻关项目的子课题之一。在此之前,曾进行了四年(1980~1983)的研究。1980年主要进行了无针乌贼繁殖生物学和胚胎发生的研究以及乌贼成体和其幼体分布所及海区的调查。1981年与普陀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协作,主要进行投放墨鱼笼观察乌贼产卵以及仔、幼乌贼的孵化、生长等情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不同量(0、15、30、45、60 t/hm~2)猪粪对辣椒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和辣椒各器官(根、茎、叶和果实)重金属Cd和Pb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d和Pb的含量随着猪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辣椒生长发育进程有所下降,Cd和Pb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0.360 3、29.11 mg/kg,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在相同猪粪施用量条件下,辣椒根和茎中的Cd和Pb含量随着生育进程而增加,各器官中Cd和Pb的含量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根、叶、茎、果实。辣椒果实中Cd的含量为0.023 3~0.049 0 mg/kg,Pb含量为0.062 7~0.086 5 mg/kg,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可安全食用。虽然猪粪有机肥的施用导致了土壤Cd和Pb的积累,但对辣椒各器官影响较小。辣椒根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CdPb,说明Cd更容易从土壤向辣椒中转移,对辣椒造成的危害可能会更大。  相似文献   
75.
用土钻法研究了西双版纳橡胶Hevea brasiensis林0~20cm土层中≤2mm细根的生物量和生长量,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橡胶林细根的分解,结果表明:0~10cm的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10~20cm的细根生物量(p<0.01);在0~20cm土层中,橡胶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现存量分别为2 206 kg·hm~(-2)和345 kg·hm~(-2);活细根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1月份;死细根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2月份,最小值出现在8月份;年分解量、年死亡量、年生长量和年周转率分别为213 kg·hm~(-2)、733 kg·hm~(-2)、1 801 kg·hm~(-2)和82%。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则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板栗幼树 ,探讨它们对幼龄板栗生长及结果的影响 ,从而为板栗的早期丰产提供化学调控的技术。表 1 处理设计处理号处理内容浓度1清水 (CK)2 GA310 0 ppm3GA32 0 0 ppm4 GA35 0 0 ppm5 PP33310 0 0 ppm6 PP3332 0 0 0 ppm7PP33330 0 0 ppm8B910 0 0 ppm9B92 0 0 0 ppm10 B910 0 0 ppm+0 .5 %尿素 +0 .3KH2 PO411B92 0 0 0 ppm+0 .5 % +0 .3% KH2 PO41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试验设在武汉市林果所板栗品种试验园 ,试验品种为中迟栗 ,树龄 3年。采取每小区 2株 3次重复 ,共设 11个处理 (含对照处理 )。…  相似文献   
77.
两种原始兰科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金佛山兰 (Tangtsiniananchuanic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野外个体数量极稀少 ,仅见于重庆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且仅与其亲源种金兰 (Cephalantherafalcata)生长在一起。对比研究了生长在温室内的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 ,金佛山兰与金兰只在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及胞间CO2 浓度方面有显著差异。金佛山兰的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为 6.1 6(± 0 .4) μmol·m- 2 s- 1 、0 .47(± 0 .0 4) μmol·m- 2 s- 1 、2 .7(±0 .2 )mmol·m- 2 s- 1 、0 .1 1 4(± 0 .0 2 )mol·m- 2 s- 1 、2 0 6(± 2 9) μmol·mol- 1 、1 0 μmolphotons·m- 2 s- 1 、2 0 0μmolphotons·m- 2 s- 1 、9.6(± 0 .9) %、3 1 (± 0 2 )mmolCO2 ·mol- 1 H2 O ;金兰的各项值分别为 5 .8(±1 .1 ) μmol·m- 2 s- 1 、0 .45 (± 0 .0 6) μmol·m- 2 s- 1 、2 .6(± 0 .3 )mmol·m- 2 s- 1 、0 .1 0 1 (± 0 .0 3 )mol·m- 2 s- 1 、1 73 (± 5 1 ) μmol·mol- 1 、1 0 μmolphotons·m- 2 s- 1 、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9.1 (± 1 .1 ) %、2 .7(± 0 .7)mmolCO2 ·mol- 1 H2 O。在温室内晴  相似文献   
78.
中亚热带2种原始兰科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佛山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个体数极少 ,仅见于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只与其亲缘种金兰生长在一起。在温室内 ,模拟研究了金佛山兰和金兰对不同强度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 :①在强光下利用便携式光合仪长时间观测植物的光合速率时 ,由于温度的影响 ,应使用温控系统才能获得更准确结果。②对于PAR 80 0到 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之间任何强度的光照变化 ,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 浓度、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均保持相对稳定 ,表现出对大幅度变化光环境较好的适应性 ;对于逐渐遮荫至 10 0 μmolphotons·m- 2 s- 1 左右 ,金佛山兰和金兰均以降低水分利用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适应变化的光环境。③不同强度的间断遮荫对二者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程度不同。 2种原始兰花的净光合速率随间断遮荫均先迅速降至最低 ,然后逐渐回升 ,在恢复光照后 ,金兰比金佛山兰能更快地恢复光合作用 ;蒸腾速率随间断遮荫迅速降低 ,恢复光照后 ,大多能迅速恢复至遮荫前水平。恢复光照后 ,二者的气孔导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间断遮荫能导致二者胞间CO2 浓度升高约 2 0 %以上 ,恢复光照后 ,大多能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所有这些 ,都反映了金佛山兰和金兰对所在地区变化光  相似文献   
79.
<正>生草栽培是在果园行间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杆覆盖树盘,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果园小气候的栽培模式。通过这一栽培模式的全面普及,不仅可以改善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和环境状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生态大环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生草栽培模式,至今已全面普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生草栽培,但是,这一栽培模式并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作为生态大环境的一部分,果园小环境不改善,生态大环境不可能改善。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普及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0.
马文清 《北京农业》2012,(24):184-187
自2005年正式开始密集烤房的研发及推广应用以来,公认了密集烤房有装烟量大、减工降本、节能降耗等独特的优势,最近几年密集烤房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国烟办[2009]418号《密集烤房技术标准》的实行,确立了密集烘烤在我国烟叶烘烤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到2011年,全国建造密集烤房总量达到70万座以上,其中烤房群和烘烤工场3万多处,承担烤烟面积约93.3万公顷.虽然,密集烤房的推广应用,很快在全国各个烟区得到了普遍认可,产生了一大批烘烤工场.但是,密集烤房的集约化烘烤管理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