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马令法 《北方园艺》2012,(12):78-7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BT溶液对腊梅的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 mg/L ABT处理后的腊梅扦插成活率、质量指数和株高均最高。该试验结果为西南地区梅花的繁育、资源评价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需水量、需水强度和作物系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研究了河北省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需水量、需水强度和作物系数.结果表明:坝上地区2007年紫花苜蓿第1茬、第2茬和主生长期(1~2茬)需水量分别为499.5mm、213.3mm和712.8mm,第1茬需水量占主生长期需水量的70%,显著高于第2茬(P<0.05);需水强度分别为7.7mm/d、3.8mm/d和5.9mm/d,第1茬需水强度显著高于第2茬(P<0.05),达其2倍以上.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照作物蒸散量,利用需水量测定值和同期参照作物蒸散量计算了紫花苜蓿的作物系数,其第1茬、第2茬和主生长期(1~2茬)作物系数分别为1.61、0.88和1.29,第1茬作物系数明显高于第2茬,接近其2倍.  相似文献   
13.
草地农业及中国草地农业区划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许多草业工作者撰文呼吁大力发展草地农业.但对草地农业的概念和优势、发展草地农业的意义和战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对草地农业的劣势未见论及,区划亦鲜有报道.为了深化对草地农业的认识和促进草地农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红芪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法,在甘南高原地区研究了红芪剪茎高度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芪在7月下旬现蕾前进行剪茎,剪茎处理的主根长、根径、单株根干物质积累、折干率、一等率等经济性状优于不剪茎的处理,其中,以留茎高度50 cm的经济性状最优,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不剪茎的对照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称重式蒸渗仪法,在贵州省黔西南地区研究了不同修剪留茬高度对沟叶结缕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修剪留茬高度由3 cm增至不修剪,沟叶结缕草的耗水量由96.33 mm增至386.60 mm,水分利用效率8月份高于7月和9月,以留茬高度6cm的水分利用效率高达0.75 kg·mm-1·hm-2。因此对黔西南地区的7、8、9月的沟叶结缕草地区夏剪,留茬高度定在6 cm较为理想,既可以节水又能达到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选用120头甘南高原全奶牦牛,按试验要求随机均分4组,每组3个重复,每组10头牦牛。分别饲喂含唐古特红景天为0、50、100、200mg/kg的紫花苜蓿-青稞秸-豆饼型基础日粮,饲养试验时间为80d。结果显示,唐古特红景天对全奶牦牛生产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的日采食量、鲜奶日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况评分最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3组的乳糖率最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唐古特红景天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性,滋补强身,补血益气,加快新陈代谢,从而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邹芬  马令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37-2338,2340
[目标]研究贵州省黔西南地区,不同修剪留茬高度对沟叶结缕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方法]试验设3、6、9 cm和不修剪4个修剪留茬高度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每个蒸渗仪为1个试验单元,计采用12个称重式蒸渗仪。根据沟叶结缕草的长势,每月不定期修剪3次。[结果]随着修剪留茬高度由3 cm增至不修剪,沟叶结缕草的耗水量由96.33 mm增至386.60 mm,水分利用效率8月高于7和9月,留茬6 cm的水分利用效率高达0.75 kg/(hm2.mm)。[结论]对黔西南地区7~9月的沟叶结缕草的夏季修剪,留茬高度定在6 cm较为理想,既可以节水又能达到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不同揭膜时间对甘南高原麻花艽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揭膜时间对麻花艽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以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的根产量最高,为10 716.67 kg/hm2,比不覆膜对照增产85.48% (P <0.01);不同揭膜时间对麻花艽品质也有极显著影响,以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处理的落干酸、龙胆苦苷和番木鳖酸等根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法,在甘南高原地区研究了红芪剪茎高度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芪剪茎比不剪茎能极显著地提高产量,且红芪在7月下旬现蕾前进行剪茎,留茎高度50 cm的主根长、根径、单株根干物质积累、折干率、一等率等经济性状和产量最高,且比CK增产14.07%(p<0.01).  相似文献   
20.
以长鞭红景天幼苗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研究了低温条件下(0℃)BR对长鞭红景天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膜伤害的影响,以期为外源BR在栽培长鞭红景天耐低温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0℃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外源BR总体上均使红景天幼苗叶片CAT、POD、SOD活性不同程度升高,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程度升高,使膜表面电位降低,叶绿体膜Ca2+-ATP酶、Mg2+-ATP酶活性不同程度增强。试验表明,低温胁迫下外源BR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降低膜电位,叶绿体膜Ca2+-ATP酶、Mg2+-ATP酶活性的增强,减轻细胞膜的损伤提高了长鞭红景天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